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5篇“ 雷电流波形“的相关文章
一种雷电波形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波形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雷电波形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待确定波形位置的历史雷击定位数据及检测点的实测录波数据;根据历史雷击定位数据,建立待确定波形位置下的多基杆塔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
李心如孙文星宋坤宇张云钟振鑫刘建明王云龙孙帅李冲韩永霞
基于罗氏线圈和CEEMDAN的雷电波形测量方法
2025年
浪涌保护器中嵌入雷电波形测量模块为其老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目前浪涌保护器中雷电测量存在不能记录完整电波形、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波形的时频特性,设计由罗氏线圈传感器、低噪声宽带放大、单端转差分、高速模数转换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组成的雷电波形测量系统。FPGA完成采集信号的处理、数据的缓存发送以及雷击计数等功能。通过差分电路和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减小噪声对雷电波形的影响,采用阈值与斜率联合触发方式,提高雷电冲击次数计数的准确度。利用雷电防护实验室的雷电组合波发生器对系统和去噪方法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完整精确地记录雷电波形,峰值1~10 kA范围内雷电采集无漏触发现象,峰值的最大测量误差为1.27%,半峰值到达时间的测量误差≤0.2μs,前峰平均坡度测量误差≤2.04%。系统将推动浪涌保护器的智能化发展,并为雷电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徐伟李想王学孟刘岩
关键词:浪涌保护器雷电流罗氏线圈FPGA
考虑自然雷电波形影响的风电机组雷击过电压分析方法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大容量风电机组作为风能转换系统的核心组件,常常面临着雷击破坏事件的威胁。雷击引发的过电压可能导致风电机组的设备损坏,甚至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
TSERENSAMBUU CHINGES
一种雷电波形快速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波形快速识别方法及系统,其包括,验证波形信号的单极性;验证波形信号的单调性;验证波形信号的凹凸性;验证波形信号在不同频段上的能量分布;所述单极性、单调性、凹凸性及能量分布验证均通过则触发脉冲信号存储...
肖小兵李跃蔡永翔付宇刘安茳郝树青李华鹏何肖蒙王扬鲁彩江熊楠张洋郑友卓窦陈龙秋风陈诚苗宇何心怡王颖舒古庭赟代奇迹李新皓张恒荣宋子宏李前敏王卓月金庆远孔祥伦
一种低功耗雷电波形采集电路及方法
一种低功耗雷电波形采集电路,属于雷电防护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电路、积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触发电路、微处理器电路、存储电路、通信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所述防护电路分别与雷电信号传感器罗氏线圈和积分电路电性连接,积分电路分...
陈庆芳程恩伏肖茂波曾怡帅贾敏捷陈超田浚董芳刘志刚
一种双指数雷电波形发生器参数辨识设备及辨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技术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指数雷电波形发生器参数辨识设备及辨别方法,其辨识设备,包括若干组装配机构及符合参数的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和电阻元件,若干组装配机构分别将符合参数的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和电...
段泽民司晓亮童晨李志宝叶千枝黄业园
一种双指数雷电波形发生器参数辨识设备及辨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技术与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指数雷电波形发生器参数辨识设备及辨别方法,其辨识设备,包括若干组装配机构及符合参数的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和电阻元件,若干组装配机构分别将符合参数的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和电...
段泽民司晓亮童晨李志宝叶千枝黄业园
一种雷电波形记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电波形记录装置,包括互感线圈、感应电压信号箱、避雷装置、接闪器、信号转换装置、MCU、地面、地线a、地线b、波形积分设备、电压波形转换器、雷电线,采用互感线圈以及整桥获得雷电所对应的感应...
杨霞杨先玉叶弟银
一体化雷电波形峰值记录仪
一体化雷电波形峰值记录仪,包括信号采集线圈、信号采集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主控信号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通信单元、电源稳压模块;信号采集线圈通过SMA同轴线与信号采集电路连接,信号采集电路对雷击信号的积分还原与放大,信...
张景斌莫禧光张正宝覃月燕
10 kV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及雷电波形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研究引雷至配电线路雷电波形特征,开展了国内首次10 kV配电线路火箭引雷试验,成功触发26次闪电,其中包含回击闪电20次,总回击数120次,每次闪电平均包含6次回击,一次雷击过程回击次数最多高达13次。一次典型雷电波形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IS)、回击(RS)和M分量。IS的平均电、转移电荷、持续时间的几何平均值分别是56.2 A、15.0 C、267.1 ms;RS的峰值电、10%~90%上升时间、1 ms转移电荷、回击间隔时间的几何平均值分别是16.4 kA、0.6μs、1.1 C、41.9 ms;M分量的峰值电、10%~90%上升时间、转移电荷的几何平均值分别是0.4 kA、119.8μs、0.08 C。IS转移的电荷远大于单个RS转移的电荷,甚至大于IS后续所有回击转移电荷之和。每次回击平均包含1.5个M分量,一次闪电事件中M分量转移的电荷约为回击转移电荷的11%。雷电波形数据对电力系统尤其是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设计有帮助。
蔡力胡强徐志凌汪进锋王建国
关键词:雷电流配电线路

相关作者

周文俊
作品数:414被引量:2,866H指数:2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输电线路 变电站 混合气体 干冰 绝缘气体
何金良
作品数:756被引量:4,036H指数:3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输电线路 变电站 氧化锌压敏电阻 避雷器 盆式绝缘子
束洪春
作品数:1,418被引量:5,546H指数:37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输电线路 波头 故障测距 电流行波
陈水明
作品数:163被引量:1,487H指数:2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避雷器 输电线路 雷电流 防雷 避雷线
余占清
作品数:723被引量:1,519H指数:2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直流断路器 换流 换流器 门极 桥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