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0篇“ 陆面过程“的相关文章
过程青藏高原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地球和大气之间不断经历物质和能量交换,这会影响部分地区的天气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近地层通量观测是多圈层气象观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观测到特定地区的下垫与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数据,从而为气象相关服务、气候及气候变化分析、生态探索研究、气象信息和数值天气预测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基于此,总结了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以及当前利用观测试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与观测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近地层通量进行研究的相关进展,详细阐述了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成果,为研究近地通量观测提供研究基础。
刘星辉梁飞陈钰彤杨晓嘉肖鸿丹
关键词:陆面过程气候特征
灌溉对黄河流域水分循环影响的高分辨率过程模拟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灌溉、水库丰枯调节等多种形式的人类活动干扰了流域水循环与能量循环过程过程模式从能量水分耦合的角度建模,考虑了生态水文过程并易与大气模型耦合,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水循环研究。然而,过程模式往往...
李晨远
关键词:灌溉高分辨率陆面过程模式水分循环
数据同化谱写过程研究中理论模型与观测数据的和弦
2024年
数据同化通过融合理论模型和观测数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以更准确地模拟和预测土壤湿度、积雪、蒸散发、径流、地下水、农业灌溉、湍流通量、表温度、植被动态、作物产量等地表过程关键参量[1~4].数据同化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对地球系统科学深入理解的大门.
徐同仁张刚强
关键词:数据同化地球系统科学地表过程湍流通量陆面过程
Noah-MP过程模式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评估被引量:2
2024年
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流域的气象水文模拟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Noah-MP(the Noah land surface model with multi-parameterizations)过程模式作为该区域气象水文双向耦合过程的重要数值模拟工具,鲜有研究针对其径流模拟能力进行过系统性评估,限制了模式在该区域的水文应用.本研究基于中国区域地气象要素数据集CMFD(China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驱动Noah-MP模式,对雅江流域2000~2018年的径流进行时空分辨率为3 h/5 km的数值模拟;选取与流域径流产生机制相关的10个主要物理过程,评估了16种参数化方案组合对于径流模拟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参数化方案组合.结果表明:(1)采用默认参数化方案,Noah-MP在奴下站的月尺度模拟纳什效率系数NSE(Nash-Sutcliffe efficiency)为0.23、偏差百分比PBias为–35.79%,而采用基于临界温度的雨雪分离方案、改进的二流近似辐射传输方案以及基于BATS的产流方案后,PBias分别减少至–23.36%、3.85%、–17.19%,NSE分别提高至0.37、0.58、0.60,显著优于默认方案;(2)进一步基于优选方案进行组合,奴下、羊村、奴各沙的月尺度径流NSE分别提高至0.89、0.87、0.81,而最上游拉孜站NSE仅为–0.06,低于个别方案,这表明拉孜流域的产流机制可能不同于下游流域.研究结果表明,无参数率定的Noah-MP模式在雅江径流模拟中的表现较为优异,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未来可通过进一步改进雨雪分离、辐射传输、产流过程的参数化方案来提高模式在高寒区的径流模拟能力.
杨恒雷享勇郑辉费雯丽刘志武林佩蓉
关键词:陆面过程模式参数化方案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模拟
过程对新疆暴雪天气的调制作用及机制分析
暴雪是冬季和春季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会产生深远影响。新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气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且暴雪过程频发,然而过程对新疆暴雪的影响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2015年12月09...
