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96篇“ 预防性用药“的相关文章
- 艾斯氯胺酮预防性用药对老年手术患者麻醉效果与术后谵妄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在老年患者手术前使用不同剂量艾斯氯胺酮作为预防性药物对麻醉效果及术后谵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的12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的研究。通过随机数字法把120名患者平均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间,对照组接受0.5 mg/kg艾司氯胺酮,而观察组则接受0.3 mg/kg艾司氯胺酮。分析两组患者在四个关键时间节点[术前准备(T_(0))、气管插管即将进行(T_(1))、气管插管作业完毕(T_(2))、气管插管后即刻(T_(3))]的心血管状态及应激水平变化,同时记录术后谵妄与并发症的出现概率。结果两组老年患者在各个时间节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0)与T_(3)时刻,两组患者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谵妄的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是采用0.3 mg/kg还是0.5 mg/kg的艾司氯胺酮进行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的诱导,都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能有效减轻由气管插管引发的应激反应,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关键是在使用0.3 mg/kg艾司氯胺酮剂量,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 韩亚鹏张辉然鲁慧利
- 关键词:麻醉效果术后谵妄血流动力学指标
- 奥硝唑联合头孢羟氨苄预防性用药对牙拔除术后感染预防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奥硝唑联合头孢羟氨苄预防性用药对牙拔除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IL-10、IL-17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7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牙拔除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于术前12 h及术后均给予口服奥硝唑与头孢羟氨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仅于术后给予口服奥硝唑与头孢羟氨苄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3 d、5 d、7 d感染率,术前及术后3 d血清TNF-α、IL-2、IL-10、IL-17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3 d,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7 d, 2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2组患者血清TNF-α、IL-2、IL-10及IL-17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788)。结论 奥硝唑联合头孢羟氨苄可有效降低牙拔除术后炎性反应程度,预防术后感染,相较于术后用药,术前及术后同时用药预防感染的效果更优。
- 朱敏吴勇
- 关键词:牙拔除术奥硝唑头孢羟氨苄炎性因子
- 建立乳腺癌临床病理模型探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预防性用药与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关系的研究
- 张薇
- 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赛肤润预防性用药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赛肤润在肾移植患者围术期中的预防性用药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行肾移植手术的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行肾移植手术的8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围术期加用赛肤润预防性用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Ⅰ期压疮发生率和Ⅱ期压疮发生率分别为2.41%和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3%和2.4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Ⅱ期压疮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十二项目皮肤瘙痒评估(12-P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压疮风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赛肤润用于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能有效预防和改善患者的压疮及皮肤瘙痒情况,提高皮肤舒适度。
- 林潇珺杜娟包逸
- 关键词:肾移植赛肤润预防性用药皮肤瘙痒
- 某儿童医院围手术期止血药物预防性用药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调查分析某儿童医院围手术期止血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以期促进外科围手术期止血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调取该院2021年7~12月的外科手术病历,从中随机抽取100例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止血药物的患者,评价围手术期止血药物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结果:共调取患者9663例,其中2687例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止血药,预防用药率为27.81%;11种止血药物均为静脉制剂,使用率排名前3位的药物依次是矛头蝮蛇血凝酶(77.30%)、酚磺乙胺(73.69%)和氨甲苯酸(72.46%)。评价100份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止血药物的电子病历,发现有不合理使用止血药物84份,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212例次,主要体现在给药时机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和用药疗程偏长。结论:该院围手术期止血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对围手术期止血药物应用的督导和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刘晓玲邢亚兵裴保方段彦彦吴光华张胜男
- 关键词:围手术期止血药儿童合理用药
- 探讨预防性用药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用药对于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输血治疗的544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是否预防性用药将其分为异丙嗪组(n=142)、地塞米松组(n=147)和对照组(n=255)。对照组输血前无需预防性用药,异丙嗪组输血者输血前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地塞米松组输血者输血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比较三组输血不良反应,以及比较输注不同血液成分者、有无输血史者、既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史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异丙嗪组、地塞米松组以及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不同血液成分者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者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者(P<0.05)。有输血不良反应史者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无输血不良反应史者(P<0.05)。结论:输血前预防性应用异丙嗪及地塞米松对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无明显效果,不推荐输血前预防性用药。有输血史者面临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采取相关干预措施的方式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维护输血者生命安全与健康。
- 赖志辉
- 关键词:预防性用药输血不良反应异丙嗪地塞米松
