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12篇“ 降解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超高强度凝胶氧化破胶降解动力学研究
2025年
为明确单体聚合类凝胶在暂堵作业结束后的氧化破胶降解机理,开展了凝胶氧化破胶降解动力学研究。运用Horowitz-Metzger、Coats-Redfern和Flynn-Wall-Ozawa模型,计算得到超高强度凝胶(USGel)降解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得到适合USGel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结合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等实验,揭示了破胶剂破碎降解USGel的机理,并得到低温、中温、高温修正后的降解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预测USGel中高温降解时间;根据凝胶降解机理,破胶剂逐步消耗USGel酰胺基团的氨基(—NH_(2))和羧酸基团的羟基(—OH)等化学键,聚合物分子链逐步断裂,最终USGel破碎变成液体。研究结果为改进油气井暂堵破胶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贾虎李仲国聂一凡李志杰余维初
关键词:降解动力学降解机理凝胶
MDNs/FGNs协效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2025年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环氧树脂(EP)、含膨胀阻燃剂的环氧树脂(EP/IFR)以及添加纳米层状二硫化钼(MDNs)和鳞片石墨纳米片(FGNs)的环氧树脂/膨胀阻燃剂复合材料(EP/IFR/MDNs/FGNs)的热降解过程。比较IFR以及MDNs/FGNs与IFR的协效作用对EP热稳定性及其热降解过程的影响。使用Starink法、Broido法和Phadnis法计算3种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活化能。结果表明:使用MDNs/FGNs与IFR协效阻燃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材料在800℃的残炭率显著提升。Starink法得到的活化能分别为166.03、163.68、158.02 k J/mol;Broido法得到的活化能为93.37、58.41、56.81 k J/mol;Phadnis法得到的活化能为59.71、36.58、35.52 k J/mol。通过Phadnis法确定了反应的机理函数。
吴正环吴正环陈卓王佳玲王权刘淑意王权
关键词:环氧树脂机理函数热降解动力学
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色素原料和胶束的稳定性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2025年
对比研究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色素(hydroxynaphthoquinone of Arnebia euchroma,HNP)原料及HNP胶束(HNP micelles,M-HNP)的稳定性。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HNP各成分的含量,并以其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光照、金属离子、酸碱及温度对HNP原料和M-HNP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温度降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光照、Mg^(2+)、Fe^(3+)、碱、温度对HNP各成分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且M-HNP的稳定性优于HNP原料。M-HNP中HNP各成分k值均小于HNP原料,Ea、ΔH值均大于HNP原料,HNP各成分的稳定性依次为乙酰紫草素>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异戊酰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由此可知将HNP包载于聚合物纳米胶束中,可明显提高HNP的稳定性,但注意在制备和储存HNP原料及M-HNP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含镁和铁的金属容器,并在低温避光条件下储存。
郑亚丽高鹏王娟朱金芳杨金华
关键词:新疆紫草稳定性
MDNs/FGNs/IFR协同阻燃剂对环氧树脂热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2025年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环氧树脂(EP)、膨胀阻燃剂/环氧树脂(IFR/EP)和层状二硫化钼纳米片/鳞状石墨纳米片/膨胀阻燃剂/环氧树脂(MDNs/FGNs/IFR/EP)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比较IFR和MDNs/FGNs/IFR加入对E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其热降解过程的影响。采用Horowitz-Metzger法、Zavkovic法和Newkirk法计算EP及其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活化能。结果表明:EP及其复合材料呈现出相似的热分解阶段,IFR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协效阻燃剂MDNs/FGNs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材料在800℃的残炭率显著提升。Horowitz-Metzger法得到的活化能分别为98.14、56.18、54.98 kJ/mol;Zavkovic法得到的活化能分别为162.89、160.88、155.63 kJ/mol;Newkirk法得到的活化能分别为99.51、52.29、52.77 kJ/mol。
吴正环吴正环陈卓王佳玲王权宋高杰王权
关键词:环氧树脂膨胀阻燃剂热降解动力学热稳定性
二维纳米FGP/h-BN协同阻燃EP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
2025年
通过膨胀阻燃剂(IFR)、鳞状石墨纳米片(FGN)和纳米层状六方氮化硼(BNN)的协同作用,提升环氧树脂(EP)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EP、EP/IFR复合材料以及EP/IFR/FGN/BNN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过程,分析了不同质量比例的鳞片石墨(FGP)与六方氮化硼(h-BN)微波剥离后,与IFR协同作用对EP热稳定性及热降解过程的影响。使用Zavkovic和Horowitz-Metzger两种动力学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材料的活化能。结果表明,质量比为1∶1和5∶3的FGP与h-BN微波剥离后与IFR协同阻燃EP,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降解速率与EP相比分别降低了0.28%和0.26%,800℃的残炭率分别提升了11.82%和12.70%。利用Zavkovic法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158.00、149.35、136.26和136.37 kJ/mol,Horowitz-Metzger法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98.03、65.66、55.02和55.93 kJ/mol。FGN/BNN与IFR协同阻燃能够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改善其热降解行为,从而增强EP的阻燃性。
宋高杰吴正环王权王权陈卓刘淑意郑佳玉
关键词:六方氮化硼热降解动力学
