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9篇“ 难愈性创面“的相关文章
- 中药熏蒸对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创面修复外科2022年3月至8月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清创、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肉芽组织病理结构改变、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创面生长因子水平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2.00%),χ^(2)=5.357,P=0.021。观察组治疗后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数目均较对照组更高(t=20.485、16.071、8.992,P<0.001)。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10.645,P<0.001)。观察组治疗后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t=7.925、11.344、4.892、10.365,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32.00%),χ^(2)=6.640,P=0.010。结论中药熏蒸可有效改善难愈性创面治疗效果,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减轻创面疼痛,增加创面生长因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郑刚曹渭新付强欧佳曹雨谷才之
- 关键词:中药熏蒸难愈性创面肉芽组织创面修复
- 橡皮生肌膏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5年
- 慢性难愈性创面(Chronic Refractory Wounds,CRW)是临床常见的疑难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橡皮生肌膏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独特优势。旨从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积极探索橡皮生肌膏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使用橡皮生肌膏的临床疗效等方面做一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推广及研究探讨提供参考。
- 易红霞
- 关键词:橡皮生肌膏慢性难愈性创面
- 中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能量-炎症平衡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5年
- 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止血期、炎症期、增殖期、塑形期,每一个时期的长短、质量都决定着整个愈合过程的最终结果.在临床上,很多疾病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引起患者皮肤创面的产生,但大多数情况都未能引起重视,从而在一定的影响作用下导致创面愈合进程延缓甚至是恶化.
- 无陈丽陈丽陈丽陈丽黄新灵奉水华王巍黄新宇谢晨磊宫海燕郭乐天
-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中药
- 消渴洗剂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5年
- 分析消渴洗剂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6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消渴洗剂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与对照组(30例,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结果 各项指标对比(P<0.05)。结论 消渴洗剂与富含血小板的血浆联合使用,能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创面面积,缓解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预后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 杨帆高伟枝崔邦胜陈秀霞张强艳
- 关键词:血浆难治性创面
- 改良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对难愈性创面的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究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医院接诊的难愈性创面患者12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常规CO_(2)点阵激光治疗)、改良组(常规换药治疗+光动力治疗+改良CO_(2)点阵激光治疗),各61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比较治疗1、2、3周后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创面渗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血清CRP、ESR水平及创面细菌数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创面愈合率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在组间、时间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前两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改良组创面渗液bFGF、Ang-1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疼痛、瘙痒、红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改良CO_(2)点阵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可促进创面渗液生长因子分泌,抑制创面细菌繁殖及炎症反应,加快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创面渗液生长因子分泌有关。
- 王梦霄陈志勇罗涵张光钢
- 关键词:难愈性创面光动力治疗
- 十全大补汤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的清创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CRW)感染的疗效及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2020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CRW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冲洗组(常规清创及VSD+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和十全大补汤冲洗组(常规清创及VSD+十全大补汤冲洗),各41例,均治疗14 d,并随访1个月,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治疗14 d后,临床总有效率十全大补汤冲洗组高于氯化钠冲洗组(P<0.05)。十全大补汤冲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氯化钠冲洗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创面疼痛、渗出、水肿及肉芽评分、NLRP3 mRNA、Caspase-1 mRNA和IL-1βmRNA较治疗前均降低,十全大补汤冲洗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组间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术后CRW感染患者经十全大补汤冲洗联合VSD治疗后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表达下调,可减轻创面疼痛、渗出及水肿程度,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的同时不会对患者的骨代谢指标产生影响。
- 王帅赵磊唐玉华
- 关键词:创面感染难愈性十全大补汤CASPASE-1
- “煨脓长肉”理念指导下用湿润烧伤膏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的疗效研究
- 2025年
- 目的 分析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中,在“煨脓长肉”理念指导下使用湿润烧伤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5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换药,45例)和观察组(湿润烧伤膏换药,45例)。比较伤口评估与效果评价量表(Bates-jensen Wound Assessment Tool,BWAT)评分、创面再上皮化(BWAT-1评分)、创面渗出情况(BWAT-2评分)、创面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细菌培养阳性率、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 换药前,两组患者创面BWAT评分、BWAT-1评分、BWAT-2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换药4周后,两组患者创面BWAT评分、BWAT-1评分、BWAT-2评分、VAS评分均较换药前显著降低(P<0.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低(P<0.001)。换药4周后,两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均较换药前显著降低(P<0.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临床显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中,在“煨脓长肉”理念指导下用湿润烧伤膏可有效促进创面上皮化,控制创面渗出,抑制创面感染,减轻创面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治愈率。
- 刘奕向丽萍
- 关键词:创面湿润烧伤膏渗出
- 自拟清热活血敛疮方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活血敛疮方熏洗在混合痔术后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6月于南充市中医医院就诊的283例混合痔术后出现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42例采用自拟清热活血敛疮方熏洗治疗者纳入观察组,141例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渗出液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时比较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渗出液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含量、IL-1β和CRP水平分别为(10.32±4.11)ng/L、(8.22±3.03)ng/L,(19.50±5.72)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9±6.52)ng/L、(13.15±2.01)ng/L、(26.51±6.0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1.27%、12.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活血敛疮方熏洗能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缩短治疗时间,减缓炎症反应,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阳光赵俊丰刘洁
- 关键词:慢性创面难愈合创面混合痔
- 银离子敷料联合红外线照射在难愈性创面管理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 2025年
- 评定银离子敷料联合红外线照射在难愈性创面管理中应用。方法 本文进行临床对照分析,以难愈性创面的病例人员80例为对象,满足各项研究条件。调查数据,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随机编号法分组。对照组予以红外线照射;观察组予以银离子敷料联合红外线照射。各组干预3周。评定各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不同时期的创面恢复指标及创面缩小率。结果 观察组的修复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修复有效率为85.00%。两组之间修复有效率比较(P<0.05)。相比干预前,各组干预3周渗出液评分和VAS评分下降(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干预3周渗出液评分和VAS评分下降(P<0.05)。相比干预3d,各组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3周创面缩小率逐渐上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干预3d、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3周创面缩小率较高(P<0.05)。结论 银离子敷料联合红外线照射有利于难愈性创面的愈合效率,减少渗出液及减轻疼痛,提高修复有效率。
- 程荧洁
- 关键词:银离子敷料红外线照射
- 血管新生及炎症因子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 2025年
-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一类接受规范系统治疗后仍不能在预期时间内完成结构和功能完全修复的创面。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迁移和创面重塑。中药以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促进血管新生因子生成、减轻炎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血管新生,在创面修复中优势明显。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对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炎症因子在创面愈合的作用、中药干预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炎症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提供参考。
- 韩潇宋渊陈杰沈稼轩乔靖朱克玉王恒杰吴乐文赵亚洲
-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中医药血管新生炎症
相关作者
- 阙华发

- 作品数:311被引量:1,845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外科 糖尿病溃疡 中医药治疗 难愈性
- 叶祥柏

- 作品数:206被引量:1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大面积烧伤 难愈性创面 皮瓣
- 夏来启

- 作品数:185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难愈性创面 大面积烧伤 皮瓣
- 沈运彪

- 作品数:197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烧伤 难愈性创面 大面积烧伤 烧伤后
- 刘毅

- 作品数:857被引量:2,324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烧伤 美容修复 严重烫伤 复苏后 严重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