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1篇“ 颞肌贴敷“的相关文章
脑膜中动脉阻断+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脑膜中动脉阻断+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开颅手术治疗的26例机化型CSDH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脑膜中动脉阻断+。结果术后症状均改善。所有病人随访半年,未发现血肿复发。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2例(7.7%)、硬膜下积液合并脑脊液漏1例(3.8%)、颅内出血1例(3.8%),未出现张力性气颅及颅内感染。结论对机化型CSDH,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行脑膜中动脉阻断+,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方法,血肿复发率低。
李翔闻海兵李升李国张青瞿洪义
关键词:开颅手术颞肌贴敷术疗效
间充质干细胞局部移植对术后血管新生效果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在烟雾病的术(脑-肉血管融合术)治疗中局部移植间充质干细胞(MSC)能否促进侧支血管形成,并分析其促进血管新生的主要机制。方法:首先,制作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模型(BCAS)模拟烟雾病所致的大脑慢性缺...
张新程
关键词:烟雾病颞肌贴敷术干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新生
机械取栓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行去骨瓣减压及术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因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经机械取栓术(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MCI)行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
刘智业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颞肌贴敷术
STA-MCA吻合联合硬膜翻转术+与STA-MCA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临床对比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硬膜翻转术+治疗成人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06-2021-12于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成人MMD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STA-MCA吻合联合硬膜翻转术+组(联合组)与STA-MCA吻合术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应用颅多普勒(TCD)检测血流平均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症状。术后3个月时行DSA检查,采用松岛分级评价颅内血管重建情况。结果共纳入69例患者,联合组34例,对照组35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的Vm、PI、CBF、TTP水平和m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Vm、CBF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I、TTP水平和mR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其中联合组患者的Vm和CB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I、TTP水平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联合组患者的血管重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MCA吻合联合硬膜翻转术+治疗成人MM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状态和临床症状,并有助于提高血管重建率。
刘善贤王磊张红赟郑杰邢振义
关键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颞肌贴敷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硬膜-动脉-术及二者联合治疗成人烟雾病的短期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硬膜-动脉-术以及二者联合方案治疗成人烟雾病短期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脑外科住院患者117例,依纳入标准及手术指征分为对照组(n=25)、组(n=31)、搭桥组(n=32)及联合组(n=29),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组予以脑-硬膜-动脉-术,搭桥组予以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联合组二者联用。比较治疗前及术后(治疗后)1周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造影剂达峰时间(TTP)、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改善情况,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颈内静脉球血氧含量差(Da-jvO_(2))和脑氧摄取率(CO_(2)ER)改善情况,并对患者随访3个月,通过对比各组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得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各手术组术前术后对比,CBF、CBV呈上升趋势,TTP、MTT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结果优于组、搭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F:t=7.870、6.725,P<0.001;CBV:t=4.032、3.990,P<0.001;TTP:t=2.701、2.688,P<0.01;MTT:t=4.121、3.180,P<0.01);各手术组术前术后SjvO_(2)、Da-jvO_(2)、CO_(2)ER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结果优于组、搭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jvO_(2):t=4.927、5.143,P<0.01;Da-jvO_(2):t=3.421、3.139,P<0.01;CO_(2)ER:t=2.758、2.526,P<0.01);术后(治疗后)3个月随访NIHSS得分,各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搭桥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2.998,P<0.05),联合组得分与组、搭桥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2、3.866,P<0.05)。结论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联合脑-硬膜-动脉-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短期疗效较好,能迅速改善脑灌注及氧代谢,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
刘善贤王磊张红赟郑杰邢振义
关键词:颅内外血管搭桥烟雾病
一种适用于手术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邻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手术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部为可裁剪区,可裁剪区的四周为不可裁剪区。为圆形,圆周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缝合部。的表面中部设置有搭桥孔,搭桥孔四周的...
