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9 篇“ 闽江河口湿地 “的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视野下闽江 河口 湿地 的申遗策略 2025年 加强湿地 有效保护,推动闽江 河口 湿地 申遗顺利开展,其重要性与实践性已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从生态文明视角,以闽江 河口 湿地 保护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保护和申遗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使命,提出深化科学规划湿地 保护与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注重湿地 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探索湿地 科学研究与价值;建立生态保护相关信息系统;促进湿地 保护与自然文化融合;开展生态保护教育与公众参与等闽江 河口 湿地 “申遗”策略,以期为推进闽江 河口 湿地 申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引导与管理政策提供有益借鉴,充分发挥河口 湿地 生态功能,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曾丽澄 张伟娟 黄佳芳 钟杭佳 徐文彬关键词:生态文明 申遗 闽江河口湿地 闽江 河口 湿地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2025年 以闽江 河口 典型植被类型(秋茄、芦苇、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光滩为对照,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不同植被类型湿地 土壤表层细菌的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获得6 410个OTUs,分属97门、191纲、359目、468科、582属和170种。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ota、Cyanobacteria、Firmicutes等,其中光滩土壤的主导菌门为Cyanobacteria,秋茄群落为Bacteroidota,芦苇群落和短叶茳芏群落为Proteobacteria;在纲水平上,Cyanobacteriia和Bacilli的相对丰度比例均为光滩>秋茄>芦苇>短叶茳芏;在目水平上,秋茄和芦苇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的目均为Flavobacteriales;在科水平上,Flavobacteriaceae同为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土壤中的优势菌科,其相对丰度比例分别为29.60%、18.02%和6.17%;在属水平上,Flavobacterium均为3种有植被覆盖土壤中的主要优势菌属;在种水平上,Jeotgalibacillus malaysiensis为光滩中的特有菌种。不同植被群落的物种数量、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短叶茳芏>芦苇>秋茄>光滩,光滩与3种植被群落的土壤差异显著。闽江 河口 湿地 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会根据有无植被覆盖及不同类型植被覆盖而表现出特定的环境偏好。 张马啸 毛梦圆 陈宇龙 袁宗胜 李树斌 潘辉 周丽丽关键词:植被类型 湿地 表层土壤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福建闽江 河口 湿地 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2025年 为探究福建闽江 河口 湿地 治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后种植的乡土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subsp.monophyllus(Vahl)T.Koyama〕、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 Sheue et al.)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3种植物潜在的生态修复功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种植物根际土壤及光滩(对照)土壤微生物进行测序,并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光滩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特有分类操作单元(OTU)数高于3种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4个土壤样本中的相对丰度接近(平均相对丰度32.75%);芽孢杆菌属(Bacillus)在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显著(P<0.05)高于光滩土壤;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在秋茄树根际土壤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另3个土壤样本。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占主导地位,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光滩土壤;真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在3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差异较大。3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整体上与光滩土壤差异显著。光滩土壤的有效硫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3种植物根际土壤,而速效磷含量在秋茄树根际土壤中最高,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在芦苇根际土壤中最高。根际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根际微生物群落4个α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3种植物根际细菌中特化型占比最高(54.26%~57.98%),根际真菌中中性型占比在58%以上;而光滩土壤细菌中中性型占比最高(41.17%),真菌中泛化型占比最高(52.14%)。异质选择是所有土壤样本细菌群落的主要构建过程;3种植物根际真菌群落构建过程以扩散限制为主。与光滩土壤相比,3种植物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在氮代谢、有机物分解等方面均有提升,其真菌群落中植物病原体真菌相对丰度均有上升。4个土壤样本中的细� 王思凡 林文波 郭萍萍 王英姿 陈维峰 王晓玲 刘芳 袁宗胜关键词: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河口湿地 闽江 河口 湿地 守护“神话之鸟”新生2024年 中华凤头燕鸥是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珍稀海洋鸟类。