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20 篇“ 颈部转移淋巴结 “的相关文章
淋巴 管超声造影与静脉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中的应用2025年 目的探讨新型经淋巴 管超声造影(LCEUS)与传统静脉超声造影(VCEUS)在甲状腺癌患者颈部 淋巴结 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怀疑甲状腺癌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行颈部 淋巴结 常规超声、VCEUS及LCE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VCEUS及LCEUS对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诊断能力。结果纳入44例患者,共52枚淋巴结 ,病理证实转移 淋巴结 38枚,未转移 14枚。LCEUS诊断转移 淋巴结 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37%、71.43%、90.38%,VCEU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11%、35.71%、76.92%,常规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4%、21.43%、75.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CEUS诊断甲状腺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VCEUS(P=0.020)及常规超声(P<0.001)。结论LCEUS可明显提高甲状腺癌患者颈部 淋巴结 的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充足依据。 李旭 万文博 高天 苟涛华 张艳关键词:甲状腺 超声 超声造影 淋巴结 头颈鳞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包绕颈动脉的外科处理策略 2024年 目的探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颈部 转移 淋巴结 包绕颈动脉的手术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2例病变包绕颈动脉的晚期头颈肿瘤患者资料,其中原发灶未见复发或原发灶不明的颈部 淋巴结 转移 性鳞状细胞癌患者9例,均为男性,年龄48~79岁。患者的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均在2级及以下,影像学诊断颈总动脉和/或颈内动脉均被肿瘤包绕≥270°。本组患者均予覆膜支架动脉内置入+颈部 淋巴结 转移 癌根治性切除术。总结覆膜支架动脉内置入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局部复发率、患者生存质量及总生存率。患者生存质量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进行对比分析,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进行分析。结果覆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无支架置入并发症。手术R0切除8例,R1切除1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在“疼痛”“情绪”“焦虑”方面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36、-2.460、-2.200,P值均<0.05)。随访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1例患者失访,3例出现局部复发,发生率为37.5%(3/8)。患者的12个月生存率为59.9%。结论覆膜支架动脉内置入+颈部 淋巴结 转移 癌根治性切除术是一种治疗颈部 淋巴结 转移 癌的有效方式。 张海东 龚单春 孙凯 王昊 王昊 闫云飞 刘凯 吕献军 刘凯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 局部复发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颈部 转移 淋巴结 与刺激状态下甲状腺球蛋白之间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131)I治疗后局部淋巴结 转移 与刺激状态下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Tg)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 100~150 mCi治疗157例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131)I治疗4~5月后停服左甲状腺素钠片3~4周均确诊颈部 淋巴结 转移 病灶。统计患者颈部 转移 淋巴结 个数及直径、颈部 淋巴结 分区、sTg、性别等临床资料。对sTg值与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病灶个数及直径之间行Spearman相关分析;对于颈部 淋巴结 复发不同区域之间、sTg阳性与sTg阴性组间患者性别、患者病灶复发部位(颈部 单侧或双侧)间差异行χ^(2)检验;对sTg阳性与sTg阴性组间患者所检出病灶个数行t检验。结果在刺激状态下,157例颈部 淋巴结 转移 患者中,Ⅲ区与Ⅳ区是常见转移 部位(P<0.05),颈部 单侧转移 较双侧转移 多见(P<0.05)。sTg与颈部 转移 淋巴结 个数及直径之间成线性关系(分别为r=0.517、P<0.05;r=0.361、P<0.05);sTg阳性与sTg阴性患者中性别、病灶数目、病灶复发部位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g可作为DTC术后^(131)I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能反映DTC患者^(131)I治疗后颈部 复发淋巴结 个数与大小;且sTg阳性与sTg阴性患者之间性别、病灶数目及病灶部位之间有差别;但sTg阴性,不能排除体内无转移 病灶。 李祥周 李彦鹏 温鑫 闫志华 程兵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颈部 淋巴结 的状态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是评估颈部 淋巴结 的常用检查之一,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评估甲状腺癌颈部 淋巴结 的准确度也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对常规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等不同超声技术在诊断颈部 转移 淋巴结 中的准确度、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并介绍超声联合人工智能、分子影像学在诊断颈部 转移 淋巴结 上的良好前景。 田顺 周军关键词:超声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超声检查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23年 颈部 转移 性淋巴结 的准确评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风险分期、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是颈部 淋巴结 评估的主要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技术的出现及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超声检查对DTC颈部 转移 性淋巴结 的诊断能力。 