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篇“ 颈双缘姬蜂“的相关文章
- 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旨在提供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该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和繁殖蜂种、生产寄主、小菜蛾的接种繁殖、小菜蛾蛹的发育、颈双缘姬蜂接种、颈双缘姬蜂培养与收集和留种。本发明完善...
- 陈学新王泽华时敏叶熹骞
- 文献传递
- 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旨在提供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该颈双缘姬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和繁殖蜂种、生产寄主、小菜蛾的接种繁殖、小菜蛾蛹的发育、颈双缘姬蜂接种、颈双缘姬蜂培养与收集和留种。本发明完善...
- 陈学新王泽华时敏叶熹骞
- 文献传递
- 颈双缘姬蜂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 2013年
- 为了明确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Gravenhorst)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及分布,本试验对雌、雄蜂触角及感受器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颈双缘姬蜂触角具有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板形感受器和腔锥形感受器等5种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分2种类型,锥形感受器分6种类型。毛形感器在雌蜂的触角上分布多于雄蜂,锥形感受器Ⅱ只分布于雄蜂的触角上,而锥形感受器Ⅲ、Ⅳ、Ⅴ和Ⅵ及腔锥形感受器仅分布在雌蜂上,板形感器在雄蜂的触角上分布多于雌蜂。本文对5类感受器的形态进行了详尽描述,并与其它寄生蜂的感受器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各类型感受器的功能进行了探讨。
- 郦卫弟黄芳贝亚维
- 关键词:颈双缘姬蜂触角感受器扫描电镜
- 颈双缘姬蜂毒液对不同鳞翅目昆虫幼虫血细胞活性的影响
- 通过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毒液对它的寄主昆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及非寄主的取食同一植物的菜粉蝶Pierisrapae和取食不同食物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
- 郦卫弟陈学新贝亚维吕要斌
- 关键词:颈双缘姬蜂寄主昆虫
- 文献传递
- 颈双缘姬蜂寄生引起小菜蛾蛹脂肪体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4
- 2007年
-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膜翅目:姬蜂科)寄生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鳞翅目:菜蛾科)蛹脂肪体形态、超微结构和脂肪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被寄生72h后小菜蛾蛹脂肪体结构松散,细胞游离,细胞膜破裂;细胞内营养物质开始被动地消耗;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核内染色质状态发生变化。这些现象说明寄生对寄主的脂肪体结构及脂肪细胞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有利于为幼蜂的发育提供营养。
- 郦卫弟时敏陈学新
- 关键词:颈双缘姬蜂小菜蛾脂肪体脂肪细胞超微结构寄生
- 颈双缘姬蜂毒液对寄主小菜蛾的免疫抑制作用被引量:16
- 2006年
- 对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Gravenhorst)及其毒液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一些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颈双缘姬蜂寄生寄主后可引起寄主小菜蛾蛹总血细胞及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数量的上升。寄生后1天观察,血细胞延展行为受到影响,表现在颗粒血细胞放射状丝的产生及浆血细胞伪足的形成受到抑制。通过毒液对寄主离体幼虫血细胞延展行为、形态及活性影响的研究,发现毒液抑制了寄主离体浆血细胞的延展,但对颗粒血细胞的影响不明显;毒液引起寄主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的破裂和死亡,毒液对寄主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反应至40、60及80min时,毒液处理和未经毒液处理的寄主血淋巴在490nm处的吸光值差异比较明显。对毒液蛋白成分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毒液中有9种多肽,分子量介于9.50.2kD,其中50.2、30.5、28.2、25.1和12.6kD的多肽含量较高,与其他蜂毒液的一些作用已知的蛋白条带相似,因而推测它们同样具有免疫及发育抑制作用。结果证明颈双缘姬蜂毒液能破坏寄主细胞及体液因子调节的免疫反应。
