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4篇“ 链运动“的相关文章
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肩痛和肩关节稳定性的效果:基于超声的评定
2025年
目的观察闭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肩痛和肩关节稳定性的治疗作用,探讨偏瘫肩痛与肩关节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试验组(n=2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肩关节闭运动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采用肌骨超声测量肩峰-肱骨大结节间距(AGT)、肩峰-肱骨小结节间距(ALT)、肩峰-肱骨头间距(AHD)和冈上肌厚度(SST)评估肩关节稳定性,对试验组肩痛与肩关节稳定性的改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2例。干预后,两组VAS和FMA-UE评分显著改善(|t|>5.214,P<0.001),试验组更优(|t|>2.087,P<0.05)。试验组AGT、ALT、AHD和SST显著改善(|t|>4.187,P<0.001),试验组AGT、ALT和AHD优于对照组(|t|>2.155,P<0.05)。试验组VAS评分改善程度与FMA-UE、AGT和ALT改善程度相关(r>0.434,P<0.05)。结论肩关节闭运动训练可显著提高肩关节稳定性,缓解肩周疼痛,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上肢功能。偏瘫肩痛与肩关节动静态稳定性相关。
林昌盛曹妤王彤戴文俊侯红胡翠琴包士雷庞素芳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肩痛
一种电梯补偿运动模拟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补偿运动模拟方法,属于补偿运动模拟技术领域,用于模拟补偿在电梯上下运行时的运动,补偿包括依次顺序扣接的多个环,每一环上均包覆有包塑材料;方法包括:建立单运动模型,基于牛顿定律根据单环受...
钱源欣傅武军
一种适用于拖运动场合的耐磨聚氯乙烯护套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拖运动场合的耐磨聚氯乙烯护套及方法,涉及拖技术领域,该护套采用特殊护套材料制成,特殊护套材料由聚氯乙烯树脂、三氧化二锑、钙锌复合安定剂、增塑剂、甲基硅油、黑粉构成,特殊护套材料硬度为80~88A...
任江勇白翠东
联合闭运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开(OKC)联合闭(CKC)运动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或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股四头肌等速肌力和萎缩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在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行膝关节ACL重建术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OKC组、CKC组、等量联合组和调整联合组,每组21例。OKC组接受OKC训练,CKC组接受CKC训练,等量联合组接受1/2 OKC和1/2 CKC训练,调整联合组接受不同配比OKC和CKC训练,4组均训练12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测量膝关节韧带KT-1000值,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差值;采用单脚跳、交叉单脚跳测定患侧与健侧跳跃距离比值评价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平衡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平衡功能;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分析患侧股四头肌的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总功率(TW)和萎缩指数。结果:①膝关节运动功能:与干预前比较,4组干预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明显升高,KT-1000值、主动关节活动度差值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差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OKC组比较,CKC组干预后Lysholm评分明显更高,CKC组和调整联合组干预后IKDC评分明显更高,KT-1000值、主动关节活动度差值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差值明显更低(P<0.05);等量联合组干预后主动关节活动度差值明显更低(P<0.05)。②平衡功能:与干预前比较,4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BBS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4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和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肢运动功能:与干预前比较,4组干预后患侧与健侧单脚跳及交叉单脚跳跳跃距离比值均明显更高(P<0.05)。与OKC组比较,CKC组和调整联合组干预后患侧与健侧单脚跳及交叉单脚跳跳跃距离比值均明显更高(P<0.05)。④股四头肌等速肌力及萎缩指数:与干预前比较,4组干
高鹏姜鑫王俊哲王宏宇刘承耀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下肢运动功能
与闭运动联合超声波治疗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研究目的本实验招募PFPS患者进行干预实验,通过比较PFPS患者患侧腿VMO、VL的肌电的变化,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以及患者功能改善的情况,来观察开与闭运动对髌股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向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工作者提...
李茵
关键词:髌股疼痛综合征
螺旋运动控制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以疼痛部位定义的一种病症,通常指肋骨下缘至臀下皱褶之间的腰骶部位出现的慢性或急性疼痛症状,可能伴随着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临床上一般将下腰痛分为特异性下腰痛(specific l...
刘斌
关键词:螺旋链运动疗法慢性下腰痛非特异性下腰痛
经颅直流电联合闭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联合闭运动(CKC)控制训练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和江苏省徐州市康复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 DCS组、CKC组和联合组,各20例。三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t DCS组增加t DCS治疗,CKC组增加CKC治疗,联合组增加t DCS联合CKC治疗。治疗前后由同一名治疗师分别对三组进行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评定量表(FTHUE-HK)、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同时分别检测患者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L)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研究期间CKC组1例患者因个人原因未完成全部治疗予以剔除。治疗后,三组FMA-UE、FTHUE-HK和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t DCS组和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L和CMCT均较治疗前缩短,且联合组短于t DCS组和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 DCS联合闭运动控制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中有着较好的效果,且作用效果要优于单一的TDCS治疗和CKC控制训练治疗。
陈杰张莉袁艳秋贾凡张明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
数控机床元动作运动误差传递及综合精度建模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目前缺乏数控机床传动运动误差传递机理及传递间精度耦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元动作的数控机床运动误差传递及综合精度建模方法。首先对机床进行“功能-运动-动作”(FMA)分解,得到元动作和元动作;然后从元动作单元的输出件入手,分析异层元动作间的运动传递机理,建立单条元动作运动误差传递模型;考虑相邻元动作间同层元动作的耦合影响,基于概率分布及黑箱模型建立元动作的综合精度模型。最后,以数控机床的转台分度运动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冉琰田轲窦一凡金传喜张根保慕宗燚
关键词:数控机床综合精度
针刺结合闭运动对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针刺和闭运动联合使用在缓解偏瘫肩痛患者疼痛强度方面的效果、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功能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康复医学科病房2021年2月1日-2023年2月1日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结合针刺和常规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结合针刺和上肢闭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后,我们对患者的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Fugl-Meyer运动功能上肢部分(FMA-UE)、Barthel指数(BI)以及上肢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进行了评估,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在经历了2周的相关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都比治疗前有了显著的降低,而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FMA-UE、BI和PROM治疗评分都比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提升(P<0.05),而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与闭运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显著减轻偏瘫肩部的疼痛,增强肩关节的被动活动能力,提高上肢的功能,并增强日常生活的活动效率。
曹妤庞素芳王彤张驰包士雷王翔
关键词:偏瘫肩痛
基于1D-CNN的弹运动加速度分类与识别
2023年
针对人工判读研究弹运动规律时存在过程复杂、效果不佳的问题,结合弹运动加速度的1维特性,提出一种基于1D-CNN的弹运动加速度分类与识别方法。基于Keras深度学习框架搭建1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对小口径自动炮射击试验中获取的弹运动加速度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制作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和测试集对1D-CNN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1D-CNN模型可实现弹运动加速度信号的分类和识别,准确率在84%左右,达到了预期效果。
仇坤戴劲松王茂森石树平
关键词:数据预处理

相关作者

孙平川
作品数:205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NMR研究 NMR 高分子 固体核磁共振 动力学
黎明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链运动 高分子 交联网络 浓溶液 NMR研究
谭莉
作品数:5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电子自旋共振 链运动 共混体系 高分子共混物 相容性
平郑骅
作品数:69被引量:280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研究主题:亲水性 渗透蒸发 纳滤膜 硅橡胶膜 分离膜
李昊龙
作品数:107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多金属 氧 自组装 复合物 嵌段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