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9篇“ 闲置宅基地“的相关文章
- 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临沂实践
- 2025年
- 本文梳理了山东省临沂市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实践与成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度放宽交易限制、探索有偿交易、搭建交易平台等对策建议。
- 高善朴赵晓波张昊周厚侠
- 关键词:交易平台农村闲置宅基地交易限制
- 浏阳市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探索
- 2025年
-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宅基地和住宅闲置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以此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吴默铮张志兵
-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新型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闲置宅基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路径研究
- 2025年
- 文章较深入地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路径。目前,农村闲置宅基地现象普遍,不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与低效利用,还阻碍了乡村规划与建设的进程。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从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了闲置宅基地的整治与复垦策略,强调推动宅基地流转机制的创新,并重点提出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路径,如利用宅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以产业带动乡村经济活力等,探索了创新宅基地利用模式,如精品民宿、农家乐等,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多元化利用提供了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 孟军
- 关键词:农村闲置宅基地
-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2025年
- 研究目的: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有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实践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运用面板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有促进效应。(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行为的促进效应对生活型、新生代和近郊区农户更显著。(3)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提升风险承担意愿和拓宽社会网络水平促使农户流转闲置宅基地。(4)宅基地确权能显著提升数字乡村发展的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促进效应;与一级数字鸿沟相比,二级数字鸿沟缩小对数字乡村发展的农户闲置宅基地流转促进效应具有强化作用。研究结论:应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针对农户自身需求和资源禀赋程度,制定并实施差异化宅基地流转方案,强化数字乡村发展对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赋能。
- 陈文娟王兆林张云雅
- 关键词:宅基地流转数字鸿沟
- 关于盘活利用“农民上楼”后 闲置宅基地的法律困境和解决路径
- 2025年
- 随着上海市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政策的持续推进,传统农区农民上楼后退出的宅基地和住宅由于权属关系不明、位置相对零散、利用限制模糊等原因,闲置浪费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梳理与考察,尝试明确退出土地盘活工作的适格主体和限制规则。
- 张世龙
- 关键词:权属关系传统农区集中居住法律困境闲置宅基地
- 村庄闲置宅基地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博野县抽样村庄为例
- 2025年
- 探索闲置宅基地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研究闲置宅基地,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现实价值。本文获取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27个抽样村庄闲置宅基地的相关数据,从闲置情况和分布类型入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村庄内部的闲置宅基地闲置情况以常年闲置、非常年闲置为主;分布类型包括零散分布、集中分布、零散分布和集中分布共存3种类型。最后运用SPSS、ArcGIS分析样本数据从而探究导致闲置宅基地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
- 徐婷婷郝永刚
- 关键词:闲置宅基地闲置率
- 盘活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的若干思考——以河北省迁西县为例
- 2025年
- 盘活用好闲置宅基地,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途径,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共同富裕。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受城乡二元体制限制,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工作生活,导致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河北省迁西县宅基地盘活存在乡村规划缺失、发展资金短缺、龙头企业缺失、流通政策受限的问题。应完善乡村规划,大力引进外部人才资金,做好招商引企工作,稳步推进“三权分置”制度改革。
- 赵新华赵艳霞
- 关键词:闲置宅基地
- 农村闲置宅基地分类诊断及其治理路径——基于安徽省试点地区两个村的考察
- 2025年
- 研究目的:科学识别村庄宅基地闲置类型,探索各类闲置宅基地治理路径,为村庄有效精准治理本村闲置宅基地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研究结果:闲置宅基地基于时空特征、功能属性和闲置程度差异呈现出“显性”与“隐性”两种闲置类型。村庄区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闲置宅基地的主要类型,如城市近郊村庄因村民进城定居,闲置宅基地多为“显性”闲置,农村腹地村庄因户均宅基地面积过大,闲置宅基地多为“隐性”闲置。“显性”闲置和“隐性”闲置宅基地均有一定治理潜力,但二者治理主体和治理路径不同,前者治理应以村集体为主体,通过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现宅基地由无功能、福利保障功能向经营功能的转型,后者治理应以农户为主体,通过发展庭院“微经济”,实现宅基地由居住功能向居住、生产功能的转型。研究结论:不同村庄应结合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精准把握宅基地闲置类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准化治理闲置宅基地,有效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并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 张勇高羽洁
- 关键词:闲置宅基地
- 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农户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行为逻辑与区域差异研究
- 2025年
- 研究目的: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构建“认知分布(地域力/文化力/个人力)→认知中介(风险感知/收益预期)→行为输出(流转意愿/博弈能力/流转行为)”的解释路径,探究长沙市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区和非试点区的农户行为差异化驱动逻辑,为有效实现宅基地盘活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带有调节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简单斜率分析。研究结果:(1)在试点区,地域力对收益预期和风险感知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22和-0.658,呈现“高收益预期—低风险感知”特征;在非试点区则分别为-0.486和0.423,其作用方向恰与试点区相反,呈“低收益预期—高风险感知”特征。(2)个人力正向作用于收益预期、负向作用于风险感知,作用强度均为试点区大于非试点区;文化力对收益预期和风险感知均有显著正向作用。(3)在非试点区,近郊农户流转意愿形成时收益预期的正向影响强于风险感知的负向影响,远郊农户则是风险感知的负向影响强于收益预期的正向影响,试点区农户则无明显偏向。(4)流转意愿驱动流转行为,博弈能力在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强度呈区域分异:非试点区大于试点区、近郊大于远郊、农业区大于工业区。研究结论:考虑在非试点区完善“政策包+案例库”宣传体系,打造可视化流转收益测算平台;强化农户风险教育,探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保险业务;通过“合作社+中介”等联合模式提高城市远郊农户和工业区农户的决策水平与议价能力。
- 罗湖平李雅婷邓雅轩
- 关键词: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农户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 东北黑土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以吉林省梅河口市为例
- 2025年
- 在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明晰黑土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有利于黑土区闲置宅基地的高效利用。本文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条件三个方面选取9个指标构建影响宅基地闲置率的指标体系,以梅河口市303个行政村宅基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探测器、空间自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从村级小尺度微观研究黑土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农村闲置宅基地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和空间集聚性。(2)各指标因子在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上对农村宅基地闲置率影响各不相同。(3)研究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7大主导驱动因素是平均坡度、平均高程、到镇政府距离、到县城距离、到干道距离、到河流距离、人均耕地面积。(4)闲置宅基地的形成是各影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 李佳楠郄瑞卿
- 关键词:闲置宅基地空心化空间分异黑土区
相关作者
- 段建南

- 作品数:235被引量:1,591H指数:21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长株潭城市群 栗褐土 公众参与 耕地保护
- 杨秀琴

- 作品数:33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 闲置宅基地 农村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闲置宅基地
- 祁全明

- 作品数:20被引量:12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闲置宅基地 乡村 农村闲置宅基地 生存权 休闲农业
- 惠建利

- 作品数:35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制度 法治 纠纷 水污染纠纷 水污染
- 王玉庭

- 作品数:87被引量:3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禽蛋市场 禽蛋 宅基地 奶业 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