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2篇“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相关文章
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疗新进展
2025年
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频繁受累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单发性、多发性及系统性(多部位、器官受累)。由于报道的病例数有限,其完整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分子谱系尚未完全阐明,诊断上需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必要的基因检测。国际上尚未确立其治疗的统一指导方案,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治疗观察、手术切除、放疗、常规全身治疗、ALK靶向治疗等。因此,探索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王思佳虞燕萍吴怡玲张志群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放化疗
继发性肺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
2025年
患者男,37岁,因"咳嗽、呼吸困难伴咯血4 d"就诊,患者长期腹泻病史,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皮肤瘙痒、脱屑,皮肤潮红、网纹状改变,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团块状阴影,行调整剂量的依托泊苷方案进行化学治疗,1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胸部CT提示双肺团块状阴影较前明显减小,皮肤网纹状改变减轻,未再出现腹泻,病情好转。
郭丽娟时新杰隋晓俊
关键词: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儿童医疗辅导应用于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1例护理
2025年
文章总结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1例的儿童医疗辅导的应用护理经验。儿童医疗辅导的应用要点是针对住院化疗期需定期进行骨髓穿刺等侵入性操作的儿童医疗创伤应激反应及化疗产生的身心症状群。通过组建团队,采用基于儿童医疗辅导理念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构建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症状群的干预方案。儿童医疗辅导护士对患儿实施发展性游戏阶段、医疗模拟游戏阶段、支持性游戏阶段,包括建立信赖关系、认知准备、程序支持、角色扮演,实现其积极应对,再给予情感支持、家庭支持、社交支持、信息支持,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顺利进行治疗与护理,病情平稳。
李倩应瑛王燕青徐建仙贾飞飞吴小花
关键词: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的护理
2025年
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以组织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文章总结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1例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加强皮肤管理;正确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毒副作用发生;施行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焦虑情绪;做好健康管理,定期随访。出院1个月电话随访,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病情稳定。
钱飞阳沈国莲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儿童护理
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的药动学与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
2025年
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抑制剂在治疗ALK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ALK抑制剂的体内药动学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其体内暴露与安全性及有效性存在一定相关性。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可以监测患者体内药物浓度变化,基于定量药理学理论建模从而实现治疗方案的优化。该文全面综述了ALK抑制剂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LK抑制剂药物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迟浩华柳芳李沭李博张诚周唯杨萌李朋梅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的遴选量化评估
2025年
目的 通过对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恩沙替尼和洛拉替尼进行量化评估,为医疗机构遴选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ALK-TKIs)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的评价维度、评价细则及评价方法,对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恩沙替尼和洛拉替尼进行药品评价。结果 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恩沙替尼和洛拉替尼的遴选量化评估总分分别为79.12、80.50、79.99、82.00、70.14、79.31分。结论 根据评分结果,医疗机构在引入ALK-TKIs时,建议遴选的顺序依次为布格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洛拉替尼、克唑替尼、恩沙替尼。
李萍庄捷孙红冯彩萍魏晓霞蔡加琴
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与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EML4)基因由于染色体易位而发生融合,形成具有强大致癌作用的融合基因EML4-ALK,促使细胞发生癌变,占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3%~7%。随着肿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已有多种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逐渐应用于EML4-ALK阳性的NSCLC患者,较传统化疗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因此ALK小分子抑制剂的开发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的小分子ALK抑制剂及其抗肿应用等部分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李湘静郑鹏武朱五福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小分子抑制剂肿瘤非小细胞肺癌
变性淋巴瘤激酶抗体及其使用方法
神经母细胞(NB)仍然是儿童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致癌基因中存在可遗传的激活突变,这些相同的突变通常在高风险NB肿发生过程中体细胞获得。ALK已被确立为NB中易处理的分子靶点,并为A...
迪米特尔·迪米特罗夫 陈川 孙泽华 雅艾尔·莫斯
恩沙替尼治疗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恩沙替尼是一种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治疗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或经第一代ALK-TKI克唑替尼治疗后病情恶化及不能耐受治疗的NSCLC。本文回顾了Pub Med、中国知网中将恩沙替尼应用于ALK阳性NSCLC患者的研究,发现恩沙替尼可有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在系统性和颅内疾病中均表现出优于克唑替尼的疗效,且副作用更小,患者耐受性高。对于中国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恩沙替尼与其他ALK-TKI比较可能更加经济有效。
邢源于文娟颜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评价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CNS)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21年收治的1例原发CNS ALK阳性ALCL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24岁女性,因头痛、恶心伴低热入院。颅脑磁共振成像(MRI)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行开颅手术切除,病理检测结果提示ALK阳性ALCL。术后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替莫唑胺化疗2个周期,头痛加重,颅脑MRI提示疾病进展,应用克唑替尼、依托泊苷、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塞替派等药物化疗,效果不佳,最终死亡。结论原发CNS ALK阳性ALCL少见,具有进展迅速、侵袭性强等特点,预后不良。
张晓婷燕法红邱志远王宝宏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相关作者

张海青
作品数:145被引量:676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非小细胞肺癌 结核病 免疫组化
周立娟
作品数:37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化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临床病理特征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董宇杰
作品数:52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特征 肺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肺肿瘤 预后
穆晶
作品数:39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 临床病理特征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融合基因 病理学
张沂平
作品数:252被引量:2,942H指数:23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吉西他滨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