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14篇“ 非创伤性“的相关文章
成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入院资料的分析
2025年
[目的]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诊断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并接受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临床诊断及误诊的现况,为本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别、年龄、病因、分期及首次就诊医院级别、诊断等。将数据录入信息表格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80例ONFH患者纳入研究,激素占比55.6%、酒精占比30.6%、特发占比13.9%。激素ONFH平均发病时间(17.3±3.7)个月,平均使用剂量(9.3±3.7)g;酒精ONFH饮酒时间平均(15.7±6.9)年,平均每日饮酒(374.7±163.6)m L;特发ONFH无明显诱因。酒精组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大于激素组和特发组[(44.9±9.8)岁vs(39.2±13.6)岁vs(39.7±10.2)岁,P=0.005];酒精组男比例最高,为98.2%,特发组女比例较高,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组病程显著长于激素组和特发组[(18.2±6.0)个月vs(15.3±2.7)个月vs(8.7±3.3)个月,P=0.013]。三甲医院首次就诊确诊率最高,为61.9%,一级医院最低,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NFH最容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结论]创伤性ONFH患者以中年男为主,激素的使用仍然是ONFH发病的首要原因。ONFH的误诊率较高。
尹素然岳聚安郭晓忠张启栋余华晨刘沛文鹏飞
关键词: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单中心研究激素腰椎间盘突出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清SFRP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5,SFRP5)在股骨头创伤性坏死(nontrauma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NONFH)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NONFH患者71例作为坏死组,选取同期别、年龄与坏死组相匹配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人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SFRP5浓度水平。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坏死组按不同因素(ARCO分期、侧别、病因等)比较血清SFRP5浓度水平,并绘制检测ROC曲线,分析血清SFRP5对NONFH的诊断价值。[结果]坏死组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16.9±12.7)pg/mL vs(32.9±17.2)pg/mL,P<0.001]。坏死组中,股骨头塌陷患者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未塌陷患者(P<0.05),双侧坏死患者的血清SFRP5水平与单侧坏死患者的血清SFRP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RCO分期患者血清SFRP5水平的比较,随着分期的加重,血清SFRP5水平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相关分析方面,SFRP5水平与Harri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ARCO分期、VA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分析中,血清SFRP5水平在诊断股骨头坏死塌陷时的敏感为70.4%,特异为80.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7。[结论]随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进展,血清SFRP5水平呈下降趋势,SFRP5可能是诊断NONFH潜在的血清标志物。
王琳张蓉栾婕韦标方
关键词: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清标志物
FACT3d脂肪定量技术评估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髋周肌肉改变的可行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FACT3d脂肪定量技术评估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髋周肌肉改变的可行。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41例为病例组(患侧59髋,健侧23髋),另选取正常健康者9名为对照组。受检者均行常规MRI、FACT序列扫描,根据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标准分为0期、Ⅰ期、Ⅱ期及Ⅲ期。勾画臀大肌、缝匠肌、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感兴趣区,获得肌肉横截面积(CSA)、脂肪分数(FF)值,观察各肌肉CSA、FF的差异,并分析各肌肉CSA、FF与ARCO分期的相关。结果:各组髂腰肌、缝匠肌、股直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的C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股直肌F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的髂腰肌、缝匠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的F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SA与ARCO分期未呈现出相关(P>0.05);除股直肌外,缝匠肌、髂腰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FF值与ARCO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周肌肉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挛缩、脂肪浸润,以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最为明显,并且FACT3d脂肪定量技术能在早期发现髋周肌肉的内在改变。
丁红莫茵丁薇李倩
关键词:股骨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肌肉脂肪含量
基于血清外泌体蛋白组学筛选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025年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揭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进展中的分子机制及塌陷相关潜在标志物。方法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2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收集早期组(11例,ARCOⅠ期)和塌陷组(9例,ARCOⅢc~Ⅳ期)患者的外周血,并分离纯化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粒径分析仪和Western blotting对外泌体的表征进行鉴定;使用液相质谱分析技术(LC-MS/MS)检测血清外泌体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联合SVM-RFE算法和LASSO回归模型筛选NONFH塌陷相关标志物。最后,对塌陷蛋白与免疫细胞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塌陷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1.52±0.36)mmol/L,相较于早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13±0.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7,P=0.019),而年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碱磷酸酶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SAA1、C4A和RPS8的AUC分别为0.66、0.89和0.84,具有良好的预测能,为潜在的NONFH塌陷蛋白。(3)相关分析提示C4A、SAA1、RPS8可能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参与NONFH的发病过程。结论 C4A、SAA1、RPS8可作为NONFH塌陷发生的预测指标,并且可能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参与NONFH的进展,为未来NONFH的早期干预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徐西林王刚康伯源刘博张铮姜益常
关键词: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外泌体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
超声造影和股骨头髋侧循环动脉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早中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
2025年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EUS)和股骨头髋侧循环动脉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价值与准确。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海安市中医院确诊的105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其中Ⅰ期67例,Ⅱ期38例。采用CEUS观察增强区域形态、灌注缺陷和增强的均匀,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TIC)定量分析,观察CEUS定量参数[增强强度(EI)、平均渡越时间(MTT)、上升斜率(AS)及下降斜率(DS)];采用股骨头髋侧循环动脉多普勒超声测量股骨头髋侧循环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计算出血流量(Q),评估股骨头的供血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US与股骨头髋侧循环动脉的多普勒超声联合对早中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结果CEUS结果显示,与Ⅱ期患者相比,Ⅰ期患者的增强区域形态更加清晰,灌注缺陷较少,增强的均匀较好,TIC定量分析也呈现了一致结果;股骨头髋侧循环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Ⅰ期患者的PSV、EDV、Vmean和Q值均高于Ⅱ期患者,而PI和RI均低于Ⅱ期患者。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US诊断早中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敏感为84.2%(95%CI:0.687,0.940),特异为88.1%(95%CI:0.778,0.947);股骨头髋侧循环动脉多普勒超声诊断早中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敏感为86.8%(95%CI:0.719,0.956),特异为79.1%(95%CI:0.674,0.881);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为94.7%(95%CI:0.823,0.994),特异为91.0%(95%CI:0.815,0.966)。结论CEUS和股骨头髋侧循环动脉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可以提高早中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优于单一成像技术。
