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5篇“ 隆礼重法“的相关文章
- “隆礼重法”:《荀子》的规则观及其当代价值
- 2025年
- 荀子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礼崩乐坏的战国亟待构建稳定的社会治理体系。“隆礼重法”是荀子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方法,也是其社会治理观的重要内容。荀子在“性恶”的基础上,从明分使群和义法之辩两个层面诠释何为礼法,提出克制私欲和礼法并举两条治理路径,构建出其睿智的社会治理方法体系。荀子“隆礼重法”的社会治理方法,也为后世的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
- 盛欣宇
- 关键词:隆礼重法荀子
-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内在逻辑
- 2024年
- 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相辅相成的法律准则和道德教化。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天下安定便成为众多思想家的毕生追寻。而荀子,博取众家之言,成一家之书。他将天人观与人性恶作为理论基础,延伸到“隆礼”“重法”,主张“王道”与“霸道”相结合,力推礼主刑辅,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向世人展现他的政治思想。荀子的思想虽有局限性,但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也为当代中国法治提供了启发。鉴前人之智慧,寻今朝之明途。探寻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本质,联接当代中国,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胡筱萌
- 关键词:荀子隆礼重法人性恶天人观
-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对高校学生管理之启示
- 2024年
- 荀子“隆礼重法”的管理思想被世人所颂赞与引用,学者们对此管理法则的研究通常聚焦 其被运用在治国理政的角度,但在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当下,“隆礼重法”同样具有可借鉴之处。目 前,大学阶段多存在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价值辨别能力较弱、受挫能力不强、感恩意识、责任意识与使 命感不足等问题,因此,以德为主,辅之以法,从内在和外在同时驱动学生成长成才实为必要。
- 曹惠如
- 关键词:荀子高校学生管理
- 论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及对法治国家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建立法治国家的目标。建立法治国家既要吸取现代法治文明的理念和模式,又要吸取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主张人性恶,强调后天的礼法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提出“隆礼重法”思想。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主张发挥礼教的作用,力主礼主刑辅,倡导德治和法治的结合,能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启示。法治国家建设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制度和法治精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
- 孙全胜
- 关键词:荀子隆礼重法法治文明
-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初探
- 荀子作为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面对不同于孔、孟的时代课题和现实政治,使他深刻认识到儒家礼治的局限,无论是在君子人格的塑造上,还是在政治理想的实现上,荀子认为,将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于人性的自觉和执政者对于传统的绝对服从,是...
- 杨伟
- 关键词:荀子礼法融合
- 荀子“隆礼重法”治国理念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启示
- 2023年
- 基于“性伪之分”的人性论,荀子提倡“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既体现了儒家德治主义的传统,又吸收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双重考验下,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荀子“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所阐释的礼法并举、礼法并用等主张对现阶段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进而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具有重要启示。
- 刘朝军
- 关键词:荀子隆礼重法化性起伪
- 试论荀子的社会思想框架——从“人性恶”到“隆礼重法”被引量:1
- 2023年
- 荀子的社会思想是其学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整体框架从“性恶”的人性论出发,为达到“明分使群”的社会构思而采取了“隆礼重法”的具体措施,这一过程兼具学说性和现实性。因此,在对待荀子社会思想的同时,需要将其学说与战国末年的具体社会现实相结合,考虑学说主张提出的现实背景,从而剖析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 严弘毅
- 关键词:荀子隆礼重法社会思想
- 论李觏对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2023年
- 李觏以政治理性为基础,整合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礼本论”,建构了别具一格的礼学体系,实现了对荀子隆礼重法思想乃至传统礼学的继承与超越。一方面,李觏因循荀子的理路,从人性论角度探讨“礼”的起源,继承了修齐治平和礼主法辅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李觏折中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更倾向于韩愈的性三品论,在圣人制礼、礼法等级、使用肉刑等方面对荀子礼学思想做出调整。
- 颜中军龙昌菊
- 关键词:李觏荀子
- “隆礼重法”:新时代高校法科学生法律主体建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新时代高校法科学生“隆礼重法”的主体建构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辅以“原生学”和“类型学”的方法,充分吸收现代滋养,实现传统“隆礼重法”的现代主体建构意义。高校法科学生“隆礼重法”型法律主体建构不仅仰赖于价值观念的指引,而且需要现实路径的衍化和证成,在“活法”“行动中的法”等实证主义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法律主体形成的机理和路径,为新时代高校法科学生“隆礼重法”型法律主体的建构开辟广阔空间,为全面依法治国打下坚实基础。
- 向达
- 关键词:隆礼重法法律主体
- 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内涵、逻辑与现代启示
-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如何实现法治的善政功效成为古往今来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
- 王振钰姬煦
- 关键词:荀子隆礼重法中华法系依法治国
相关作者
- 崔应贤

- 作品数:38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修辞学 语言 修辞 句法 动词重叠
- 张蕊

-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隆礼重法 礼法思想 荀子 可持续生计 精准
- 姜登峰

- 作品数:20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人性 法律思想 性恶论 荀子 法治
- 向达

- 作品数:58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
- 研究主题:《黄帝四经》 礼法之争 沈家本 法治 清末修律
- 李锐

- 作品数:302被引量:1,65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郭店简 伪距 清华简 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