基于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缓冲液、人工胃液中较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生物基质中的稳定性较差。该成分在回肠匀浆液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在pH 7.4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及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匀浆液中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生物基质、氧化剂、碱性环境会影响丹酚酸B稳定性。本实验对丹酚酸B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刘文康胡先润程雪梅刘伟魏海王长虹
关键词:丹酚酸B稳定性降解动力学HPLC
抗坏血酸在黄原胶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
2025年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会与多糖反应导致多糖的流变及结构特性发生变化,然而这一反应过程中AA的降解特征及其降解动力学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具有高黏性及良好稳定性的黄原胶(Xanthan gum,XG)作为多糖基构建模拟体系,探究了不同底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添加H2O2或金属离子(Fe^(2+)与Cu^(2+))等反应条件下AA在XG溶液中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相比于纯水体系,AA在XG溶液中的降解程度更为显著,1 mmol/L的AA降解率在体系中存在0.2%XG(w/v)时由初始的7.03%增加至11.72%;提高反应温度也会加速AA与XG的反应,90℃加热处理1 h会导致AA降解率增加至45.59%;AA在该体系下的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添加H2O2以及金属离子(Fe^(2+)与Cu^(2+))会明显加速AA的降解,而XG溶液体系会减弱金属离子对AA的降解效果,故而金属离子与XG对AA的降解具有拮抗作用。因此,AA在纯水中加热会发生降解,而添加XG以及H2O2与金属离子(Fe^(2+)与Cu^(2+))均会改变AA的降解速率,以上结果为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AA的降解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贾润琪唐玉杰何伟炜宋萧萧殷军艺
关键词:抗坏血酸黄原胶高效液相色谱降解动力学
一株耐高氨氮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降解动力学分析
2025年
从处理含高碳、氮浓度废水的反应器中筛选出一株耐高氨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WN1,通过菌落形态以及16S rDNA分析鉴定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对该菌在初始氨氮浓度分别为500,1000,1500,2000,2500,3000mg/L的生长及代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WN1在氨氮浓度高达3000mg/L,对应游离氨浓度为590.2mg/L时仍能较好生长(48h,OD_(600)=3.264).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由500提升至3000mg/L,菌株WN1的最大氨氮转化速率R_(m)由15.93增加至43.29mg/(L·h).同时,反应过程中氨氮和COD的平均转化速率分别为7.06~9.36mg/(L·h)和95.63~199.13mg/(L·h).进一步,采用Haldane模型拟合不同初始氨氮浓度下菌株的生长及基质降解特性(R^(2)=0.99),菌株WN1的最大比生长速率、最大氨氮比降解速率和最大COD比降解速率分别为0.36h^(-1)、6.45gN/(gDCW·d),122.85gCOD/(gDCW·d).菌株WN1的氨氮抑制常数Ki为3749.49mg/L,比其它自养或异养的氨氧化菌对高浓度氨氮具有更强的抗抑制能力,结果表明,菌株WN1在处理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汪诺刀禹覃星雨孙德智刘新颖
关键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动力学
紫薯花色苷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以紫薯花色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温度、柠檬酸、抗环血酸、葡萄糖、蔗糖、氯化钠、苯甲酸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环境下,紫薯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活化能为25.36 kJ/mol,花色苷的半衰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柠檬酸、蔗糖、0.1%葡萄糖能提高紫薯花色苷的稳定性,而抗坏血酸、氯化钠和0.5%葡萄糖会加速紫薯花色苷的降解,苯甲酸钠则对紫薯花色苷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当蔗糖添加量为0.5%时,可使紫薯花色苷的半衰期延长为原来的2.5倍左右,护色作用最好;其次为柠檬酸添加量0.5%。食品成分非常复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对花色苷破坏性小的添加物来制备紫薯类产品。
邓兰婷刘过薛蕊杨涛向明泉周榕
关键词:紫薯花色苷添加物降解动力学
苯酚降解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动力学
2024年
为提高废水中苯酚的降解效率,利用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将3种菌株进行复配,构建出能有效降解苯酚的复合菌群。首先,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不同菌株的复配比。随后,探究复合菌群对初始质量浓度范围为400~1 400 mg/L的苯酚的降解过程,并首次提出选用Three-half-order模型描述复合菌群对苯酚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相比单株菌,优化复配比后的复合菌群能够将苯酚的去除率提高至99.85%。相比一级动力学模型,Three-half-order模型对不同初始质量浓度苯酚的降解过程的预测更加准确。对苯酚的生物降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有助于了解苯酚降解过程中苯酚质量浓度变化的规律。
杨宗政刘伟萌吴志国赵文立
关键词:苯酚生物降解复合菌群动力学

相关作者

任晓亮
作品数:187被引量:854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指纹图谱 降解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 降解 稳定性
阳海
作品数:89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降解动力学 光催化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 硫酸根自由基 有机污染物
易兵
作品数:209被引量:532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光催化 催化 环加成反应 染色 SUB
朱文学
作品数:508被引量:2,708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牡丹花 冷冻干燥 金银花 玉米 地黄
王萌
作品数:88被引量:1,066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杠柳毒苷 香加皮 荷叶碱 降解动力学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