搜索到2149篇“ 骨保护素“的相关文章
- 骨保护素被引量:2
- 2007年
- 马世波孙立婷韩璐韩博
- 关键词:骨保护素心血管疾病肿瘤坏死因子骨质疏松核因子KB破骨细胞
- 生物陶瓷充填材料和AH-plus糊剂对成人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疗效及血清骨保护素RANKL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生物陶瓷充填材料(iRoot SP)和AH-plus糊剂对成人慢性根尖周炎(CAP)根管治疗疗效及血清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根管治疗的135例成人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摇号法将其分为iRoot SP组(iRoot SP行单尖充填,n=68)和AH-plus组(AH-plus热压胶充填,n=67)。比较iRoot SP组和AH-plus组治疗即刻填充情况,治疗7d(T1)疼痛分级,T1、3个月(T2)、6个月(T3)疗效,治疗前(T0)、T1、T2、T3旧根尖周指数(old-periapical index,O-PAI)、血清OPG、RANKL及RANKL/OPG。结果:iRoot SP组适充率为98.53%,高于AH-plus组的8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SP组疼痛率下降幅度大于AH-plus组疼痛率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SP组T1、T2、T3时间点有效率分别为98.53%、95.59%、91.18%,均高于AH-plus组的89.55%、85.07%、7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AI、OPG、RANKL、RANKL/OPG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且iRoot SP组O-PAI下降幅度、血清OPG上升幅度、RANKL与RANKL/OPG下降幅度均大于AH-plu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AH-plus糊剂作为填充物行根管治疗,iRoot SP作为填充物行根管治疗成人CAP效果更佳,可显著下调患者疼痛分级、RANKL表达及RANKL/OPG值,提高适充率和血清OPG表达,优化牙周病损。
- 陈珍珍刘刚朱坤鹍
- 关键词:AH-PLUS糊剂慢性根尖周炎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 左归丸联合唑来膦酸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PVP术后功能恢复及骨保护素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左归丸联合唑来膦酸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功能恢复与骨保护素(OPG)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及中药组各60例。西药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归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N端肽(PⅠN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甲状旁腺激素(PTH)]、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血清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ODI及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VAS、ODI及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PTH、CTX-Ⅰ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Ⅰ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中药组PTH、CTX-Ⅰ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PⅠNP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CRP、TNF-α、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CRP、TNF-α、IL-10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OPG、BMP-2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中药组血清OPG、BMP-2水平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左归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胸腰椎OVCF患者PVP术后功能恢复存在积极作用,能有效抑制患者骨吸收,促进术后骨形成。
- 赵玉果叶向阳程省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左归丸唑来膦酸血清护骨素
- 一种3D纸基微流控骨保护素检测装置、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纸基微流控骨保护素检测装置、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纸基微流控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纸基导流层、纸基检测层及吸收层;所述纸基导流层上基于蜡印加热法形成有周边疏水的亲水图案区;亲水图案区用于接收混合流体;混合...
- 冯思路莫孔金宋鑫朱琴
- 血清骨保护素、25(OH)D及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43例、骨量减少组29例、骨量正常组30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OPG、25(OH)D及骨钙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血清指标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结果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OPG、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且骨质疏松组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均P<0.05);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且骨质疏松组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血清OPG、25(OH)D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098、0.402,均P<0.05),血清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呈负相关(r=-0.376,P=0.021)。血清OPG、25(OH)D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81、0.260,均P<0.05),血清骨钙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67,P<0.001)。结论血清OPG、25(OH)D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血清骨钙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堂龙蒲犇许咸加鲍明利汪林兵吴赫南付可登
- 关键词:骨保护素25-羟维生素D骨钙素精神分裂症骨质疏松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31例和无脑微出血组66例。收集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检测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和不同出血部位的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明确血清OPG、血钙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OPG、血钙对脑微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微出血组年龄、饮酒者占比、高血压者占比、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者占比和血清OPG、血钙水平与无脑微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饮酒史、高血压史、收缩压高、OPG水平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80、1.330、1.843、1.632、1.652,P<0.05),血钙水平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721,P<0.05)。血清OPG、血钙单独和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AUC分别为0.853、0.825、0.921,联合预测的价值高于单独预测(Z=2.895、3.138,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G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_(s)=0.736,P<0.05),血钙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_(s)=-0.752,P<0.05)。不同部位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升高、血钙降低,血清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病情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脑微出血发生风险。