2004年,福建闽江 河口 首次观测到两只中华凤头燕鸥之后,福建省观鸟协会和台北市野鸟学会携手保护,开启了海峡两岸共护神鸟的保护历程。合作保护工作使闽江 河口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并不断优化湿地 保护管理模式。 郑航(撰文/摄影) 黄海(摄影) 庄晨辉(摄影)关键词:观鸟 闽江河口湿地 闽江 河口 湿地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究与实践2024年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成为国际农业发展的热点。而湿地 作为重要的生态类型,与农业生态具有高度耦合,适合于农业生态相结合进行保护与开发。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以中国福州长乐闽江 河口 湿地 为案例,分析其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为闽江 河口 湿地 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区域的生态农业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resource effici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etlands, a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type, are highly coupled with 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are suitable for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agricultural ecology.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ake the Minjiang River estuary wetland in Changle, Fuzhou, China as a case study to analyze the path and strategy of it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t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the Minjiang River estuary wetland and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actices in other similar regions. 薛天关键词:生态农业 湿地生态 可持续发展 闽江河口湿地 闽江 河口 湿地 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2024年 采用野外定位自动监测系统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闽江 河口 湿地 6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闽江 河口 湿地 大气污染物晨间5∶30—6∶30和傍晚18∶00—19∶30浓度较高,NO_(2)、O_(3)、SO_(2)和CO浓度均在18∶00—19∶30左右达到峰值,除O_(3)外,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在5∶30—6∶30左右达到小高峰,PM_(10)与PM_(2.5)浓度日变化规律一致,且浓度变化幅度较小;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季节性差异显著,NO_(2)、PM_(10)、PM_(2.5)浓度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CO浓度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SO_(2)浓度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O_(3)-8h浓度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不同污染物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M_(2.5)与PM_(10)有极强正相关关系,SO_(2)与其他大气污染物无相关性;大气污染物受到风向风速的影响,SO_(2)在北风时浓度较低,南风时较高,CO、NO_(2)、O_(3)、PM_(2.5)和PM_(10)在东南风向时浓度较低,CO、O_(3)浓度随着西北风风速的增加而降低,PM_(2.5)在东南风风速较高时浓度较低。 郭萍萍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闽江河口湿地 闽江 河口 湿地 表层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明福建闽江 河口 湿地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衡量河口 湿地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江 河口 典型植被类型(秋茄、芦苇、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以光滩为对照,并利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不同植被类型湿地 土壤表层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比较。【结果】在门水平上,光滩和芦苇群落真菌的优势菌门为Chytridiomycota,秋茄和短叶茳芏群落的优势菌门为Ascomycota;在纲水平上,光滩土壤中Lobulomycetes占主导地位,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中Rhizophydiomycetes占主导地位;在目水平上,光滩湿地 占主导地位的为Lobulomycetales,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占主导地位的均为Rhizophydiales;在科水平上,Lobulomycetales_fam_Incertae_sedis为光滩土壤的优势菌科,Rhizophydiales_fam_Incertae_sedis为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的优势菌科;在属水平上,光滩土壤中Lobulomycetales_gen_Incertae_sedis占主导地位,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中Rhizophydiales_gen_Incertae_sedis占主导地位;在种水平上,Lobulomycetales sp.是光滩中的主导菌种,Rhizophydiales sp.为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的主导菌种。