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0篇“ 食管腺癌“的相关文章
- 一种食管腺癌预后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miR‑421和/或miR‑550a‑1作为食管腺癌预后标志物的应用,例如,在构建食管腺癌预后模型、制备食管腺癌诊断试剂盒及制备食管腺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分子标志物miR‑421和/或miR‑550a‑1通过抑...
- 张丽果吉云王璐璐常光磊何美霞代丽萍陈慧平刘静静赵阳汲振余张壮丽裘一兵
- 不同发病部位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部位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有明确发病部位的3 946例食管腺癌患者,其中颈段及胸上段273例、胸中段1 461例、胸下段2 212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使用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腺癌胸下段占比最高,其次为胸中段,颈段及胸上段最少。胸中段食管腺癌患者生存较胸下段患者好(P<0.05)。颈段及胸上段与胸中段、胸下段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颈段及胸上段食管腺癌:TNM分期Ⅲ、Ⅳ期为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为1.871 (1.000~3.501)];胸中段食管腺癌:男性和TNM分期Ⅲ、Ⅳ期为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272(1.079~1.498)、1.408(1.016~1.953)];胸下段食管腺癌:男性,其他病理类型,肿瘤低分化和未分化,TNM分期Ⅲ、Ⅳ期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HR(95%CI)分别为1.164(1.006~1.348)、1.467(1.152~1.867)、1.372(1.074~1.753)、1.504(1.088~2.080)]。结论:不同部位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有差异。
- 魏梦霞宋昕赵学科徐瑞华雷玲玲刘永萱钟侃肖凡凱秦富强李爱丽王献增郭威马磊徐全晓罗宏杨声坤库建伟纪爱芳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腺癌发病部位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中国人食管腺癌组织起源和组织学发病模式探讨
- 2025年
-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西方膳食方式的引入等,肥胖和与之相关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明显升高,进一步导致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6])。
- 王立东尤朵赵学科宋昕马磊雷玲玲徐瑞华徐全晓魏梦霞蒋宁宁王苒李媛媛陶潇龙秦富强李爱丽张晓倩卢玉娴杨海军张占阳高慧丽王霖瑞张建东李吉林库建伟库建伟周福有
- 关键词:食管腺癌
- 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 2025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的食管腺癌患者703例,食管癌高发区组295例,低发区组408例。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高发区和低发区食管腺癌及各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高、低发区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分析高、低发区食管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发区患者中食管单纯腺癌患者的占比低于低发区,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占比高于低发区(P<0.05)。高、低发区食管腺癌及各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区患者中男性及TNM分期Ⅲ、Ⅳ期是食管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860(1.130~3.061)和1.539(1.018~2.326)];低发区患者中年龄≥70岁及TNM分期Ⅲ、Ⅳ期是食管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604(1.053~2.444)和1.556(1.069~2.263)]。结论: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有差异。
- 王苒钟侃宋昕范宗民韩雪娜赵学科马磊李媛媛库建伟李爱丽鲍启德魏梦霞雷玲玲韩文莉徐瑞华黄金王献增郭威罗宏李贝裘一兵纪爱芳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食管腺癌早期多种标志物检测试剂的开发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鉴于食管腺癌(EAC)现有临床标志物在早期诊断能力上的不足,本研究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开发多种血清蛋白标志物检测试剂,并初步验证这些标志物对于EAC的检测能力。方法:收集48例EAC患者和同期33例健康对照(HC)血清样本,通过液相芯片技术分析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人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IL-8水平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一指标和4个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SCCA、Cyfra21-1、HGF和IL-8检测范围分别为0.24~1000 ng/ml、45.72~100000 pg/ml、21.95~16000 pg/ml和0.61~10000 pg/ml。液相芯片技术与临床化学发光免疫技术(r=0.9494,P<0.0001)和ELISA技术(r=0.9551,P<0.0001)均有强相关性。与HC组相比,EAC组血清中SCCA和HGF显著升高(P<0.01),IL-8显著降低(P<0.05),Cyfra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EAC组血清中HGF显著高于HC组(P<0.01)。ROC曲线显示,单个指标中HGF对早期EAC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4项标志物组合的AUC为0.857,均优于临床标志物SCCA(AUC=0.604)和Cyfra21-1(AUC=0.515)。结论:液相芯片技术被用于联合检测人血清中SCCA、Cyfra21-1、HGF和IL-8,在EAC早期诊断中,4种标志物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优于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SCCA和Cyfra21-1,这得益于液相芯片技术的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特点。因此,这种联合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有望为EAC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工具。
- 赵刘诺贝张晓梅许萌贾岩陈浩杨靖于晓波
- 关键词:食管腺癌液相芯片体外诊断
- 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
- 2025年
- 目的构建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预后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从SEER Research数据库(17 Regs,2022nov sub)中选择2010—2015年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使用sample函数按照7∶3比例随机抽取训练集与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与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具有显著相关性的临床特征,并纳入列线图模型构建中。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等方法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列线图预测模型与传统TNM分期系统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3945例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其中男3475例、女470例,中位年龄65(57~72)岁。训练队列2761例,验证队列1184例。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预测OS的列线图的C-index分别为0.705和0.713。C-index和校准图均提示,在预测患者1、3、5年OS率方面,列线图预测与实际生存率之间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列线图模型的1、3、5年OS率预测效能均高于TNM分期系统。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其预测效能高于传统TNM分期系统。
