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4篇“ 钴原卟啉“的相关文章
- 穿膜肽钴原卟啉药物复合体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
- 2022年
- 背景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类具有细胞膜穿透能力的多肽,可以作为药物载体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其因低毒性和多组织普适性广泛运用于医学成像和治疗的研究中。目的构建穿膜肽钴原卟啉药物复合体(R6-CoPP),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和减轻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根据设计的序列合成寡聚精氨酸穿膜肽(R6),以脱水缩合法将其与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连接,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vanate,FITC)进行标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质谱仪测定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扫描透射电镜(STEM)能谱面/线扫和激光纳米粒度电位测量仪观测其表征形貌、元素分布、粒子直径和表面电位;细胞流式仪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6-CoPP对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的穿膜效果;CCK-8法检测R6-CoPP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H_(2)O_(2)构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较R6-CoPP与CoPP预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经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R6-CoPP纯度为94.56%,质谱鉴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109.75,与预计相符,粒径为227.8 nm,表面电位为+13.9 mV,STEM能谱面扫显示R6-CoPP内有钴元素分布。R6-CoPP对细胞毒性较小,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流式结果显示穿膜肽药物孵育细胞2 h后荧光阳性细胞比例可达80%以上。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示孵育15 min后R6-CoPP已经穿越细胞膜进入细胞质,细胞荧光强度随孵育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与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CoPP和R6-CoPP预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穿膜肽药物复合体R6-CoPP生物相容性较好,具有较强的细胞膜穿透能力,体外实验显示其可减轻氧化损伤所致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 刘雅婷马天驹叶子李朝辉
- 关键词:穿膜肽血红素氧合酶1抗氧化应激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 具有核磁共振成像与干细胞保护功能的超顺磁颗粒-钴原卟啉自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具有核磁共振成像与干细胞保护功能的超顺磁颗粒‑钴原卟啉自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顺磁颗粒‑钴原卟啉自组装体包括:由超小尺寸超顺磁性纳米颗粒以团簇形成的磁性颗粒,以及部分包裹在磁性颗粒表面的钴原卟啉;所述超小尺...
- 马明舒一盟陈航榕于会珠申杰张衡
- 文献传递
- 钴原卟啉上调HO-1表达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注射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 PP)在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模型中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120只16~18 g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NS组以及LPS+钴原卟啉(Co PP)组。采取经腹腔注射LPS(5 mg/kg)法建立实验性ALI模型。LPS+Co PP组及LPS+NS组均在注射LPS造模之前4 h,分别预先经腹腔注射给予Co PP(5 mg/kg)或等体积的无菌NS。在1、3、7天后分别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肺泡、肺间质炎症浸润情况并进行炎症评分(inflammatory score,IS);采用BCA蛋白定量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含量,ELISA检测BALF及血清中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含量;使用乳酸盐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用微板法检测BALF中LDH活性;右肺分别提取总RNA或总蛋白,采用RTPCR联合2-△△Ct计算方法检测评估HO-1 m 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第1天,LPS+Co PP组HO-1 m RNA水平均明显高于LPS+NS组(P<0.01),在第3天持续升高(P<0.01),第7天各组无差异。与NS组相比,LPS组及LPS+NS组小鼠第1天的IS、BALF总蛋白含量和LDH活性及BALF和血清中IL-8、MCP-1水平均明显增高;在第3天持续升高,且肺组织MPO蛋白表达量亦增高(P<0.01)。与LPS+NS组相比,LPS+Co PP组小鼠第1天的IS、BALF总蛋白含量、LDH活性及BALF和血清中IL-8水平均降低,在第3天除以上4个指标持续降低外,BALF及血清中MCP-1、肺组织MPO蛋白表达水平也均降低(P<0.01)。【结论】Co PP上调HO-1 m RNA的表达,可能是通过下调炎性趋化因子IL-8和MCP-1的分泌,缓解了肺组织炎症反应,有助于LPS诱导的ALI的修复。
- 李鑫向国安苏程程马永强周欣彭守春魏路清姬文婕
-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脂多糖钴原卟啉
- 钴原卟啉在减轻脑死亡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 目的脑死亡状态引起凋亡细胞增加,影响供体器官的功能。以往研究发现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HO-1)高表达可以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拟用血红素加氧酶-1的激活剂-钴原卟啉(CoPP)预处理脑死亡大鼠,探讨CoPP对脑...