不同植被覆盖群落的Observed species、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由大到小均表现为芦苇、短叶茳芏、秋茄和光滩,光滩与其它3种有植被覆盖的湿地 真菌丰富度及多样性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无植被覆盖及植被覆盖类型的不同对闽江 河口 表层湿地 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有影响,栽植有益于土壤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植被有利于闽江 河口 湿地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向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张马啸 杨丽 张丽仙 郭嘉龙 郭萍萍 潘辉 周丽丽关键词:不同植被类型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闽江 河口 湿地 围垦稻田对土壤铁碳结合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土壤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是有机碳长期维持的主要途径,但其机理研究仍较为薄弱。为探究河口 湿地 围垦稻田对土壤铁碳结合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福建省闽江 河口 天然芦苇湿地 与围垦稻田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类型土壤中的铁结合态有机碳(Fe-OC)及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①芦苇湿地 围垦稻田改变了土壤氧化还原过程,显著影响土壤中铁相的转化。围垦后土壤二价铁[Fe(Ⅱ)]、三价铁[Fe(Ⅲ)]、活性总铁含量(HCl-Fe_(t))及Fe(Ⅲ)/Fe(Ⅱ)分别显著下降了24.68%、52.56%、51.45%、35.68%(P<0.05)。游离态氧化铁(Fe_(d))与无定形态铁(Fe_(o))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21.64%和29.24%(P<0.05),络合态铁(Fe_(p))含量则有所增加。②芦苇湿地 围垦稻田显著影响土壤碳固存,Fe-OC与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在围垦稻田后分别显著下降了39.03%和18.42%(P<0.05);芦苇湿地 与稻田土壤Fe-OC均主要以吸附途径结合,稻田土壤Fe-OC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fFe-OC)显著高于芦苇湿地 (P<0.05)。③土壤全氮、含水量、电导率、铁以及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与Fe-OC呈显著正相关(P<0.01)。本研究可为退耕还湿、土壤碳增汇提供科学参考。 刘旭阳 王纯 郭萍萍 方云英 沈李东 胡世文 黑杰 王亚非 胥佳忆 王维奇关键词:铁 芦苇湿地 稻田 福建闽江 河口 湿地 生态蝶变——滨海湿地 生态修复实践模板 2024年 “福建母亲河”闽江 从福州城区穿城而过,跨越山海,婉蜓千里,在汇入大海的地方,形成了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态河口 三角洲湿地 一一闽江 河口 湿地 。该湿地 以河口 浅滩为主,由鳝鱼滩和周边潮间带、河口 水域组成,自然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稀有物种众多,位于全球候鸟迁徙九大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上,作为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受到数以万计的候鸟青,被称为“候鸟天堂”。 陈碧露关键词:闽江河口湿地 候鸟迁徙 滨海湿地 中转站 天然盐度梯度下闽江 河口 湿地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变化 被引量:2 2024年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条件下闽江 河口 湿地 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变化特征,根据天然盐度梯度,选取塔礁洲(0.172 mS/cm)、道庆洲(0.175 mS/cm)、蝙蝠洲(0.962 mS/cm)和鳝鱼滩(1.392 mS/cm)4处湿地 作为研究样地,分别钻取100 cm深的土壤剖面样品,通过2 cm间隔高分辨率,测定土壤pH、容重、含水率和总有机碳含量,揭示不同湿地 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闽江 河口 塔礁洲、道庆洲、蝙蝠洲和鳝鱼滩4处典型湿地 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分别为91.16 kg/m^(2)、92.71 kg/m^(2)、63.21 kg/m^(2)和98.30 kg/m^(2);闽江 河口 湿地 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深层土壤,但深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明显高于表层土壤,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密度不断增加;塔礁洲、道庆洲、蝙蝠洲和鳝鱼滩4处湿地 0~100 cm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55.80 t/hm^(2)、463.55 t/hm^(2)、316.03 t/hm^(2)和491.52 t/hm^(2);随着局地盐度增加,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增加,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高于表层土壤;随着土壤容重、盐度和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逐渐升高,但是不同湿地 局地环境特征的差异使得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程度不同;植被类型、季节水热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闽江 河口 湿地 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重要因素。对比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壤深层有机碳储量,发现闽江 河口 湿地 土壤有机碳储量较高,土壤类型和区域沉积环境是影响不同区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的重要因素。 陈昭一 杨艳丽 武政 谌小慧 刘元恭 仝川 张彦关键词:闽江河口湿地 土壤剖面 有机碳 碳储量
相关作者
曾从盛 作品数:207 被引量:2,314 H指数:28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闽江河口湿地 湿地 互花米草 芦苇 河口湿地 仝川 作品数:297 被引量:3,033 H指数:30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湿地 湿地土壤 闽江河口湿地 互花米草 沼泽 张林海 作品数:53 被引量:687 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闽江河口湿地 互花米草 芦苇 湿地 枯落物 王维奇 作品数:227 被引量:1,986 H指数:2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稻田 湿地 炉渣 稻田土壤 闽江河口湿地 章文龙 作品数:40 被引量:359 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闽江河口湿地 磷 湿地植被 湿地土壤 水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