- 徐正水刘丹丹姜建涛孔冉冉李建忠马跃峰马震川陈佳朱敏霞李少民
- 关键词:食管腺癌预后
- 一种治疗食管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食管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分包括黄芪、党参、灵芝、蒲公英、枸杞、红枣、藤梨根、青黛、无花果、半枝莲、山豆根、龙葵、姜半夏以及甘草。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能够用于制...
- 粟杨单晶罗丹邓梦怡
- m6A 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谱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在食管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预后价值,构建基于m6A调控因子的风险模型,用于预测患者生存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81名食管腺癌患者和11名对照患者的RNA-seq数据及临床预后信息。使用Limma包分析m6A RNA甲基化调控因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和LASSO算法构建包含五个m6A因子的风险模型。结果:17个m6A因子在食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YTHDC2、EIF3A与T、N分期,IGF22BP1与远处转移相关。Cox分析和LASSO回归确定RBMX、HNRNPA2B1、WTAP、VIRMA四个预后因子并构建风险模型。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风险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结论:m6A因子的表达与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所构建的风险模型为预后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参考。
- 马爽唐锦浩王在瑞赵晓慧
- 关键词:食管腺癌预后
- 原发性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和验证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治疗的1537例原发性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资料,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6)和验证集(n=461)。描述训练集的生存状况,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针对训练集数据,建立生存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中,5年生存率为17.19%(185/1076),平均生存期为38.00(22.00~56.0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手术、放化疗情况以及淋巴结病理活检结果与患者的生存状况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手术、放化疗情况是生存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训练集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C值为0.735±0.014,患者1年、3年、5年生存情况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0.740、0.765。结论基于原发性胸下段和腹部食管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患者的生存预测具有良好的效能。
- 庄桂武张朝军张五星刘业星
- 关键词:食管腺癌列线图放疗
- 基于SSP1和TGFB1与食管腺癌发生、预后和免疫浸润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食管腺癌(EAC)基因表达数据,阐明EAC发病的潜在核心基因与肿瘤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为EA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靶标。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下载包括EAC和食管正常组织的高通量芯片数据集GSE13898、GSE26886、GSE74553和GSE92396。采用R软件的limma包筛选EAC组织和食管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通过韦恩图获取共同DEGs,采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后导入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基因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验证核心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门户(UALCAN)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与EAC患者预后和临床资料的关联性,采用肿瘤免疫评价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与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采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LinkedOmics数据库获得的核心基因中正相关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对GEO获得的4个数据集的DEGs取交集,共获得340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127个,下调基因213个。经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后,最终获得评分最高的关键核心基因分泌型磷蛋白1(SP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GEPIA数据库分析,与食管正常组织比较,癌组织中SPP1和TGF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PP1低表达组EAC患者1、3和5年总体生存期均高于SPP1高表达组(HR=10.1,P<0.05;HR=3.09,P<0.05;HR=2.32,P<0.05),TGFB1低表达组EAC患者5年总体生存期高于TGFB1高表达组(HR=2.36,P<0.05)。UALCAN数据库分析,与食管正常组织比较,Ⅱ-Ⅲ期及N1-N2期淋巴结转移的EAC患者癌组织中SPP1和TGF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IMER分析,SPP1和TGFB1 mRNA表达水平与EAC患者癌组织中巨噬细胞(r=0.353,P<0.01;r=0.187,P<0.05)和树突状细胞(r=0.236
- 王元国张鹏
- 关键词:食管腺癌生物信息学预后
相关作者
- 王雯

- 作品数:274被引量:1,36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BARRETT食管 食管腺癌 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 内镜
- 房殿春

- 作品数:916被引量:4,107H指数:2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幽门螺杆菌 BARRETT食管 端粒酶
- 李达周

- 作品数:102被引量:3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BARRETT食管 食管腺癌 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胰胆管造影术
- 王蓉

- 作品数:63被引量:2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食管腺癌 BARRETT食管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NF-ΚB 免疫组化
- 李兆申

- 作品数:2,272被引量:18,716H指数:5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