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24篇“ 预测微生物学“的相关文章
基于文献计量的预测微生物学研究态势分析
2024年
本文借助文献计量法分析预测微生物学研究概况、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6—2021年间以预测微生物学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法及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示。预测微生物学文献数量显著增长,从2006年的57篇增至2021年的138篇;研究方向主要是食品科技术、微生物学、传染病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学等领域;全球共有73个国家/地区开展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5的国家共占总发文量的42.90%;中国发文量在全球排名第6,且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地区跨区域合作密切;诊断、性能、死亡率、治疗、参数估计、乳酸菌、猪肉、指南、风险因素等关键词是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预测微生物学以其快速、高效、准确等优点未来将在食品科生物、医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王慧刘珊娜
关键词:预测微生物学
预测微生物学模型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乳及乳制品营养成分丰富,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极易受到污染,因此乳及制品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生长规律以及源头控制研究备受关注。预测微生物学模型基于数算法,是挖掘微生物动态规律、解析微生物对食品品质变化影响的重要技术支撑,在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乳及乳制品中微生物污染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预测微生物模型种类,从微生物生长预测、货架期预测微生物产毒预测等模型应用角度对预测微生物学模型进行介绍,并对近年来预测微生物学模型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预测微生物学在乳及乳制品安全方面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程婧祺秦雪邱月关宁廖江余志宝裴晓燕杨鑫焱姜毓君满朝新
关键词:乳及乳制品微生物污染食品安全
预测微生物学在乳品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乳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易被有害微生物污染,进而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不同乳品由于自身属性、加工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被微生物污染的状况也不一样。预测微生物学可以根据微生物在乳品储藏、运输和加工技术条件下的生长存活情况,通过建立模型,判断其动态变化趋势,从而帮助科研人员和生产者有效评估和控制乳品安全,也为加工工艺改进提供信息。本文介绍了预测微生物学模型的分类及乳品安全方面常用的预测微生物学模型和数据测定方法,阐述了预测微生物学在控制乳品微生物风险中的应用,并针对预测微生物学在乳品安全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保障乳品安全提供参考。
祁岩游春苹
关键词:预测微生物学乳品安全
预测微生物学及其在食品科中的运用
2022年
基于分析预测微生物学及其在食品科中的运用,首先分析出预测微生物学的概念,以及预测微生物学的数模型,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模型。其次分析出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科中的有效应用途径,分别在食品工业、食品生产管理、食品有益微生物、其他领域四个方面,来增强食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最后分析出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科中的应用,有助于人们食用的健康、安全,从而实现食品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董禹李辉张峰丽
关键词:预测微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安全
基于预测微生物学的肉糕货架期模型被引量:4
2021年
为有效贮藏肉糕、保证食品安全,测定了肉糕在不同贮藏温度(4、10、15、20、25 ℃)下的菌落总数变化情况,通过修正的Gompertz方程和平方根方程,建立了肉糕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4、10、15、20、25 ℃贮藏时,修正Gompertz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17、0.9745、0.9751、0.9514、0.9775(均大于0.9),能较好地拟合4~25 ℃微生物的生长动态。拟合的平方根模型描述了温度对延滞时间、最大比生长速率的影响,√1/λ与贮藏温度、√μmax与贮藏温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78、0.9758。在此基础上建立肉糕的货架期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肉糕在4~25 ℃贮藏温度下的货架期。
赵丽艳李佳欢王磊
关键词:肉糕菌落总数货架期预测微生物学模型构建
预测微生物学在益生菌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预测微生物学通过数模型描述微生物的生长和死亡规律,对食品的货架期和安全性进行预测和评价。近年来,包含益生菌概念的食品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新型食品。将预测微生物学应用于益生菌研究中,对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预测微生物学模型的分类与应用,益生菌的概念、分类、功能特性及应用,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预测微生物学在益生菌的增殖培养、发酵工艺优化、干燥工艺优化和产品贮藏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丁博群刘珊娜
关键词:预测微生物学益生菌
关于荧光定量关于荧光定量PCR在预测微生物学中的运用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预测微生物学是由计算机、微生物与统计科综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科,主要利用数语言对微生物生长与死亡规律进行预测、描述。荧光定量PCR主要利用荧光信号对聚合酶链式反应进程进行监测,通过标准曲线定量分析位置模板。本文主要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其在预测微生物学中运用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韦兰芳
关键词:预测微生物学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荧光定量PCR在预测微生物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9年
食品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准确预测食品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对食品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历史及其发展,着重介绍了荧光染料法和水解探针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其优缺点并对其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然后介绍了预测微生物学的历史及其发展,同时对一二三级模型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讨论预测模型的意义及在食品领域研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介绍了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预测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归纳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发展缓慢的可能原因,提出荧光定量PCR技术只停留在检测层面并没有很好用于预测微生物学模型的构建。通过本综述以期推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预测微生物学领域的全面应用,进而推动预测微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
牛犇洪斌穆丽丽刘海泉潘迎捷潘迎捷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预测微生物学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文献和预测微生物学软件的泡菜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风险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根据15篇涉及发酵泡菜中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文献分析泡菜中食源性致病菌存在的风险;采用预测微生物学Combase数据库Predictor软件对几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在接近实际泡菜发酵前期条件下的生长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对高通量文献数据的分析显示,泡菜发酵操作方式和泡菜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风险有明显关联:家庭泡菜易出现肠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致病菌,工业泡菜中李斯特菌属致病菌出现机会较大;萝卜、白菜泡菜中出现致病菌的机会相较其他原料泡菜更大;发酵时间与葡萄球菌属和李斯特菌属致病菌的出现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对几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在泡菜发酵前期的软件模拟结果的分析显示,高盐泡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有可能生长;中、低盐泡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都可能出现明显生长,沙门氏菌尤其具有较大的生长优势。
闫鸣霄吴正云全江龙张文学
关键词:泡菜食源性致病菌预测微生物学风险分析
基于预测微生物学的冷却牛肉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19年
为实时监测冷却牛肉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与货架期,分别测定冷却牛肉0、4、7、10℃贮藏过程中假单胞菌菌数、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感官评分。利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建立不同贮藏温度下假单胞菌生长的动力模型,以Belehradek方程为二级模型,描述贮藏温度对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并利用2、5、8℃条件下贮藏的冷却牛肉验证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Gompertz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预测结果准确度在1.013~1.126之间,偏差度在0.926~1.057之间,贮藏温度与μmax^1/2和(1/λ)^1/2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建立的一级和二级模型能够真实、有效地预测0~10℃贮藏条件下冷却牛肉中假单胞菌的生长情况;货架期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该货架期模型可有效预测冷却牛肉在0~10℃贮藏条件下任意温度下的货架期。
张玉华孟一郭风军陈东杰
关键词:冷却牛肉假单胞菌货架期

相关作者

董庆利
作品数:285被引量:1,33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单增李斯特菌 食源性致病菌 风险评估 猪肉 冷却猪肉
郭全友
作品数:235被引量:1,24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黄鱼 养殖大黄鱼 货架期 南极磷虾 冷藏
胡文忠
作品数:576被引量:3,608H指数:29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鲜切 鲜切果蔬 保鲜 生理生化 鲜切苹果
赵勇
作品数:617被引量:2,43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致病菌 单增李斯特菌 酸性电解水 生物被膜
宁喜斌
作品数:152被引量:89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研究主题:副溶血性弧菌 溶藻弧菌 食品 水产品 鱼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