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68篇“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相关文章
-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物混合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物混合装置,包括药物混合主机以及设置在药物混合主机顶端外壁上侧的振荡底板,所述药物混合主机中心处内部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中插接有振荡传动轴,通过在药物混合主机后端增加有新型的振荡防脱装...
- 张春娟
- 风险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期间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12月于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静脉药物治疗的2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风险管理实施前(2023年3—7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将风险管理实施后(2023年8—12月)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各100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药物配置错误发生率及缺陷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01);试验组药物配置错误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01);试验组药袋内部与外部缺陷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期间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提高整体管理质量,降低药物配置错误及缺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 王效霞阎芸王静怡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风险管理管理质量
- 浅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类型及其解决对策
- 2025年
- 目的评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将2022年1—12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300份医嘱处方纳入对照组;对2023年1—12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300份医嘱处方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常见不合理用药事件包含超剂量用药、溶剂使用不当、重复给药、超适应证用药、配伍不当等,上述情况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患者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但对其加强干预,可明显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从而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芮月琴吴佳伟
- 关键词:静脉药物不合理用药
-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干预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40000份进行研究,将其利用"非同周期法"分组(n=20000),分别实施常规处方审核(对照组,2022年1月-12月)、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观察组,2023年1月-12月).对比两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不合理原因、配置效率、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40000份处方中出现不合理处方62份,其中观察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降低,而不合理原因主要为溶媒使用不当、药物配伍不当、液体量不当等(P<0.05);观察组审方时间、排药时间、配药时间、患者等待时间缩短,而工作人员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的干预价值较高,既可提高配置效率,亦可降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继而提升工作人员满意度,值得借鉴.
- 阮锐宏肖玉婵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价值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中药师干预的作用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中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经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120例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基于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配置质量管理与药师干预配置管理。对比观察两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工作效率及工作人员管理质量。结果两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工作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工作人员管理质量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抗肿瘤药物进行配置时,临床药师加强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且还能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临床药物配置管理质量,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苏娜彭云陈蝶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药师干预不合理医嘱
- 基于药品属性的预溶量自定义策略在儿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施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对于根据药品属性自定义预溶量在儿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药物配置的安全性和效率。方法按照药品属性将药品分类,设计问卷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自定义药品预溶量,以实施自定义预溶量策略前后半年调配差错率、调配时长、每批次出科准点率、人力成本、调配药师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输液标签上增加药品预溶量,利用计算机终端计算医嘱药品按预溶量预溶后需要调配的终剂量,调配人员只需按标准操作即可,根据药品属性自定义预溶量,调配差错率由0.11‰减少到0.02‰,平均每袋成品输液调配时间由(1.20±0.30)min缩短到(0.91±0.21)min,出科准点率由99.23%提升到100.00%,调配人员由48人减少到44人,调配药师满意度提升。结论根据药品属性制定的自定义预溶量,减少药品配置过程的剂量换算,不仅能减少人工计算的差错和时间,提高患者用药安全,而且能节约人力成本。
- 黄爽黄晓英
- 关键词:PIVAS
- 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物混合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物混合装置,属于静脉药物配置技术领域,一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物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座架和西林瓶主体,支撑座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连接块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对金属弹片,一对金属...
- 杜丹计琼玉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的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为提高临床静脉用药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确保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22年1~12月审方药师干预的不合理医嘱,并进行分析。结果2022年1~12月PIVAS不合理医嘱共计1899例,涉及溶媒种类和用量、配伍禁忌、药物用法用量、给药途径、全肠外营养液(TPN)组分等问题。结论PIVAS审方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嘱能够有效干预,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 严烨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的干预价值
- 2024年
- 目的 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在临床护理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贵州航天医院接受静脉给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分组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由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核对配药,观察组由PIVAS进行核对配药。分析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包括处方缺陷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处方缺陷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事故发生处理、急救药品管理、病区管理质量、分级护理质量、消毒隔离管理、护理知识理论考试和护理文书书写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PIVAS,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在降低处方缺陷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 张秋萍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护理用药安全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干预
- 2024年
- 探讨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干预。方法:选取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本院静脉配置中心的100份医嘱,对其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最终分析结果与对应干预措施应用于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100份医嘱处理中,此为观察组。对两组静脉药物配置阶段所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结论:在临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所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非常多,为了保证临床药物的安全使用,需要实施对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临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药物使用的出现概率,有利于临床开展对应的药物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肖鼎南
-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用药医嘱
相关作者
- 任俊辉

- 作品数:30被引量:20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药品 不合理用药 静脉药物配置
- 孟德胜

- 作品数:220被引量:1,168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合理用药 口服液 祛瘀宁痛贴
- 朱光辉

- 作品数:151被引量:68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血药浓度 药学服务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罗建华

- 作品数:47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学服务 输液配置 品管圈
- 李海风

- 作品数:26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药物 护理 疗效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