- 蔡思齐陈素梅钱红丽包亚红
- 关键词:脑微出血骨保护素血钙
- 补肾接骨汤联合药物外敷对四肢闭合性骨折后急性肿胀患者疼痛及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补肾接骨汤联合药物外敷辅治四肢闭合性骨折后急性肿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四肢闭合性骨折后急性肿胀患者16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在保护患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等康复措施基础上予药物外敷)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补肾接骨汤),每组80例。比较2组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骨保护素(OP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以及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2组的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8小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2组的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TNF-α、IL-1、IL-8小于治疗1周后(P<0.05),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2组的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TNF-α、IL-1、IL-8小于治疗2周后(P<0.05),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2组的OPG、TGF-β1、FGF-2、骨痂量评分、骨痂密度评分、骨痂边缘评分、断端边缘评分大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2组的OPG、TGF-β1、FGF-2、骨痂量评分、骨痂密度评分、骨痂边缘评分、断端边缘评分大于治疗1周后(P<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2组的OPG、TGF-β1、FGF-2、骨痂量评分、骨痂密度评分、骨痂边缘评分、断端边缘评分大于治疗2周后(P<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联合药物外敷辅治四肢闭合性骨折后急性肿胀,可减轻肿胀、疼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TNF-α、IL-1、IL-8、OPG、TGF-β1、FGF-2,以及促进骨痂生长。
- 阮峻李炫莹
- 关键词:药物外敷四肢闭合性骨折疼痛
- 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骨保护素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3月鄂州市鄂钢医院收治的12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NSAID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功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不良反应、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OP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VAS、WOMAC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两组血清OPG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NSAIDs治疗KOA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血清OPG水平,有利于保护关节软骨,且安全性较高。
- 王政团程赟
- 关键词:氨基葡萄糖非甾体抗炎药炎症因子骨保护素
-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咬合力与咀嚼效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7.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升高,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OPG水平升高,RANKL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RP(4.02±1.07)mg/L、TNF-α(3.07±0.68)ng/L、IL-6(1.03±0.2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7.36±1.68)mg/L、(5.98±0.89)ng/L、(1.79±0.33)n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咀嚼功能的改善,减轻疼痛程度,还可调节OPG,减轻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
- 刘红军
-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咀嚼功能血清骨保护素
-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调节骨代谢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的应用被引量:3
- 2024年
-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应用研究中的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保护素,抗RANKL抗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牙周炎,正畸牙移动,种植,牙齿萌出,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英文检索词为“OPG,anti-RANKL antibody,RANKL,periodontitis,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implant,tooth eruption,periapical lesion,alveolar bone resorption”,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来治疗口腔疾病;②局部和全身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抑制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根尖周病变的进展,且其在预防正畸后复发、增强正畸支抗和种植体骨结合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③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来治疗口腔疾病;④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正畸并发症的发生;⑤虽然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存在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合理应用如应用前排除危险因素,应用期间定期口腔维护、避免创伤性牙槽手术等措施来规避。
- 周静张钊
- 关键词: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牙槽骨吸收
相关作者
- 罗助荣

- 作品数:140被引量:845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骨保护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 陶天遵

- 作品数:147被引量:2,258H指数:1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成骨细胞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 骨保护素配体
- 刘继中

- 作品数:71被引量:508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骨肿瘤 骨保护素 保肢手术 外科治疗 骨转移癌
- 陈苏民

- 作品数:230被引量:76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克隆 纯化 基因克隆
- 刘宗平

- 作品数:554被引量:1,638H指数:15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
- 研究主题:镉 破骨细胞 玉米赤霉烯酮 凋亡 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