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5篇“ 霍克海默“的相关文章
-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 2025年
-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异化思想,揭示了技术理性如何蜕变为控制工具,并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工业”的运作机制。可见,大众文化在商品化与标准化过程中丧失了艺术本真性,沦为资产阶级牟利与意识形态操控的手段。通过经济与意识形态双重维度,文化工业以娱乐产品消解大众独立思考能力,塑造虚假需求,巩固极权统治,这为我们反思技术时代文化操控提供了重要启示。虽然该理论深刻揭露了技术时代的文化异化,但也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全盘否定大众文化积极作用,并忽视了大众主体性。
- 陈媛媛
- 关键词:霍克海默阿多诺大众文化《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
- 霍克海默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 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批判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同样有着举足...
- 赵薇
- 关键词:霍克海默大众文化批判
- 传播学中隐而不显的霍克海默
- 2024年
- 对马克思·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著作进行阅读,能够重新发掘法兰克福学派核心人物霍克海默的理论力量及其在研究议题和理论范式等方面对传播学的贡献。从研究议题来看,霍克海默首次从文化产业出发进行批判研究,将传播学研究领域从生产拓展到家庭、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从研究理论来看,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为传播学理论平衡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基石、摆脱重心理而轻社会的传统提供了视角;从研究方法和范式来看,霍克海默最先为抽象理论或定性研究进行辩护,反对定量方法的统治地位。
- 谭祖灵
- 关键词:霍克海默传播学史
- 走向唯物主义——早期霍克海默的哲学探索
- 2024年
- 霍克海默的早期哲学探索是其批判理论道路的起点与基石。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家庭的权威、战争的残酷和工人阶级的痛苦等现实苦恼,推动了少年霍克海默的意志觉醒与哲学启蒙;其次是大学期间对格式塔心理学、新康德主义哲学的理性追问与反思,坚定了霍克海默现实性的哲学立场;最后是对叔本华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吸收,明确了霍克海默唯物主义的社会研究与批判路径。在从意志觉醒、理性追问到社会性探究的早期哲学探索中,霍克海默揭露了西方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与问题,对西方现代性危机展开了批判与反思,不断走向唯物主义。应当说,早期霍克海默哲学探索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特色,也为我们今天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与科学性提供了重要参照,更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分析、回应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 陈辞达
- 关键词:唯物主义意志社会性
- 霍克海默论艺术社会学与摄影的意义
- 2024年
- 在《论艺术社会学》一文中,霍克海默探讨了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社会基本结构决定了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艺术对社会生活也有维护或克服的反作用。与艺术心理学不同,艺术社会学旨在洞察艺术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客观关系,其任务在于证明艺术作品与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揭示理解艺术作品的社会权力。因而,艺术社会学不存在包罗万象的阐释原则,也无法与艺术哲学、艺术研究划出明确的界线。在《我们时代摄影的意义》一文中,霍克海默讨论了摄影(包括电影和电视)等图像语言与“事物”(社会现象及其“事实”背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尽管摄影完全致力于现象,但它却比绘画更能体现事物本质,因为摄影所呈现的并非粗浅的外部现实,更是其背后的意志、信念等精神关联。电影和电视等现代媒介本质上也类似于摄影,如果社会基础不是以人民共同利益为导向,那么现代技术就可能被操纵,因此需要洞察利用现代技术背后的社会“实体”。尽管图像可能导致理解力的退化,但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它也承载着清楚表达信念的任务。因而,它仍然有积极的一面。
- 蒋颖王凤才
- 关键词:霍克海默艺术社会学摄影
- 消极的乌托邦:霍克海默技术批判思想的内在逻辑
- 2024年
- 霍克海默通过对技术统治阴暗面的揭示,指出技术统治的逻辑在于技术从一种工具转变为意识形态。而实证主义和工具化理性,作为支撑技术统治的理念,成为霍克海默技术批判的对象。受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霍克海默认为,技术统治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任何的斗争实践只能走向自己的反面,最终成长为新的神话,因此,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弥赛亚的神学救赎,致使其技术批判最终走向了“消极的乌托邦”。但其理论归宿的消极性并不能抹杀其思想中的批判性,这种对科学技术永怀警惕的批判精神对当下科技伦理的建构尤为可贵。
- 王勇刚
- 关键词:霍克海默资本主义
-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语言学转向: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 2024年
- 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之前,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是否存在语言学转向?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和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是否采取了类似的语言之图画?这两个问题都应该得到肯定的回答,特别是关注到霍克海默的《理性之蚀》。得益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共有的语言之图画,我们可以重构他们的理论,使其更具正当性。只要人类的生命形式与语言不可分割,语言就可以成为霍克海默所说的“客观理性”的一个永不枯竭的宝库。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回答哈贝马斯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批判。此外,关注这种不可分割性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介入对社会批判的揭示,例如涉及当前关于可持续性的辩论。
- 窦宇鹏(译)
- 关键词:语言学转向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
- 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思想研究
- 徐童
- 霍克海默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综述
- 2024年
-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 的重要思想之一。它不仅对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发 展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在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文 化发展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在阅读大量相 关文章的基础之上,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四个方 面的归纳和总结,不仅对我们正确理解、对待大众文 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 朱春妮
-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视域下的《人的概念》
- 2024年
- 对人的问题的理论关注,是马克斯·霍克海默自批判理论创立以来一直思考的主题。20世纪50年代晚期《人的概念》一文,成为他后期对人的问题考察的重要成果之一。文章篇幅虽短,却集中体现了批判理论主题和方法论的旨趣。不仅表明他对批判理论的持续探索和推进,对总体性和历史性方法论的坚持,对实证主义、形而上学、工具理性一以贯之的批判性立场;而且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在工业和科学取得进步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的被动、无助等不幸境遇,充分体现了其早期所确立的批判理论在研究对象、任务、目标以及追求个人自由幸福和社会公正价值等方面的特质。
- 薛蓉
- 关键词:总体性
相关作者
- 李晓培

- 作品数:18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霍克海默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批判 文化育人 马克思主义人学
- 吴友军

- 作品数:39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大学
- 研究主题:霍克海默 西方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 王凤才

- 作品数:142被引量:56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霍耐特 法兰克福学派 哈贝马斯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蒋颖

- 作品数:19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霍克海默 伦理 文化理论 道德 民主社会主义
- 包桂芹

- 作品数:39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历史唯物主义 霍克海默 蒙古族 启蒙 阿多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