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相关文章
特朗普政策对中国马歇尔-勒纳条件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中美贸易关系在特朗普上台后显得愈发紧张,新一轮大国博弈中,人民币汇率依旧是双方争论的焦点,然而人民币贬值对于贸易差额的影响还应考虑到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变化。本文基于2005.7~2017.12月度数据,结合理论政策机理分析并基于传统定义法点弹性、贸易平衡方程弧弹性以及改进的推算法点弹性测算了马歇尔-勒纳条件,运用Bayesian-VAR模型实证检验了特朗普政策对中美双边马歇尔-勒纳条件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美双边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2)特朗普退出TPP和减少国内企业税赋的政策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有正向冲击作用,而加强中国对美投资监管对马歇尔-勒纳条件值有负向冲击作用。在稳健性检验中,退出TPP和投资监管政策依然有效。(3)特朗普政策对我国马歇尔-勒纳条件短期具有改善作用,在此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有利于促进贸易顺差,长期内不具有可持续性。中国近期大力推行的“对等,开放”贸易方针对改善经常项目、提振经济基本面、维持汇率长期稳定具有有效性。
郭榕王昱翟辛遥邱涌钦
关键词:马歇尔-勒纳条件
基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模型修正与运用被引量:2
2019年
文章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初始理论模型前提假设进行拓展,基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对马歇尔-勒纳条件模型做出了理论修正与运用。结果显示:汇率变动在世界经贸中不可避免,不能单凭某一国货币现实汇率的升值或贬值,来认定其对该国贸易收支是否利空抑或利好;于人民币汇率而言,其占美元汇率的权重越高,人民币贬值将越能改善我国的国际贸易收支,但人民币的过度贬值,将推高我国进口商品价格,造成国内的物价上涨,减损国民福利,所以,稳币值应成人民币汇率政策常态;在对世界各国的贸易结构中,应增加对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商品出口,同时缩减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减小人民币占美元汇率的货币权重,使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再过度依赖于美元。
杨丽莹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差额的影响——基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分析
2015年
2015年8月,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和近年导致日元大幅贬值的"安倍经济学",让人们的目光又集中在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否会影响中日贸易收支差额这一问题上。文章选取了2005-201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的年度与月度数据,经分析后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会显著影响中日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也不会改善中日贸易逆差。日本应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改善贸易条件,降低贸易壁垒方面。中国也应调整贸易结构,改变贸易增长方式,提升中日贸易质量。
程文杰张雨辰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日贸易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正确理解及其在中国的检验被引量:1
2014年
当前对马歇尔-勒纳(M-L)条件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很多误区,误解产生的原因在于将取相反数等同于取绝对值以及没有区分不同的汇率标价方法。其正确表达式在直接标价法下为ηx-ηm>1,在间接标价法下为ηx-ηm<-1。运用边界检验(BT)方法以及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UECM)对我国进、出口方程进行检验和估计的结果表明,短期内M-L条件不成立,长期满足该条件。相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而言,国内外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影响我国进、出口需求更重要的因素,将国内通胀率保持在一个稳定可控的水平上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何娟文
关键词:马歇尔-勒纳条件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基于马歇尔-勒纳条件视角被引量:1
2012年
目前,人民币仍然存在巨大的升值压力,判断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是否成立是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贸易权重为基础,运用算术加权平均和几何加权平均两种计算方法,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再运用单位根检验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了1985年至2009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出口的汇率弹性为-0.333774,进口的汇率弹性为0.210614,两者的绝对值小于1,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不成立,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总体上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不显著。
杨超杨小雪
关键词:进出口
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实践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汇率调控的功能在于优化国际收支状况,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但由于得不到均衡汇率水平的完备信息,中央银行对汇率的调控变得非常低效,汇率的变动非常被动。文章试图从国际贸易收支可持续的角度,利用马歇尔-勒纳条件,确定汇率变动的正确方向和经济可承受的变动幅度,进而为我国的汇率调控提供一种积极、有效的调控机制。
高希武郭金秀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贸易收支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基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持续增加,中美贸易失衡不断加剧,那么人民币升值是否有助于缩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文章采取1980年~2009年年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收支并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无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并不显著,人民币升值并不能缩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在于:中国对美出口大量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源易耗性产品,而美国采取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政策,并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技术优势。
江爱平
关键词:贸易失衡马歇尔-勒纳条件比较优势
人民币升值对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价格弹性测算
汇率是影响一国贸易收支变动以及与其他国家外贸关系的重要因素。一旦国际收支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不仅仅危害到本国货币的稳定,而且会产生贸易摩擦,不利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正常展开。我国对美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就导致了...
肖志娟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价格弹性
马歇尔-勒纳条件适用性研究与修正: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视角被引量:4
2008年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国际贸易为最终产品贸易为假定条件提出的,而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完善,产品内分工和中间品贸易快速发展使得这一前提条件发生了改变。基于此,本文在对以往关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文献回顾的同时,构建模型并实证分析认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使得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适用性发生改变,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不仅需要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还要考虑中间投入品的边际产出情况;而且不同行业由于全球生产网络发展完善程度不同,马歇尔-勒纳条件在各行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用性。结论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有一定指导意义。
鹿朋
关键词:马歇尔-勒纳条件全球生产网络汇率贸易收支
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下的汇率与国际收支关系研究——对马歇尔-勒纳条件适用性的分析与发展被引量:3
2008年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同时中美贸易顺差却未下降,这对关于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关系的传统马歇尔-勒纳条件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在一般均衡框架下设定了检验方程,利用中美相关数据分行业实证分析,指出,在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存在的情况下,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适用性发生了变化,两国间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下降;同时,由于不同行业的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发展程度不同,各行业的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下降程度也不一样,这对我国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鹿朋
关键词:汇率马歇尔-勒纳条件

相关作者

路平坦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汇率变动 进出口影响 马歇尔-勒纳条件 实际有效汇率 人民币升值
孙波
作品数:10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化 马歇尔-勒纳条件 人民币汇率变动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农民市民化
邢曙光
作品数:13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凯恩斯模型 货币联盟 汇率 进出口影响 进出口
鹿朋
作品数:28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总行
研究主题:泡沫经济 比较优势 日本泡沫经济 区域经济 股灾
闫泽涛
作品数:23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北市委党校
研究主题:商业银行 融资结构 业绩评价 宏观经济 银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