- 昂丹司琼预防性用药对急性冠脉介入手术患者恶心呕吐发生和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预防性用药对急性冠脉介入手术患者恶心呕吐发生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PCI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药物治疗之前经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对照组双抗药物治疗之前不给予止吐药物,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术前及术后48 h时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调查患者对恶心呕吐干预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1.67%和33.33%,对照组分别为46.67%和61.67%,研究组术中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及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少于(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分与术前比较下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介入手术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昂丹司琼可有助于降低术前及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发生次数及严重程度,间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 丁芳徐建梅周亮
- 关键词:昂丹司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恶心呕吐负性情绪预防性用药
- 地塞米松联合帕洛诺司琼预防性用药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地塞米松联合帕洛诺司琼预防性用药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地塞米松组(n=29)、帕洛诺司琼组(n=28)、联合组(n=29)。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麻醉及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地塞米松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帕洛诺司琼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联合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0.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比较三组术后24 h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术前及术后24 h胃肠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术后24 h,联合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帕洛诺司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三组胃泌素(GSA)、胃动素(MTL)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联合组GSA、MTL水平均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帕洛诺司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三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联合组IFN-γ、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帕洛诺司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帕洛诺司琼单独预防性用药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影响效果相近,联合用药能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影响优于二者单独用药。
- 游嘉陈巧玲
- 关键词:地塞米松帕洛诺司琼胃肠道反应
- 头孢呋辛与头孢地嗪预防性用药对肝硬化EVB患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与头孢地嗪预防性用药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肝硬化EVB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肝硬化EVB患者分为头孢呋辛组和头孢地嗪组,每组各30例。头孢呋辛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预防性用药,头孢地嗪组采用头孢地嗪预防性用药,用药时间不超过24h。记录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内镜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头孢地嗪组患者院内感染的总发生率为6.67%,头孢呋辛组患者的感染总发生率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3d后,头孢地嗪组炎性指标水平优于头孢呋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地嗪组患者呕吐、腹胀、心慌、发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与头孢呋辛组患者的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地嗪预防性用药对肝硬化EVB患者效果优于头孢呋辛,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 邹毅玲
- 关键词:肝硬化头孢呋辛头孢地嗪食管胃静脉曲张
- 无缝隙护理联合海恩法则在提高术前预防性用药准点使用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联合海恩法则在提高术前预防性用药准点使用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法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2022年7月至12月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该组常规术前护理;将2023年1月至6月该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给予该组无缝隙护理联合海恩法则所构建的术前抗生素用药模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前预防性用药准点使用执行率、手术交接时间、手术间隔时间及医生对术前预防性用药准点使用执行率的总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术前预防性用药准点使用执行率为9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45,P<0.001)。试验组的手术交接时间和接台手术间隔时间分别为(8.36±10.23)min、(47.36±10.23)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36±10.23)min、(68.36±10.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2,P=0.002;t=43.364,P<0.001)。医生对试验组术前预防性用药准点使用执行率的总满意度为91.6%,显著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8,P<0.001)。结论:无缝隙护理联合海恩法则能够显著提高术前预防性用药准点使用执行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生的满意度和手术室周转效率。
- 黄双双姚哲敏
-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
相关作者
- 陆基宗

- 作品数:411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药物 用药 慎用 降压药 老人
- 葛绳德

- 作品数:239被引量:767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烧伤 烧伤后 创面愈合 休克 烧伤休克
- 刘勇华

- 作品数:39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成都市卫生局
- 研究主题:RSR 都市 卫生服务需求 住院医疗费用 RANK
- 张永信

- 作品数:169被引量:1,05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
- 研究主题:抗菌药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抗生素 耐药性
- 杨建南

- 作品数:172被引量:64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 研究主题:RSR 医院管理 综合评价 住院医疗费用 住院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