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篇“ 错误再认“的相关文章
- DRM范式下伴有编码阶段背景信息的错误再认及其影响因素
- 错误记忆是指对于实际未发生过事件的记忆,或者相比于事件实际发生情况出现扭曲的记忆。例如,在Deese–Roediger–McDermott(DRM)范式中,在学习一系列词汇如“下雪”、“冬天”、“冰冻”和“温暖”之后,对...
- 刘汉越
- 关键词:错误记忆预警
- 文献传递
- 负性情绪词错误再认的跨语言实验被引量:1
- 2012年
- 根据词语情绪标准编制汉语双字词关联词表和英汉双语关联词表,考察DRM任务下的英汉双语者对负性情绪诱词产生的语言内、语言间关联性错误再认。结果表明:(1)汉语双字词语义关联下,情绪色彩的强度影响错误再认水平,负性诱词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中性诱词;(2)英汉双语语义关联下,错误再认发生跨语言现象,汉语负性诱词的错误再认显著高于英语负性诱词与汉语中性诱词的错误再认;(3)汉语负性诱词的语言间关联性错误再认率显著增加,语言类型、词表类型与情绪强度有显著交互作用。
- 冯茵
- 关键词:错误再认情绪色彩
- 错误再认的双加工机制——兼作信号检测论的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DRM范式,通过对预警、呈现时间以及再认时间压力的同时操纵,深入探索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实验结果发现:(1)编码阶段的预警提示可使再认判断的标准趋于严格,从而降低错误记忆效应;(2)提取阶段的再认时间压力可显著降低被试对关键诱饵与学过项目的区分能力,进而提高错误记忆效应;(3)预警提示在无时间压力时要比有时间压力时更有效降低错误再认。该结果证实在记忆信息的提取阶段存在双加工过程,激活与监测的双加工在错误记忆产生过程中存在对抗式的交互作用。当监测过程在编码和提取两个阶段均受到易化时,策略性的控制过程最有效;当监测过程受阻时,将导致激活的效应更明显。
- 周楚聂晶
- 关键词:DRM范式
- 预警和呈现时间对错误再认和错误回忆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8年
- 采用DRM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学习阶段的预警和词表呈现时间对错误再认与错误回忆的影响异同以及其发生作用的可能条件。采用视觉-视觉通道的学习-测验模式,实验1使用再认测验,结果发现呈现时间对错误再认不存在影响,而预警提示有效地降低了错误再认;实验2使用回忆测验,依然没有发现呈现时间对错误回忆的影响效应,预警的效应也消失。以上结果表明:(1)预警对错误回忆的影响受到编码时呈现通道的影响,视觉编码条件下预警效果甚微,而错误再认则无此通道效应;(2)呈现时间的较大变化可同时促进激活与监测过程,错误记忆效应的大小是激活与监测双加工过程此消彼长的交互作用结果。
- 周楚杨治良
- 关键词:错误再认DRM范式预警
- 要点表征与字词表征在错误再认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7年
- 关键诱词是指在学习中没有出现的、跟所学单词有一定关联的词。学习者对关键诱词提取时错误再认率(即虚报率)较高,这被称之为错误再认现象。有人认为是要点表征导致了错误记忆,但也有人认为记忆中是字词表征起主要作用。本研究针对要点表征和字词表征对中学生英语单词学习中错误再认的影响进行了2×7的混合设计,分别考查了分类分组呈现单词和随机呈现单词对中学生英语单词再认的影响,同时考查了关键诱词的虚报率与学习次数的关系。发现:(1)学习分类分组呈现单词的被试,对关键诱词的虚报率明显高于学习随机呈现单词的被试,说明要点表征在错误再认中起着重要作用;(2)对关键诱词的虚报率与学习次数之间呈现倒V型的关系,说明在学习初始阶段,要点表征在错误再认中起主要作用;但在学习的后期,字词表征在再认中的作用占据了主要地位。
- 刘希平李永梅
- 关键词:错误再认
- 关联效应中对情绪诱词的错误再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采用DRM范式,考察了在汉字单字词语音关联和形声关联条件下对具有情绪色彩的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情况,结果表明:(1)汉字中存在着语音和字形关联,但是语音关联下的对诱词的错误再认率很低。(2)语音关联、形声关联条件下,尽管学习阶段没有出现带有情绪色彩的词,被试仍然对情绪诱词都产生了显著的错误再认。(3)形声关联下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近于语音关联的两倍,可见概括性的强度影响错误记忆的大小。
- 王红椿刘鸣
- 关键词:错误记忆
- 关联效应中对情绪诱词的错误再认实验研究
- 错误记忆是当前记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关联效应是一种普遍的记忆错觉现象。研究者对关联性记忆错觉进行了许多研究,包括对关联效应的现象学研究、学习与测验方法等对关联效应的影响的研究;材料性质对关联效应影响的研究以及对关联效...
- 王红椿
- 关键词:记忆错觉
- 文献传递
- 错误再认: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被引量:18
- 2001年
- 该研究基于错误再认现象,确立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在决定一个刺激是被有意识知觉还是无意识知觉时,刺激特性和注意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偿的作用。实验一表明,当一个刺激短暂呈现而被无意识知觉的时候,增强刺激特性或提高注意水平都能使它的知觉变为有意识的;相对应地,实验二表明,一个处于分散注意条件下被无意识知觉的刺激,也可以通过使注意集中或增强刺激特性而使它的知觉变为有意识的。该研究对意识、注意和刺激特性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 耿海燕朱滢李云峰
- 关键词:错误再认
- 测试效应:利用回忆测试提升真实再认并降低错误再认的持续效果
- 以往研究表明:在学习后立即进行回忆测试,那么该测试可提升随后对已学词的真实再认,并降低对未学但语义相关诱饵词的错误再认。但测试效应的持续效果及个体差异还有待研究。
- 邵旭浩李傲朱皕
- 关键词:错误记忆长时记忆
- 不同意识状态下朝—汉双语者的错误再认实验研究
- 2016年
- 采用实验法对朝-汉双语者的错误记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意识学习时,被试存在跨语言错误记忆现象,符合激活与监测的双加工理论。学习与再认为相同语言时,无意识加工中,双语者对母语较于第二语言不易产生错误记忆,而有意识加工时,母语较于第二语言更易产生错误记忆,这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使用、熟悉程度,产生语义激活的强度有关;不同语言时,随着意识水平的深入,错误记忆逐渐减少。意识并不是错误记忆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在不同意识状态中,错误记忆是顽固存在的,并不会消失。
- 吕可心郐一杰于丹阳钟虹雯
- 关键词:错误记忆跨语言
相关作者
- 周楚

- 作品数:34被引量:26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
- 研究主题:错误记忆 DRM范式 元记忆 学习困难儿童 错误再认
- 王红椿

- 作品数:32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错误记忆 记忆 影响因素 合作型 内控
- 耿海燕

- 作品数:22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 研究主题:神经机制 记忆 关联性记忆错觉 错误记忆 STROOP效应
- 冯茵

- 作品数:13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语言 负性 情绪色彩 情绪词 负性情绪
- 王美芳

- 作品数:178被引量:1,15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父母 体罚 管教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