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篇“ 铺灸疗法“的相关文章
疗法被引量:29
2013年
法源远流长,是祖国传统医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夏末殷初伊尹发明汤液之前,古代治病的方法主要是针两种,自伊尹发明汤液之后,针刺、法、汤液成三足鼎立。《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之所宜”,说明针法和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源于隔物,又称“长蛇”、“督”,是我国针工作者从传统和民间的方法中挖掘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疗方法。因在施时沿脊柱敷药物、姜或蒜,形如长蛇,故名长蛇。长蛇又称督,取穴多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可全段或分段。其施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法所及,它通过激发协调各经络,能够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调整虚实,从而达到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
董莉莉王军燕刘安国严兴科
关键词:铺灸疗法
背部药石疗法改善阳虚体质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背部药石疗法改善阳虚体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收治的阳虚体质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温疗法,观察组接受药石疗法。比较两组阳虚体质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阳虚体质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升高,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部药石疗法可改善阳虚人群体质,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李婕
关键词:铺灸阳虚体质
针刺联合疗法应用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疗法应用于寒湿型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寒湿型KOA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疗法可提高寒湿型KOA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膝部疼痛,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涂显琴
关键词:寒湿型针刺铺灸疗法膝关节功能
针刺配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疗法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的改善及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胶凝素-3(ficolin-3)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9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常规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31例,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疗法配合组31例,针刺组治疗方法同时给予疗法治疗。比较常规组、针刺组、疗法配合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给予患者腹泻或便秘,神疲倦怠,肢末时痛、入夜痛甚,动则汗出,肢体如有蚁行且麻木无力,气短懒言评价,检测颈总动脉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检测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三酰甘油(TG)、HbA1c、ficolin-3、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研究发现疗法配合组、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疗法配合组腹泻或便秘,神疲倦怠,肢末时痛、入夜痛甚,动则汗出,肢体如有蚁行且麻木无力,气短懒言评分低于常规组、针刺组(P<0.05),针刺组腹泻或便秘,神疲倦怠,肢末时痛、入夜痛甚,动则汗出,肢体如有蚁行且麻木无力,气短懒言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疗法配合组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低于常规组、针刺组(P<0.05),针刺组颈总动脉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低于常规组(P<0.05);疗法配合组患者HDL-C表达水平高于常规组、针刺组(P<0.05),针刺组HDL-C表达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疗法配合组患者TG、HbA1c表达水平低于常规组、针刺组(P<0.05),针刺组TG、HbA1c表达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疗法配合组患者ficolin-3、NO表达水平高于常规组、针刺组(P<0.05),针刺组ficolin-3、NO表达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疗法配合组患者ET表达水平低于常规组、针刺组(
朱晓亮张英杰郭良玉齐海莹郑新颖
关键词:针刺铺灸疗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法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疗法联合甲钴胺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总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SE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80%(36/41)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疗法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并修复神经损伤。
郝芳马梦晖刘冬桂万贤明
关键词:血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铺灸疗法甲钴胺
何氏药物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何氏药物疗法治疗急性腰部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何氏药物疗法治疗,在治疗7 d后评定临床效果。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腰椎活动度(ROM)、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两组ODI指数、RMDQ评分、ROM评分、CRP、ESR、IL-6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有下降,且治疗后及治疗后第2个月,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6个月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个月的复发率未见差异,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何氏药物疗法治疗急性腰部扭伤能显著缓解疼痛、较快改善腰椎功能,恢复正常生活,降低长期复发率。
张数理卜天生徐莺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疗效
疗法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观察药物疗法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46例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同时符合纳排标准,采用药物的方法,每周1-2次,6-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中医症候疗效、WOMAC量表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2周同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总有效率为84.7%。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疼痛与阴雨天气变化的关系、疼痛与受寒的关系这两项指标差异更加明显(P<0.01);WOMAC评分的四个维度患者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疗法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在改善关节怕冷、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僵硬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张帅仇万兴陈思怡张梅洪陈渊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铺灸寒湿型
可控温的疗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温的疗法装置,包括盒体以及金属丝网,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盒盖,所述盒盖朝向盒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艾条,所述盒体的底部为敞开面,所述盒盖的内部沿周向设置有滑轨...
吴耀持盛飞黄美英陆李还张峻峰迪燕夏益俞建峰张金华卜利锋
文献传递
疗法在脊柱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局部炎性反应,在治疗脊柱病诱发相关症状中具有显著的疗效。笔者通过检索近5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选出脊柱病相关文献共150余篇并进行归纳分析,从治疗脊柱病的优势病种、作用机制、操作及后护理等角度加以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并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朱恒静
关键词:脊柱病痹证腰腿痛铺灸
隔姜疗法理论探讨及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回溯隔姜的历史,阐述隔姜的概念及作用机理,总结隔姜疗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检索近10年有关隔姜疗法的历史及现状,以及归纳整理该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情况。结果:通过对隔姜疗法的理论探讨及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总结出隔姜治疗以多种理论为基础,包含中医经络、皮部理论及现代医学的渗透给药理论,且对常见多发妇科疾病有较突出疗效。结论:隔姜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如痛经、习惯性流产、卵巢早衰、产后身痛等有较好疗效,以此期待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继续推广。
张彩凤李剑虹阮文佳王慧颖
关键词:铺灸小周天妇科疾病

相关作者

郑新颖
作品数:18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铺灸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开穴
王军燕
作品数:20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研究主题:铺灸疗法 电针 META分析 针灸治疗 针灸
董莉莉
作品数:23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灸 针灸治疗 铺灸疗法 电针 META分析
严兴科
作品数:291被引量:1,705H指数:20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刺 针灸 META分析 四逆散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刘安国
作品数:53被引量:316H指数:11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刺 META分析 针刺疗法 慢性前列腺炎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