- 郦卫弟黄芳陈亚锋陈学新
- 关键词:颈双缘姬蜂小菜蛾毒液免疫抑制酚氧化酶活性
- 颈双缘姬蜂调控寄主小菜蛾的生理机制研究
- 本文对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蛹的优势种寄生蜂颈双缘姬蜂Diadromuscollaris(Gravenhorst)对寄主的生理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初步了解了...
- 郦卫弟
- 关键词:小菜蛾颈双缘姬蜂生理机制毒液免疫抑制
- 杀虫增效剂——酶抑制剂对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 3种酶抑制剂对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胡椒基丁醚、磷酸三苯酯和马来酸二乙酯显著增大了蝶蛹金小蜂和颈双缘姬蜂对甲胺磷、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胡椒基丁醚的作用显著高于后两者 ,而后两者之间较为接近。 2种寄生蜂对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击倒作用具明显的恢复能力 ,而胡椒基丁醚、磷酸三苯酯和马来酸二乙酯可显著抑制这种击倒恢复能力。上述结果表明 ,2种寄生蜂对所测试杀虫剂的耐药性与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 S 转移酶的解毒作用有关 。
- 吴刚江树人
- 关键词:蝶蛹金小蜂颈双缘姬蜂酶抑制剂杀虫剂
- 小菜蛾蛹期寄生蜂-颈双缘姬蜂地理种群间对温度反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在室内以小菜蛾蛹作为寄主 ,比较浙江杭州和台湾梨山 2地的颈双缘姬蜂在 13~ 35℃范围内7个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存活、子代性比及内禀增长率 .在 13和 35℃下 ,2个种群均不能育出后代成虫 .在 15、2 5、30、32和 33.5℃下 ,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每雌寄生的寄主蛹数在 2种群间无显著差异 ,但幼虫至成虫阶段的存活率在 32和 33.5℃下 ,杭州种群均高于梨山种群 ,其中 32℃下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子代性比除 33.5℃下 2种群间无显著差异外 ,15、2 5、30和 32℃下杭州种群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梨山种群 .杭州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 15~ 33.5℃范围均高于梨山种群 ,在 30和 32℃下 ,这种差异更为明显 .推测在高温区段种群间存活率的差异是由于各种群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长期适应所造成的 。
- 施祖华刘树生GEBREMESKEL Fisseha B.
- 关键词:小菜蛾颈双缘姬蜂地理种群生物防治
- 小菜蛾蛹期寄生蜂—颈双缘姬蜂地理种群间生殖亲和性的比较研究
- 2002年
- 对中国浙江杭州和台湾梨山 2地的颈双缘姬蜂 ,以小菜蛾蛹作寄主 ,在室内进行了群体间、个体间杂交、回交试验 ,测定比较了各组合雌蜂寄生的寄主蛹数、育出的子代蜂数及性比 .结果表明 ,除群体杂交时梨山种群子代雌性比显著较杭州种群为低、回交时 (梨♀×杭♂ ) F1♀与杭♂回交的子代性比显著较杭♀与 (杭♀×梨♂ ) F1♂回交的低外 ,其余所测定的各项生物学特性在各组合间均无显著差异 .表明杭州和梨山两地的颈双缘姬蜂在生殖上完全亲和 ,不存在生殖隔离 。
- 施祖华刘树生GEBREM ESKEL FissehaB
- 关键词:小菜蛾颈双缘姬蜂地理种群种内变异蛹期寄生蜂
相关作者
- 刘树生

- 作品数:215被引量:1,859H指数:2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烟粉虱 小菜蛾 菜蛾绒茧蜂 桃蚜 温度
- 陈学新

- 作品数:280被引量:1,344H指数:2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寄生蜂 膜翅目 菜蛾盘绒茧蜂 小菜蛾 绒茧蜂
- 郦卫弟

- 作品数:69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菜蛾 烟粉虱 杀虫剂 性诱剂 西花蓟马
- 汪信庚

- 作品数:27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小菜蛾 菜蚜 种群 种群动态 二化螟
- 施祖华

- 作品数:104被引量:766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小菜蛾 菜蛾绒茧蜂 菜蛾啮小蜂 生物学特性 菜蛾盘绒茧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