艾冠男
关键词:陆面过程WRF模式
非局地过程对华北和东北地区群发性极端降水的调控作用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随之频发。群发性是极端降水事件的新特征,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本文利用1979-2021年ERA5逐日再分析数据和CPC日降水数据,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
刘疆
山东省西北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能够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影响地表与大气的能量交换过程和地表能量的循环与再分配,从而影响局地过程,这对过程乃至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
魏若晨
关键词:陆面过程
东疆黑戈壁过程参数及模式离线模拟
2024年
新疆东部黑戈壁气候恶劣、人迹罕至,是具有黑色砾石下垫的生态脆弱区。利用东疆哈密戈壁气相互作用站2018年全年观测资料,给出该戈壁地表动力学与热力学粗糙度、比辐射率和地表反照率等过程特征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代入Noah模式对该戈壁热通量、地表温度及土壤温湿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东疆黑戈壁下垫动力学粗糙度为1.13×10^(-3) m,热力学粗糙度为0.32×10^(-3) m,比辐射率为0.905。(2)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呈早晚高、中午低的“U”型曲线。12月因地积雪反照率最高,年内极大值出现在12月8日,为0.79,年均反照率为0.29。(3)将改进后的过程参数代入Noah模式,大大提高了模式在戈壁区域的模拟能力。
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阿吉古丽·沙依提王豫高佳程刘军建琚陈相
关键词:地表粗糙度地表反照率
农业灌溉和施肥在过程模型中的参数化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激增背景下,灌溉和施肥成为保证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地生态系统水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在过程模型(LSM)中耦合灌溉和施肥方案对清晰把握⁃气相互作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回顾了灌溉和施肥(氮肥)在LSM参数化过程中的3个关键参量(方式、用量和时间)的表达方法,指出了当前受到灌溉和施肥关键参量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匮乏的影响,LSM中的灌溉和施肥方案与实际农业生产方式有所偏离,难以充分反映灌溉和施肥对粮食产量、生态环境和局部气候的影响。最后,提出了LSM中灌溉和施肥方案的未来优化方向:1)考虑作物间的水分需求差异,对灌溉阈值进行差异化设置,正确评估不同作物的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2)充分利用施肥灌溉的地观测记录和日益丰富的区域格网数据,发展更加贴合实际农业操作的参数化方案,准确揭示灌溉和施肥的经济、生态和气候等效应;3)综合作物类型、物候阶段、土壤基础肥力等因素,发展施肥诊断方案作为模型的补充方案,提升模型在氮肥数据匮乏地区的应用性和模拟准确性。
王菲周梓涵韩冬锐王猛魏清岗骆秀斌高瑞张卓然方经春
关键词:灌溉氮肥参数化方案
耦合叶肉导度的过程模型最大叶肉导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过程模型添加叶肉导度能有效改善模型模拟的CO_(2)施肥效应精度,但叶肉导度模拟受最大叶肉导度参数取值的影响,优化模型中最大叶肉导度参数是改进过程模型叶肉导度和CO_(2)施肥效应模拟的重要途径。以EALCO(Ecological Assimilation of Land and Climate Observations)模型为例添加叶肉导度,通过人为改变最大叶肉导度值的取值,分析模型输出结果对最大叶肉导度的响应,揭示最大叶肉导度参数在模型中的敏感性,并与已有研究结果或观测数据比较,探讨耦合叶肉导度的过程模型最大叶肉导度参数优化的途径。模拟试验以美国哈佛森林典型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监测站(US-Ha1 site, Harvard Fores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ite)数据为驱动。结果显示:(1)随最大叶肉导度增加,总初级生产力(GPP,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模拟精度增加,但最大叶肉导度取值大于1.0 mol m^(-2)s^(-1)后模拟精度改善有限,最大叶肉导度小于1.0 mol m^(-2)s^(-1)时GPP模拟精度对最大叶肉导度变化响应敏感;(2)证实了叶肉导度与气孔导度之间存在明显线性关系,最大叶肉导度取值的变化能明显影响这种线性关系的斜率。当最大叶肉导度取值从0.5 mol m^(-2)s^(-1)增加到1.2 mol m^(-2)s^(-1)时,气孔导度与叶肉导度的比值从0.75左右降至0.36,这个结果表明,通过明确某一植被功能型叶肉导度与气孔导度比值,可以间接确定模型最大叶肉导度的合理取值范围;(3)证实了过程模型添加叶肉导度能改进CO_(2)施肥效应模拟精度,最大叶肉导度值能影响施肥效应模拟结果,当最大叶肉导度高于0.57 mol m^(-2)s^(-1)后,随最大叶肉导度增加,模拟GPP随大气CO_(2)浓度增加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4)在月尺度上叶肉导度模拟对最大叶肉导度值的敏感性随不同生长季而不同,在生长盛期的7、8月份最大叶肉导度对叶肉导度模拟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5、6、9�
陈美玲袁国富陈报章

相关作者

张强
作品数:1,003被引量:13,627H指数:6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干旱 黄土高原 陆面 降水
吕世华
作品数:328被引量:3,981H指数:34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 夏季 绿洲 金塔绿洲
刘树华
作品数:163被引量:1,751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大气边界层 大气污染 湍流 湍流通量
王胜
作品数:126被引量:1,164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陆面 陆面过程 西北干旱区 大气边界层
谢正辉
作品数:130被引量:92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壤湿度 陆面过程模式 气候变化 地下水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