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4 篇“ 青少年强迫症 “的相关文章
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青少年 强迫症 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青少年 强迫症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3年6月150例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74例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rTMS治疗。比较干预前后焦虑、强迫症 状、血清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耶鲁-布朗强迫 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6周时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rTMS治疗青少年 强迫症 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血清指标水平,治疗安全有效。 王彦辉 谷丛欣 刘海凤 苏鹏 眭朝平关键词:舍曲林 重复经颅磁刺激 青少年强迫症 动机访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的效果 2025年 目的 研究动机访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的干预价值。方法 观察我院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的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取动机访谈,观察组采取动机访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耶鲁布朗强迫症 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评分及儿童少年 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QLSCA)评分。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QL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机访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患儿强迫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任艳超 李秀玲 孙烨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天智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 强迫症 的效果 2024年 目的:研究天智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 强迫症 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阿立哌唑,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天智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强迫症 状、生活质量、焦虑程度及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4%,高于对照组的74.54%(P<0.05);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和RBANS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和Y-BO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IL-2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智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 强迫症 的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强迫症 状、生活质量、焦虑程度,调节血清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史秘亮 裴根祥关键词:天智颗粒 阿立哌唑 青少年强迫症 白细胞介素-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症 状特征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症 状、严重程度与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为OCD的综合干预提供新视角。
方法:以2023年06月至2023年12月在山东省戴庄... 姜萌关键词:强迫症 教养方式 儿童 青少年 静息态功能MRI低频振幅对青少年 强迫症 脑功能研究 2024年 分析静息态功能MRI低频振幅对青少年 强迫症 脑功能。方法 选取青少年 强迫症 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静息态功能MRI低频振幅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息态功能MRI低频振幅对青少年 强迫症 脑功能临床疗效较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 王壁 任月勤关键词:青少年强迫症 脑功能 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和功能连接与强迫症 状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脑灰质体积和其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特点及与临床症 状的关系。方法共收集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31例(病例组)和一般资料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3名(对照组)行静息态头颅磁共振扫描。比较两组间的脑灰质体积差异;病例组选择具有差异性的灰质体积脑区为种子点,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采用耶鲁-布朗强迫 量表(Y-BOCS)评估病例组症 状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病例组全脑功能连接与强迫症 状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右侧海马、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灰质体积降低(P<0.01)。病例组右侧额下回与右侧小脑、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眶部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P<0.01)。病例组右侧额下回与左侧颞上回的功能连接与Y-BOCS强迫 思维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脑灰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不仅存在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中的额叶,也存在于海马、颞叶、小脑。 张慧 李亚迪 蒿瑞杰 肖洒 李玉玲 夏艳红 郭素芹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青少年 强迫症 的病因探究及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进展2024年 强迫症 是青少年 心理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学术界一致认可的最有效治疗强迫症 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本文梳理了对于青少年 强迫症 病因、强迫症 的心理治疗等相关研究,分别从临床表现、病因、认知行为疗法的分支及治疗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和总结,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晨虹 魏子达 冀美芸 刘梓康关键词:强迫症 病因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对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本院门诊患者中患有强迫症 的儿童青少年 1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曲舍林口服,对照组患儿实施CBT干预,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rTMS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强迫症 状[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 量表(Yale 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焦虑症 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和生活质量[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评估]等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周末,研究组患儿Y-BOCS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周末,研究组患儿MoCA和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MS联合CBT能够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 OCD患儿强迫 、焦虑症 状,提高其认知功能。 任艳超 李秀玲 杨慧 李凌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行为疗法 儿童青少年 强迫症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对青少年 强迫症 脑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 强迫症 脑结构改变的脑区及异常脑区灰质体积与强迫症 状的关系。方法对30例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与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3.0T磁共振扫描,扫描序列为3D-T_(1)WI,然后对两组数据进行VBM处理分析,对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值与Y-BOCS总分作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灰质体积降低脑区:左侧颞下回;灰质体积增高脑区:左侧中央前回、右内侧额上回;病例组左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值与Y-BOCS总分呈Pearson正相关(r=0.866;P=0.042)。结论青少年 强迫症 存在多个脑区结构异常,且异常脑区均位于大脑皮层,与经典的CSTC环路基本相符合;左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的改变可能对强迫症 状具有重要意义。 伍俊 雷洪俊 彭娟 张高峰关键词:青少年强迫症 磁共振成像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对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入2021年11月—2022年12月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40例(单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40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治疗10周后的焦虑症 状评分、强迫症 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 强迫症 患者的同时,配合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手段更加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 状,增强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不会显著增加,安全性良好,适合推广。 霍冯达 杜平关键词:青少年 强迫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范彦蓉 作品数:27 被引量:162 H指数:9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研究主题:孤独症谱系障碍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青少年强迫症 舍曲林 李素水 作品数:77 被引量:492 H指数:12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研究主题:孤独症谱系障碍 精神分裂症 孤独症 儿童 首发精神分裂症 郑毅 作品数:272 被引量:1,410 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TOURETTE综合征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障碍 吴艳茹 作品数:30 被引量:180 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青少年抑郁症 青少年 抑郁症 强迫症 应激 王彦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74 H指数:6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研究主题:辨病 广泛性焦虑症 黛力新 青少年 经颅磁刺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