黄勇刘华刘玲陈小敏顾霞
关键词:时间-强度曲线多普勒超声
双通道髓芯减压联合髓腔冲洗技术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2025年
目的与单纯髓芯减压(core decompression,CD)治疗相比,探讨双通道CD联合髓腔冲洗技术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塌陷进展以及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4年1月—10月因ONFH行双通道CD联合髓腔冲洗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9例(30髋)患者(CD+冲洗组)临床资料,按照1∶2比例纳入年龄、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匹配的54例(60髋)单纯CD患者作为对照(CD组)。两组患者别、年龄、BMI、手术侧别、ONFH类型以及术前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骨髓水肿分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Harri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出院时VAS评分,计算手术前后差值(变化值);术前及术后出院、3个月时Harris评分。随访期间行X线片、CT和双髋MRI复查,术后3个月行ARCO分期和骨髓水肿分期,并与术前比较确定是否存在影像学进展或缓解。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股骨颈骨折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CD+冲洗组随访时间为(146.8±27.7)d,CD组为(164.3±48.2)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0,P=0.069)。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院时CD+冲洗组VAS评分低于CD组,变化值高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冲洗组术后出院时、3个月时Harris评分均高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随时间延长,Harris评分逐渐增高,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示,术后3个月两组ARCO分期以及影像学进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冲洗组骨髓水肿分期以及骨髓水肿缓解均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通道CD联合髓腔冲洗技术能明显减轻ONFH患者髋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缓解股骨头骨髓水肿�
马金辉李宏旭刘浩洋王佰亮王卫国高福强孙伟程立明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骨髓水肿
股骨头血供研究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2025年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主要影响50岁以下成年人,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演变为髋关节骨关节炎。明确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程度和主要区域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目前,针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供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超声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SPECT/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等,该文对常用的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血供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谢腾唐林峰唐林峰侯瑞兴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血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病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Ⅳ期的ONFH并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分为短病程组(病程≤3年)与长病程组(病程>3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臀中肌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骨盆倾斜角度(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短病程组149例,长病程组70例。与短病程组相比,长病程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01)、住院时间久(P=0.036)、总失血量多(P=0.016),术后3 d、5 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高(P=0.034、<0.001、<0.001),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低(P<0.001),术前双下肢不等长明显(P<0.001),臀中肌脂肪浸润程度大(P<0.001),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大(P<0.001),而在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病程长的患者相比,病程短的患者在接受THA治疗后短期内疗效较好。
杨辉黄易鲍星安陈有泉刘锋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外展肌锻炼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三维步态及塌陷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5年
背景: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疑难的关节疾病,保留自身的股骨头对于年轻的患者而言意义重大,目前尚缺乏规律、统一的保髋功能锻炼方案。目的:观察髋外展肌锻炼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三维步态及塌陷率的影响,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有效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手术股骨头坏死患者81例81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及髋外展肌锻炼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髋外展肌锻炼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髋外展肌锻炼。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Tecnobody平衡评估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的步态情况(髋关节活动度、步长差值、触地时间差值);采用BIODEX-S4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髋外展等速肌力的力矩峰值;对比臀中肌宽度比。治疗后1年对比两组患者股骨头塌陷率的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在年龄、别、侧别、体质量指数、病因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髋外展肌锻炼组患侧髋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步长差值、触地时间差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步长差值、触地时间差值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治疗后髋外展肌锻炼组步长差值、触地时间差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两组患者臀中肌宽度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两组臀中肌宽度比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治疗后髋外展肌锻炼组臀中肌宽度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股骨头塌陷率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髋外展肌锻炼组(22%)显著小于对照组(45%);⑥提示髋外展肌锻炼可�
袁颖嘉易艳梓李津王珂王煜林天烨张庆文何伟魏秋实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步态功能锻炼塌陷
一种大熊猫创伤性取样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熊猫创伤性取样装置及方法,涉及动物研究技术领域,取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笼;多个梳刷机构设置在防护笼上;多个毛发收集机构连通设置在壳体内;唾液收集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唾液收集机构上...
叶平刘光华刘成龙余柏均肖玖金

相关作者

李盛华
作品数:721被引量:2,594H指数:23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膝骨性关节炎 地震 股骨头坏死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微创
何伟
作品数:476被引量:2,332H指数:27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保髋治疗
陆伦根
作品数:613被引量:4,739H指数:34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胆汁淤积性肝病
韦标方
作品数:93被引量:41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支撑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曾民德
作品数:344被引量:5,504H指数:4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星状细胞 氧化苦参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