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55篇“ 韧带重建术“的相关文章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经典术式,但初次手术存在5%~10%的失败率,翻修手术效果亦不理想,因此提高初次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本文从移植物选择、手术方式、合并伤处理以及其他因素4个方面,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有助于临床医生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优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 徐涛周明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影响因素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发生感染在临床中相对少见,若该类感染未能得到及时诊断或有效控制,将对膝关节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分析和探讨ACLR后关节感染的有效诊断方法与治疗策略;通过广泛检索国内外关于ACLR后感染的相关文献资料,根据感染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归纳,涉及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膝关节穿刺抽液、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措施涵盖抗生素应用和手术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及时且有效地处理该类术后感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李彬柳直姚五平陈柯伊王子桢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运动恐惧症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中运动恐惧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但目前针对该类患者运动恐惧症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总结和评价。因此,本研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运动恐惧症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运动恐惧症的现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方法。本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运动恐惧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疼痛、膝关节功能、心理因素以及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干预方法主要为疼痛管理、膝关节功能改善、认知行为疗法和协同护理模式。本研究旨在为预防和干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运动恐惧症的发生提供信息支持,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 杨洋盛孝敏王娇曾聪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影响因素干预
- 一种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艾灸辅助设备
- 本发明涉及针灸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艾灸辅助设备,包括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艾灸部、支撑带、温控与湿度传感系统和电池与充电模块;艾灸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远红外发热片,远红外发热片...
- 徐建芳
- 关节镜下微创交叉韧带重建术用辅助螺钉钉入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节镜下微创交叉韧带重建术用辅助螺钉钉入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螺钉、螺钉驱动机构和锁紧卡合机构,所述螺钉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和拧动杆,所述拧动杆包括连接块和对称设置在连接块左右两侧的助力臂,所述连接块...
- 代伟邓姝傅德杰
- 弹力绷带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腔积液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腔积液的影响。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9例军事训练致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根据术后患肢是否使用弹力绷带包扎,将患者分为A组(使用弹力绷带,n=39)与B组(使用无菌敷料,n=40)。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7、14、28 d的双膝关节周径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术后28 d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2、4、7、14 d双膝关节周径差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4、7、14 d的ROM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8 d的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7、14、28 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28 d的IKDC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6%(1/39)、5.00%(2/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绷带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积液的控制疗效满意,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且经济、可重复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 李宝于海龙吴芳芳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弹力绷带关节镜关节腔积液军事训练伤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的应用体会
- 2025年
- 目的总结62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为今后开展ACL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制定并总结62例ACL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包括ERAS快速康复计划、超声导入、穴位治疗(睡眠贴、便秘贴)、团队协作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出院前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44.27±4.34)分,患侧膝关节活动度(ROM)(78.81±3.00)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2.81±0.54)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11.26±1.07)分;术后2个月后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ROM、NRS、PSQI均进一步改善;出院前和术后2个月患者排便困难症状改善,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62例ACL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在临床开展应用。
- 戴蓓蕾陈怡君徐云云张施思何李县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早期康复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智能评估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智能评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和MRI影像数据;韧带移植物成熟度评估模块用于自动测量和计算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成熟度;腱骨界面愈合评估模块用于自动测量骨...
- 秦彦国陈博唐雄风郭德明徐圣昊李士怀孙英侨
- 神经阻滞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subarachnoid block,SA)、收肌管神经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与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早期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自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选取接受单侧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的90例ACL断裂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CB组、FNB组和SA组,每组30例。ACB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8~60(33.3±13.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16例;左侧13例,右侧17例。FNB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60(33.5±12.9)岁;ASA分级Ⅰ级15例,Ⅱ级15例;左侧16例,右侧14例。SA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0(31.0±12.6)岁;ASA分级Ⅰ级18例,Ⅱ级12例;左侧17例,右侧13例。ACB、FNB组在SA麻醉前行超声引导下行ACB和FNB神经阻滞,用药为0.3%罗哌卡因15 ml。分别记录并比较术后4、8、12、16、24、48 h时3组静息状态和被动运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股四头肌肌力情况,术后48 h内曲马多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神经阻滞时间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20(15.8±2.4)个月。SA组术后4、8、12、16、24及48 h静息和被动运动VAS明显高于ACB组和FN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B组术后4、8、12、16、24及48 h静息和被动运动VAS与FN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16 h,SA组和ACB组股四头肌肌力高于FN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48 h,3组股四头肌肌力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B组术后1例发生恶心呕吐,FNB组2例,SA组5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2,P=0.171)。SA组术后曲马多用量为(300.00±136.50)mg,高于FNB组(168.33±73.70)mg和ACB(163.33±70.7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B组和FNB组神经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局麻药�
- 刘丙根陈思锋张催雷鸣张管
-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镇痛效果
- 体外冲击波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早期疗效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后康复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4年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冲击波治疗+阶梯式康复组)和对照组(阶梯式康复组)两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前性别、年龄和损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接受阶梯式康复治疗,实验组在阶梯式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ESWT,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LKS)、2000国际膝部文件委员会(IKDC)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膝关节肢体围度、膝关节核磁共振影像(MRI)等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的VAS、膝关节肢体围度显著降低(P<0.05),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VAS、膝关节肢体围度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T可显著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水肿,降低疼痛,促进患者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的早期功能性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 陈一萌陶钧朱涛杜鸿马帅吴成玉韩宝昆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体外冲击波康复疗效膝关节功能
相关作者
- 敖英芳

- 作品数:557被引量:2,971H指数:2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重建
- 赵金忠

- 作品数:311被引量:1,658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关节镜检查 肌腱
- 李方祥

- 作品数:98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体育总局
- 研究主题: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ACL 前交叉韧带损伤 运动员
- 胡勇

- 作品数:105被引量:141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胫骨
- 徐斌

- 作品数:141被引量:2,22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