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篇“ 长期生产力“的相关文章
浅谈合理维持与提高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途径
2020年
人工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工林普遍存在总体质量不高、生长量低、保存率低及生产力低下等问题。为了保持我国人工林的长期生产力和提高森林质量,探讨了人工林生产力退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持和提高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途径,实现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孙梅
关键词:人工林长期生产力
不同立地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对不同立地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差异进行研究,应用黎平县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海拔、坡向、坡位和龄组的杉木人工林单位蓄积量,结果表明:全县杉木人工林单位蓄积量为126.9 m^3/hm^2,海拔800m以下人工林最高单位蓄积量为130.0m^3/hm^2;无坡向的杉木人工林单位蓄积量最高为137.7m^3/hm^2,其次是西坡132.0m^3/hm 2,东北坡最低120.0m^3/hm 2,西南坡与北坡、西北坡的单位蓄积量接近,东坡和南坡也接近;平地单位蓄积量最高为142.7m^3/hm^2,山脊最低为110.0 m^3/hm^2;阴坡和半阴坡的幼龄林和中龄林以及海拔<1000m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其单位蓄积量均大于阳坡和半阳,而海拔≥1000m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则相反。不同立地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差异大,杉木中心产区人工林以800m以下、阴坡和半阴坡、坡中下部的长期生产力最高,阴坡和半阴坡高于阳坡和半阳坡。
吴方明杨志陈波涛杨启东杨松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护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护有助于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当代社会提供较多的木材产品,同时也能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对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概述枯落物分解、生物多样性、树种自身特性、林地管理、经营措施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护的建议,为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夏国威吴云杰朱四喜
关键词: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生物多样性
关于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被引量:98
2018年
为了保持我国人工林的长期生产力和提高森林质量,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作者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成果与资料,概括论述了我国人工林森林生产力的现状、不能保持生产力的原因与机理以及长期保持人工林生产力的技术对策。按第八次清查的全国森林资源数据,每公顷蓄积量为89.79 m^3,其中天然林为104.6 m^3,人工林为52.76 m^3,人工林森林生产力明显低于天然林;我国优势树种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也不高,如杉木为69.8 m^3,马尾松为56.2 m^3,落叶松为58.6 m^3,这些数据比日本2002年3月公布的人工林相似树种的数据低很多,如日本针叶树蓄积量为227.97 m^3·hm^(-2),柳杉为295.83 m^3·hm^(-2),落叶松为189.88 m^3·hm^(-2)。关于年生长量,按全国第七次资源清查的中龄林与近熟林的数据做统计:杉木人工林5.2~4.2 m^3·hm^(-2),马尾松为3.2~1.8 m^3·hm^(-2),柏木为3.4~3.2 m^3·hm^(-2);但按作者掌握的我国重点或示范性、试验性小面积人工林生长量看,却很高,按我国编制的速生丰产林标准的生长量数据看比较高。我国大面积人工林生产力不高,短周期经营的杨树、桉树人工林也不高,主要原因是:(1)纯林化与针叶化严重。按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统计,纯林占人工林的85%,而且针叶化明显,人工乔木林10个优势树种中针叶林比例高达56.9%。人工纯林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物学上缺乏稳定性。人工纯林特别是针叶纯林,抗性低,抗自然灾害和大气污染能均差,人工纯林维护地的能也弱。(2)集约育林的技术措施:立地控制技术未得到推广,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在育林中未能认真贯彻;密度、植被、地控制技术也执行不,大面积上的人工林仍属于粗放经营;连作引起林地土壤理、化、生物特性恶化,土壤质量衰退,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分生产力逐代下降;造林作业造成水土�
盛炜彤
关键词: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生态系统管理
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
我国的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的相对匮乏与社会经济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大发展人工林获取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如何兼顾生态效益,如何加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始终是林业产业...
程飞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
文献传递
基于FORECAST模型南方型杨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研究
本文以苏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的长期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模型FORECAST模型模拟与预测的研究方法,在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相关数据的搜集和装入,模型的检验和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和...
张亚楠
关键词:抚育措施长期生产力
文献传递
基于FORECAST模型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措施对长期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对东北地区东部落叶松人工林的多代经营提供指导,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模型FORECAST,从轮伐期长度、林地枯落物的管理和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面,评价不同经营措施下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养分动态和长期生产力。结果表明:常规森林利用方式下维持落叶松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轮伐期应大于35a;落叶松林地枯落物的保留可以显著提高各种轮伐期长度时的林地生产力,短轮伐期时作用效果尤为明显;全面保留采伐剩余物可以维持不同轮伐期条件下落叶松人工用材林的长期生产力
孙志虎毕永娟牟长城蔡体久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经营长期生产力
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持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2年
人工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工林总体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着生长量低、保存率低以及生产力低下等问题。文中在对人工林生产力研究的历史背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述立地条件、初植密度、间伐措施、林地清理、连栽代数、施肥等方面对人工林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维持关键技术体系研究的建议,即加强人工林生产力长期性、系统性、多目的性的研究。
贾忠奎
关键词: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长期生产力的定位研究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易繁殖、生长快、材质优、产量高、好管理而深受群众的钟爱。杉木林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主要经营的森林类型之一,其栽培范围遍及我国整个亚热带多个省(区),栽培面积约占...
杨超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空间结构代际效应
文献传递
毛竹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毛竹林立地生产力发生衰退的现象,如何保持毛竹林的长期生产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
刘广路
关键词:毛竹林生产力

相关作者

马祥庆
作品数:410被引量:3,838H指数:3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杉木 杉木人工林 根系 植物 人工林
盛炜彤
作品数:82被引量:2,034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杉木 人工林 杉木人工林 林下植被 杉木林
孙志虎
作品数:62被引量:76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长白落叶松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白桦 水曲柳 落叶松人工林
刘世锦
作品数:655被引量:2,407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常态 中国经济增长
蔡体久
作品数:221被引量:1,88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穿透雨 林冠截留 植被恢复 积雪 大兴安岭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