田艳 马姣姣 席雪华 张波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基于鼻咽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分布特征的减靶勾画研究 第一部分:鼻咽癌颈部 淋巴结 转移 规律及分布特征的回顾性研究【目的】通过分析鼻咽癌颈部 淋巴结 转移 规律及分布特征,寻找目前靶区标准勾画方式下可能存在过量照射的区域,提出减少颈部 淋巴 引流区照射范围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 杨意关键词:鼻咽癌 颈部淋巴结 剂量学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口腔鳞状细胞癌CT增强图像中颈部 转移 淋巴结 自动检测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建立一个在颌面颈部 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上,完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颈部 转移 淋巴结 自动检出的模型。方法:收集114例OSCC患者的颌面颈部 增强CT扫描图像,所有勾勒的转移 淋巴结 均得到病理学检查证实(共216枚),图像层厚为0.625 mm,单层图像分辨率512×512。随机分为训练集80例,测试集34例。以上结果经过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验证,评估其自动检测转移 淋巴结 的可行性。结果:转移 淋巴结 自动检测模型的自由响应受试者工作特征(free-respons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FROC)@1:0.3915;FROC@2:0.5183;FROC@3:0.6478;FROC@4:0.7408;FROC@5:0.8169;FROC@6:0.8535;mFROC:0.6615;maxF1-score:0.4385;灵敏度的最佳表现为87.3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可用于颌面颈部 增强CT图像中的OSCC患者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自动检测,为OSCC患者转移 淋巴结 快速自动检测提供了新方法,有利于实现头颈影像专科医师知识的下沉及提高初级影像科医师的培训效率。 苏潇 吴超逸 常峰 巫智涵 孙嘉诚 林绩腾 周宏润 陶晓峰 朱凌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淋巴结转移 全程热疗治疗鼻咽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及同步放化疗期间联合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热疗的近期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 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病理确诊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联合热疗)和对照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每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情况、近期疗效、EB病毒(EBV)DN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外周血淋巴 细胞亚群和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更高(100%vs.90.0%),诱导化疗后EBV阳性率更低(20.0%vs.46.7%),≥3级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更高(30.0%vs.6.7%),放疗后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更高[(25.89±5.53)%vs.(19.18±6.41)%],治疗后HSP90α水平更高[(91.19±9.18)ng/mL vs.(67.22±11.0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放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下降,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可提高鼻咽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局控,改善免疫功能。 罗焱 谢悦 李晓宇 闫瑾 刘德清 王雨晴 杨丽娜 王颖关键词:热疗 同步放化疗 鼻咽癌 淋巴细胞亚群 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22年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升高,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为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PTC具有进展慢、预后好的特点,但颈部 淋巴结 转移 率对预后有较大影响,术前诊断转移 淋巴结 对于PTC的临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超声是诊断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然而其准确度仍有待提升。本文就超声诊断PTC颈部 淋巴结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雨桐 王燕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 术前诊断 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数据库,搜索2011年3月至2021年3月关于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的文献,应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篇文献,研究对象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患者511例(共695枚淋巴结 ),其中641枚成功消融,成功率92.23%,均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后转移 淋巴结 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 转移 淋巴结 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裴生新 张竞 张中关键词:射频消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颈部 META分析
相关作者
罗德红 作品数:133 被引量:1,371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CT表现 鼻咽癌 CT 头颈部肿瘤 X线计算机 唐杰 作品数:601 被引量:3,369 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超声 前列腺癌 造影剂 张艳 作品数:189 被引量:1,196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超声 前列腺癌 吴宁 作品数:251 被引量:3,032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PET-CT X线计算机 石木兰 作品数:63 被引量:1,098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CT 影像学诊断 X线诊断 CT表现 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