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3篇“ 镜像神经元“的相关文章
- 移情现象的镜像神经元解释理论困境与现象学启示
- 2025年
- 镜像神经元是一种能够识别并理解他人意图和情感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的移情解释理论建立在两个根本假设之上,即每个人都是一个可被还原为大脑—身体系统的独立个体,且对他人的意图和情感的认知遵循因果律,从而将移情视为一种生理现象。然而,这种解释会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从现象学视角看,移情不单是独立个体之间的生理现象,而是我和他者的精神交融现象。海德格尔认为“共在”是移情的存在论基础,“共在”的本质被米歇尔·亨利揭示为生命的“共同感发”,马里翁则突出了“肉身”在移情中的源初性地位。现象学的观点能够克服移情的镜像神经元解释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并为理解移情现象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 彭丽
- 关键词:镜像神经元移情现象学
- 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交流效果促进法有效治疗非急性期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
- 2025年
- 目的:探讨镜像神经元疗法(MNST)仪器训练与交流效果促进法(PACE)人工一对一言语康复模式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6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亚急性期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PACE组、MNST组和联合组,各20例。MNST组接受MNST治疗30 min,PACE组接受PACE治疗30 min,联合组分别接受MNST治疗和PACE治疗各15 min;治疗频率和时长均为1次/d,5 d/周,连续治疗4周。收集、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的评估结果。结果:PACE脱失1例。治疗前,3组WAB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AE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3组WAB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AQ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①联合组与PACE组比较,联合组自发言语评分、复述评分、命名评分、AQ评分优于PACE组(均P<0.05);②联合组与MNST组比较,联合组复述评分、命名评分、AQ评分优于MNST组(均P<0.05);③MNST组与PACE组比较,MNST组复述评分高于PACE组(P<0.05);其他组间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3组的BDAE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联合组BDAE分级优于PACE组和MNST组(P<0.05),PACE组和MNST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亚急性期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MNST机器训练在复述能力提升上效果优于以PACE治疗为主的一对一人工训练,两者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MNST治疗和单一PACE治疗。
- 陈琳龚秋文戴玮讷侯景明
- 关键词:脑卒中
- 高压氧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BDNF、NGF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BDNF、NG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步态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83.05%(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个月后两组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1、3个月及对照组治疗3个月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UE)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FMA-UE评分、FMA-L评分高于治疗1个月(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3个月的FMA-UE评分、FMA-L评分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步频、步速、跨步长比率均更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调节BDNF、NGF水平与血液流变学,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患者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李慧曹运雄宁小娟
- 关键词:高压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教育心理学的身体复魅之旅——评《具身教育心理学:从镜像神经元到心智化课堂》
- 2025年
-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向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方向发展_近年来,其身认知(entodied cognition)理论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和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与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谋面合陈巍教授新著《具身教育心理学:从镜像神经元到心智化课堂》一书,为教育心理学开启一趟蓑具国际祝野和本土实践的身体复魅之旅。
- 丁刚
-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镜像神经元本土实践学生主体性
- 关于“良心之争”的新思考——来自镜像神经元理论的疏解和证明
- 2025年
- 20世纪以来,随着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兴起,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示例的良心说因其证成方式存在问题而受到质疑。熊十力与冯友兰就良心是“呈现”还是“假定”进行争论,而镜像神经元理论为回应这一质疑和争论提供了契机。该理论认为,自然进化赋予人类大脑丰富复杂的镜像神经元,正是透过镜像神经元的内在模仿机制,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和感同身受的能力。通过镜像神经元活动机制可知,人的良心以镜像神经元为生物基础,良心是自然呈现而不是理性假定,是实时体验而不是推理思考,是客观而不是主观。通过镜像神经元的参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可能实现的。镜像神经元理论可有力回应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的挑战,使良心说再次得到印证。
- 王锟
- 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异常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影响及干预方法
- 2025年
- 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观察与模仿、心理理论和共情能力的发展以及语言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可能与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的核心症状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功能异常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关联的关注日益增加,相关干预方法如镜像疗法、舞蹈运动疗法、早期综合干预等,正受到康复工作者的重视。但目前的研究仍然较少,以个案经验为主。未来的研究应结合多学科方法,深入探讨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异常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影响,以期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和干预手段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与科学依据。
- 曾丽银董秀艳王滔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方法
-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多模态康复护理对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多模态康复护理对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住院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的7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多模态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多模态康复护理后,观察组腕关节背伸度、肘关节伸展度、肩关节前屈度比对照组大;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得分[(51.89±6.76)分、(30.83±3.54)分]比对照组的[(47.58±5.65)分、(28.54±2.4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23.55±3.22)分比对照组(20.33±2.4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梗死住院患者提供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多模态康复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关节活动度,切实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加速患者康复。
- 胡佳炜夏凤
- 关键词:脑梗死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
- 基于镜像神经元的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4年
- 镜像神经元被认为是通过一种内部模仿机制促进脑功能环路的重塑,人们可通过理解和学习将运动信息存储在大脑,当观察到动作时可激活类似动作再现或共振,有助于执行、模仿观察到的动作,或者当听觉信息与出现的动作相关时,即使事件被隐藏,镜像神经元也能被激活。镜像疗法是在将视觉信息转换成为活动行为时,通过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来实现的。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激活能影响运动学习进程,是运动学习的重要神经机制。其操作简便,成本低,特别适合患者的自主实践,值得临床推广。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拓展,发现其在治疗脑卒中功能障碍方面有着更大的应用空间。
- 马瑞张敏刘红包娟尤红
- 关键词:脑卒中镜像神经元
- 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失语症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脑卒中后失语症作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交流,还可能引发情绪障碍、社交退缩、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此外,长期的语言障碍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并发症(抑郁、焦虑等)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加剧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失语症的方法不断更新,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使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恢复效果、加快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成为可能。
- 洪思卿赵乌兰
- 关键词:脑卒中后失语症镜像神经元康复治疗
- 镜像神经元系统训练联合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比较单纯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与镜像神经元系统训练联合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早期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取镜像神经元系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语言交流能力、神经因子丰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CRRCA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周后及8周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丰度显著减少(P<0.01),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丰度显著增加(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升幅更大(P<0.05)。结论 二者联合对患者语言功能及交流能力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且能调节神经因子水平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李承霖周莹
- 关键词: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
相关作者
- 陈巍

- 作品数:235被引量:7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
- 研究主题:镜像神经元 神经现象学 心理学家 心理理论 心理学
- 丁峻

- 作品数:96被引量:44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镜像神经元 心理理论 具身模仿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情绪
- 叶浩生

- 作品数:315被引量:6,268H指数:42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 身体 后现代主义 理论心理学
- 冯海霞

- 作品数:59被引量:2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甘肃省康复中心
- 研究主题:脑卒中 镜像神经元 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患者 疗效
- 崔尧

- 作品数:61被引量:3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水疗 康复 镜像神经元 脑卒中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