陈川台楚扬
安宫牛黄丸联合去骨瓣减压加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4例临床分析
2022年
探讨安宫牛黄丸联合去骨瓣减压加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并行去骨瓣减压加术的患者14例,所有患者去骨瓣减压加术后加服安宫牛黄丸+常规治疗。应用GCS评分、NIHSS评分进行病情及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分析脑梗死组织及脑血流情况,金磁微粒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浆S100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4例患者脑功能状态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颅脑CT显示所有病例术后较术前脑梗死范围明显缩小,颅脑血流灌注成像检查显示患者术后梗死区脑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血流;所有病例术后4周后血浆S100β蛋白平均表达水平较术后前3天明显下降(p﹤0.01);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颅内感染、重型肺部感染、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安宫牛黄丸联合去骨瓣减压加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周垂贤石雅楠赵晓勇赵钧慧
关键词:安宫牛黄丸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大面积脑梗死
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术对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联合脑⁃术(EMS)对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STA⁃MCA搭桥术+EMS的37例烟雾病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整体认知功能、听觉词汇学习测验(AVLT)评估记忆力、连线测试A(TMT⁃A)评估注意力、连线测试B(TMT⁃B)评估执行功能、词语流畅性测验(VFT)评估语言功能、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ROCFT)评估视空间能力。结果与术前1周相比,术后6个月时MMSE[24(23,26)分对25.00(23.50,27.00)分;Z=⁃4.201,P=0.000]和ROCFT[28(23,30)分对31.00(28.50,32.00)分;Z=⁃3.968,P=0.004]评分增加,TMT⁃A[69.00(56.00,87.50)s对42(37,48)s;Z=⁃5.144,P=0.002]和TMT⁃B[177(168,190)s对138(133,144)s;Z=⁃5.309,P=0.001]完成时间缩短;手术前后AVLT⁃1R(Z=⁃1.595,P=0.113)、AVLT⁃5R(Z=⁃1.573,P=0.121)和VFT(Z=⁃1.616,P=0.1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A⁃MCA搭桥术+EMS可以改善烟雾病患者整体认知功能、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视空间能力,而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语言功能无明显作用,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宋云飞赵岩贾晓丹孙超杨树源杨新宇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脑血管重建术神经心理学测验
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浅动脉治疗烟雾病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比较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术(STA-MCA+EMS)与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浅动脉术(STA-MCA+EDAS)治疗烟雾病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STA-MCA+EMS(n=75,简称EMS组)或STA-MCA+EDAS(n=176,简称EDAS组)治疗的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时评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术后3、6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评估mRS以及有无近期并发症,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搭桥血管通畅率和松岛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251例患者的术中吲哚箐绿造影显示搭桥血管均通畅。术后EMS组死亡1例,EDAS组死亡2例。24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M(Q_(1),Q_(3))]为5(4,8)个月。术后首次造影显示两组各有1例患者的搭桥血管未显影,搭桥血管通畅率为99.2%(246/248)。至末次随访,248例患者中,mRS 0分210例,1分25例,2分7例,3分3例,4分2例,5分1例;松岛分级A级96例,B级115例,C级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临床类型、铃木分期、入院mRS以及手术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mRS、随访时间、搭桥血管通畅率、松岛分级以及末次随访时mR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EDAS组比较,EMS组围手术期脑梗死[分别为10.8%(8/74)和4.0%(7/174)]、脑出血[分别为8.1%(6/74)和1.1%(2/174)]、癫痫[分别为5.4%(4/74)和0.6%(1/174)]以及硬膜下积液[分别为14.9%(11/74)和5.7%(10/174)]的发生率均高(均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方面,EMS组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EDAS组[分别为5.4%(4/74)和0.6%(1/174),P=0.029]。结论两种术式的搭桥血管通畅率均较高,近期疗效均较好;而STA-MCA+EDAS围手术期发生脑梗死、脑出血、癫痫、硬膜下积液以及术后近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更低。
曹磊何秉征尤浩君石志勇张东董阳杨波李红伟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脑血管重建术
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几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组40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C组进行循证护理。于3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3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护理3个月、6个月后,C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A组、 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 5)。在预后良好率,A组、 B组、 C组依次为5 0%、6 2.5%、 8 2.5%, C组高于A组、 B组(P <0.0 5), A组、 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 5)。结论: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中行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
冯津芝陈荣舒俊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相关作者

周强
作品数:13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
研究主题:丙泊酚 烟雾病 颞肌贴敷 手术麻醉 右美托咪啶
梁禹
作品数:64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手术 丙泊酚 麻醉 颅内动脉瘤
陈君
作品数:46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
研究主题:右美托咪啶 神经外科手术 HO-1 血红素加氧酶-1 丙泊酚
周圣军
作品数:28被引量:130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AQP4 高血压脑出血 脑动脉瘤 脑水肿 大脑中动脉
黄瑞宏
作品数:41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脑疝 硬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