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篇“ 闽南乌龙茶“的相关文章
- 闽南乌龙茶
- 本书在继承传统技术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乌龙茶栽培新技术、制作新工艺、品评新见解,全书包括概述、闽南乌龙茶栽培、闽南乌龙茶初割、闽南乌龙茶精制和闽南乌龙茶品评五章。
- 王振忠
- 关键词:乌龙茶
- 不同做青温度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 2023年
- 采用闽南乌龙茶,在春梢长到中开面时,采摘驻芽三、四叶,分别采取做青温度为20℃、24℃和28℃加工乌龙茶,测定成品闽南乌龙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游离氨基酸等成分,分析不同做青温度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做青温度对闽南乌龙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等有着显著的影响。20℃做青温度下闽南乌龙茶的茶多酚含量与水浸出物含量最高;做青温度为24℃时闽南乌龙茶有最佳的品质。
- 姚巧玲
- 关键词:闽南乌龙茶茶叶品质
- 闽南乌龙茶的“看茶用火”
- 2022年
- 激烈市场环境下,闽南清香型乌龙茶销售陷入困境,浓香型乌龙茶开始回归,“清转浓”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烘焙、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如何掌握,是近年来茶叶生产经营者讨论的热门话题。烘焙是形成浓香型乌龙茶风味的关键工艺,具有提升茶叶品质的重要作用。
- 陈锦填
- 关键词:浓香型清香型乌龙茶闽南乌龙茶烘焙茶叶品质
- 存放一年‘春闺’与‘福云6号’闽南乌龙茶香气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闽南乌龙茶具有花香馥郁的品质特征,深得消费者喜爱。为探明自然陈化对清香型乌龙茶特征香气影响,以‘春闺’和‘福云6号’制成的清香型乌龙茶为对象,经过一年自然存放,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两个茶样的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香气特征及主要差异香气组分。结果表明,存放一年春闺与存放一年福云6号香气特征差异较大,存放一年春闺主要香气组分为吲哚、α-法尼烯、脱氢芳樟醇、(Z)-β-法尼烯、橙花叔醇、苯乙醇等乌龙茶特征性组分,均极显著高于存放一年福云6号,其中吲哚和α-法尼烯相对含量为10%左右,而橙花叔醇仅为2.46%。存放一年福云6号香气组分以β-紫罗兰酮为主,相对含量为4.85%。存放一年后,春闺和福云6号乌龙茶中大部分脂肪族香气未检出。综上,自然存放有利于乌龙茶中低沸点脂肪族香气散失,橙花叔醇也明显降低,而吲哚和α-法尼烯在自然存放过程中比较稳定,脱氢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增加。
- 李鑫磊邓慧莉徐锦斌孔祥瑞钟秋生钟秋生单睿阳游小妹陈常颂
- 关键词:闽南乌龙茶香气组分
- 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及品质要求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闽南乌龙茶是我国较为著名的乌龙茶种类,在国内外均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种植生长条件,还有十分科学严谨的制作工艺,两者共同作用下才造就了闽南乌龙茶优越的品质。本文主要对闽南乌龙茶精制加工工艺及其相关品质要求展开探讨,希望能为闽南乌龙茶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陈梅清苏中平
- 关键词:闽南乌龙茶
- 基于DNA条形码和代谢组学技术的闽南乌龙茶产品鉴别被引量:3
- 2021年
- 为探究DNA条形码与代谢组学技术对于不同乌龙茶产品的鉴定效果,以18份不同茶树品种加工的闽南乌龙茶产品为供试材料,对8条DNA序列片段扩增、测序,分析计算其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UPLC-ESI-QTOF-MS技术对不同品种闽南乌龙茶产品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分析;并计算样品的遗传-化学相关性.结果显示:trnL-trnF+ITS2扩增成功率及测序成功率均达到100%,具有较高的鉴定效率,将其作为鉴定样品的最适序列组合;筛选出闽南乌龙茶产品中9个最关键的差异代谢物,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观音、铁观音、本山、水仙,以及大叶乌龙、毛蟹、佛手、黄旦具有较为相似的代谢成分,并有效区分了不同品种的闽南乌龙茶产品;通过遗传-化学相关性分析发现,trnL-trnF序列的遗传距离与差异代谢物间的相关性较高.本研究以trnL-trnF+ITS2序列组合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遗传-化学研究方法对闽南地区部分代表性乌龙茶产品进行了快速、准确的鉴定,实现茶叶品种的识别标准化和信息化,为茶叶识别技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高晨曦郭义红孙威江孙威江
- 关键词:闽南乌龙茶DNA条形码代谢组学
- 闽南乌龙茶烘焙技术初探被引量:10
- 2019年
- 烘焙干燥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烘焙对于茶叶品质的影响表明,温度是影响茶叶干燥效果的主因,说明乌龙茶干燥是在一定温度下完成的,始终存在热化作用。基于此,主要探讨了茶叶烘焙的几种形式及其优缺点,总结了个人见解:就实用而言,电焙优于炭焙;就风格特色而言,炭焙优于电焙。
- 谢振邦
- 关键词:乌龙茶浓香型烘焙
- 闽南乌龙茶生产新技术被引量:1
- 2019年
- 作为全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我国福建省拥有悠久的闽南乌龙茶产制历史和成熟的加工技术,而随着科技发展、乌龙茶产品的热销,各类新型闽南乌龙茶生产技术也因此涌现,基于此,选择南安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就闽南乌龙茶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开展了详细论述,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 林天喜
- 关键词:闽南乌龙茶生产技术
- 防治小绿叶蝉的闽南乌龙茶生态观光茶园及其种植方法
- 本发明涉及园林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小绿叶蝉的闽南乌龙茶生态观光茶园及其种植方法。所述防治小绿叶蝉的闽南乌龙茶生态观光茶园包括主体茶园和吸虫性茶园,主体茶园选择叶色深绿的晚中生种的闽南乌龙茶;所述吸虫性茶园选择芽...
- 李慧玲郑国华吴光远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张辉王定锋李良德
- 闽南乌龙茶做青技术之晒青被引量:3
- 2018年
- 乌龙茶做青工艺的物理途径其实就是利用茶树自身的蒸腾作用。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分,一小部分用于代谢,绝大部分散失到体外。蒸腾作用就是茶树吸收的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茶树的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蒸腾作用基本上是一个蒸发的过程,这个过程由茶树的气孔结构和气孔开度调节。整个做青过程就是控制物理变化促进化学变化。
- 张清海
- 关键词:闽南乌龙茶做青技术晒青做青工艺气孔开度气孔结构
相关作者
- 陈常颂

- 作品数:306被引量:1,368H指数:22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乌龙茶 茶树品种 新品系 茶叶
- 钟秋生

- 作品数:164被引量:878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新品系 乌龙茶 香气成分
- 游小妹

- 作品数:194被引量:794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乌龙茶 新品系 茶树品种 香气成分
- 林郑和

- 作品数:199被引量:801H指数:16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新品系 乌龙茶 茶叶
- 金心怡

- 作品数:201被引量:858H指数:19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乌龙茶 茶叶 做青 萎凋 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