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3篇“ 门诊就医“的相关文章
- 改善老年人门诊就医便利性、提升服务感知评价的实践与探讨
- 2025年
- 目的 解决老年人在门诊就医中遇到的困难,提升老年患者门诊就医体验。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200例,根据项目实施前后顺序,分为改善前组和改善后组(各组100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老年人门诊就医便利性与服务感知评价量表》,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与改善前比较,改善后预约挂号方式便利性方面、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方面、医院内的路标和指示方面、门诊就医流程便利性方面、就诊整体满意度方面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手段、以诊疗为核心,通过不断改进就医各环节、优化各流程,实施针对老年人制订的“10+2”便民措施,同时积极探索新方法、新举措,满足了老年人医疗服务新需求,使就医流程更加便利,门诊服务感知评价得到了提升。
- 高丽苏婧朔李雪袁琴
- 关键词:老年人门诊就医便利性
- 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儿科门诊就医的发展与思考
- 2024年
- 基于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对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强区域医联体地区间的协作、构建敏感指标预警及控制信息系统、深度整理及高效利用诊疗过程数据、拓展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健康教育等。以期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儿科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同时为医护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
- 杨莉范雪李艳芦蕊左力
-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护理质量
- CICARE沟通模式在老年患者眼科门诊就医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CICARE沟通模式即“接触(connect)、介绍(introduce)、沟通(communicate)、询问(ask)、回应(respond)、离开(exit)”在老年患者眼科门诊就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眼科门诊沟通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不同的沟通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沟通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门诊沟通的基础上给予CICARE沟通模式干预。所有老年患者的问卷资料均完整无缺失,整理并比较在2种不同沟通模式干预下老年患者的就医候诊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治疗等候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就诊心理评分、就诊的配合度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医院就诊程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老年患者的就医候诊等候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治疗等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配合的老年患者有43例,基本配合和配合的老年患者共13例,所有老年患者的配合度为93.33%;对照组非常配合的老年患者有20例,基本配合和配合的老年患者共28例,所有老年患者的配合度为80.00%。观察组老年患者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613、5.494),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χ^(2)=4.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能力、医院就诊流程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258、6.684、8.857,均P<0.05),但对护理人员仪容仪表、医院的候诊环境、就诊秩序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可提高
- 张月
- 关键词:眼科门诊老年不良情绪
- “互联网+”背景下大型综合医院老年患者门诊就医困境及对策思考——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医疗行业的新趋势,对大型综合医院的门诊诊疗模式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老年患者门诊就医面临诸多挑战。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案例医院,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型综合医院在老年患者门诊就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基于“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分析老年患者门诊就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通过互联网技术为老年患者提供便捷门诊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对策。通过实践探索,案例医院在优化老年患者门诊就医流程、提高诊疗服务便捷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赵淑樱徐鹏苏明杨晓蓉
- 关键词:门诊就医老年患者便捷性
- 老年人群门诊就医非医疗性体验及对助老志愿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深入了解老年人群门诊就医非医疗性体验及对助老志愿服务的需求,为门诊助老志愿服务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23年3月至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16例老年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编码、归纳后提炼主题。结果将老年人群门诊就医非医疗性体验及对助老志愿服务需求归纳为5个主题:①诊疗地点、位置找不到。②就诊流程不熟悉。③自助设备不会使用。④焦虑担心不能正常就诊。⑤对助老服务的志愿服务需求:围绕就诊流程设置门诊助老志愿服务岗并持续保持;培养服务规范且提供准确信息的助老志愿服务人员。结论老年人群门诊就医非医疗性需求获得感差,存在迫切的志愿服务需求。医院需关注老年人群门诊就医非医疗性体验及志愿服务需求,科学设置助老志愿服务岗,构建一套完整规范的培训、管理机制,为患者打造一支稳定、专业、主动且有温度的门诊助老志愿服务团队,确保门诊助老服务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改善老年人的就医服务流程,提高老年人的就医满意度。
- 陶艳鲍萍查浩
- 关键词:门诊志愿服务
-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改善门诊就医感受——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运维管理
- 2024年
- 目的:推进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提升门诊服务效能,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方法:制定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的服务目标,建设智慧门诊运行指标体系,落实具体实施方法,建立协调机制,技术、设备等保障实现就医流程智慧化。结果: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的实施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单元就诊时间,提升了运营效率;节约了人力和医疗成本,满意度提升。结论:门诊二次分诊智慧系统的实施能明显优化服务流程,是改善门诊就医感受的有效措施。
- 赵璟张元清
- 某三级公立医院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正逐渐成为医疗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给卫生健康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可行措施。某三级公立医院从优化门诊就诊环境、打造专病门诊、推行线上与线下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信息系统“适老化”改造、线下护理门诊与“互联网+护理”模式并进、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等方面着手,进行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人文医疗服务,有效改善了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了就医便利性,促进了医疗公平的实现,为医疗机构创建适老化门诊就医模式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 解静康丽仇永贵
- 关键词:老年患者
- 新时期提升口腔专科医院门诊就医体验的思考
- 2024年
- 在口腔专科医院中,由于其门诊分科细致、流程繁多,以及治疗复杂等独特的专科特性,患者满意度受相关因素影响而与综合性医院口腔门诊存在差异。文章在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改善口腔门诊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及当前口腔专科门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口腔门诊患者满意度的策略。
- 任红润王莉蓉邓润智邵倩
- 关键词:门诊满意度
- 一种门诊就医流程及其时间可信数据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诊就医流程及其时间可信数据系统,包括流程环节时间和数据系统,流程环节时间包括有患者就医等待模块、流程环节模块、患者诊治模块和医生就医模块,患者就医等待模块亟需创建记录流程环节时间的数据平台,利用该平台时...
- 罗浩 谢秋红 尉雯雯 唐自云 徐莉
- 医保患者门诊就医流程再造实践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医保患者是医院门诊服务的重要人群,通过医保患者门诊就医流程的改造创新,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解决现阶段无法线上使用医保挂号的难题。方法该院结合目前门诊情况,优化医保患者门诊就医流程,在所在区域内率先推出自助机医保兑付功能,探索解决患者无法使用医保线上挂号预约、需要到人工窗口统筹报销的方法与途径。结果医保患者门诊就医流程改造后,医保兑付使用人数和比例大幅上升,关于自助机医保类投诉问题有所下降,帮助患者节约了挂号医疗费用。结论医保患者门诊就医流程的优化,有效改善了门诊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就医满意度,为线上使用医保挂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肖连禹叶微微左锋
相关作者
- 吴志锦

- 作品数:15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门诊就医 门诊 数字化 桌面 银
- 周志彬

- 作品数:5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门诊就医 门诊 数字化 银 自助服务系统
- 张刚

- 作品数:7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门诊就医 门诊 数字化 银 自助服务系统
- 韦英婷

- 作品数:27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门诊就医 影响因素 门诊 数字化 综合评价
- 陈珏

- 作品数:58被引量:303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门诊 伤口 门诊患者 精益管理 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