- 方红波张水军郭文治李捷史晓奕曹胜利阎冰张嘉凯潘洁
- 关键词:钴原卟啉预处理加氧酶大鼠肝脏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钴原卟啉诱导HO-1表达增加对老龄小鼠骨骼肌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注射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 PP)诱导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表达增加在老龄小鼠骨骼肌微环境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将正常成年(2月龄)和老年(18月龄)C57BL/6雄性小鼠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注射Co PP组;Co PP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Co PP溶液[5 mg/(kg·d)],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在3、7、14 d后取新鲜腓肠肌组织,Western blot检测HO-1(3 d组)的表达,ELISA检测过氧化标志分子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抗氧化酶类Cu Zn-超氧歧化酶(SOD)等活性变化。用老年C57BL/6小鼠建立腓肠肌损伤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Co PP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在3、7、14 d后检测中性粒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浸润。结果正常老年组HO-1表达量高于成年组,老年组注射Co PP后HO-1表达升幅显著低于成年组(P<0.05);注射Co PP后,成年和老年组MDA、H2O2含量均下降,SOD、Cu Zn-SOD、GSH-Px和CAT酶活性升高,且老年Co PP组过氧化标志分子含量高于成年Co PP组,抗氧化酶活性较低(P<0.05)。骨骼肌损伤后3、7 d,Co PP处理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均低于对照组;CD163阳性M2型巨噬细胞浸润出现较晚,且注射Co PP后,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骨骼肌对Co PP的反应性下降,抗氧化应激能力下降。损伤后诱导HO-1表达增加能够降低早期中性粒细胞、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可能有助于骨骼肌损伤修复。
- 李亚楠吴志彬吴韦铷司维柯舒彬杨忠
-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骨骼肌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 环孢素A联合钴原卟啉预防小鼠H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环孢素A(CsA)联合钴原卟啉(CoPP)预防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分为4组:清髓性全身照射(TBI)组,受鼠TBI后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常规异基因移植组(KS组),受鼠TBI后经尾静脉注射供鼠骨髓细胞与脾细胞的混合悬液(含骨髓细胞5X10。个和脾细胞5X10。个);CsA组,受鼠HSCT后腹腔注射CsA;CsA联合CoPP干预组(联合组),受鼠HSCT后腹腔注射CsA和CoPP。观察受鼠存活情况,记录体重。获取受鼠肝脏、小肠和皮肤组织样本,观察GVHD的病理变化;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检测受鼠肾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的表达。结果与BS组和CsA组相比较,联合组GVHD程度较轻,体重下降较少且恢复较快。移植后30d时BS组累积存活率为36.8%,联合组为69.6%,CsA组为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小鼠肝脏、小肠和皮肤组织可见细胞水肿、变性均较轻,坏死少见,炎症细胞浸润较少,其病理改变较BS组和CsA组轻。联合组几乎无肾间质小管纤维化,而CsA组则较明显。联合组HO-1mRNA表达高于BS组,CsA组HO-1mRNA表达低于前两组(P〈0.05)。结论CsA和CoPP联合应用可增强CsA抗GVHD效应,并可减轻CsA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HO-1表达匕调有关。
- 王祥民潘秀英曾令宇安立才陈伟张翠平潘彬徐开林
- 关键词: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环孢素A钴原卟啉
- 钴原卟啉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对急性胰腺炎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胰腺炎组(AP组)和应用CoPP组(CoPP组).各组大鼠手术后6、12、24h处死,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改变,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ELISA方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胰腺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的表达.结果:与SO组相比,AP组和CoPP组在各时间点上胰腺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出血坏死等改变,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均明显上升(24h:9.13±1.02,9.42±0.87vs0.00±0.00,均P<0.01);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24h:8991.7U/L±911.54U/L,8298.0U/L±1015.67U/L vs819.1U/L±177.81U/L;157.84ng/L±19.72ng/L,142.09ng/L±22.6ng/L vs25.71ng/L±0.84ng/L;552.92ng/L±72.96ng/L,511.03ng/L±57.76ng/L vs89.51ng/L±14.73ng/L,均P<0.01).经CoPP诱导后显著促进了PBMC及胰腺组织的HO-1mRNA表达(24h:2.795±0.282,5.174±0.631vs0.780±0.105;16.436±2.219,28.902±3.791vs5.604±0.988,均P<0.05).CoPP组早期(术后6、12h)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较AP组明显下降(t=5.08,3.74;t=4.38,5.32;t=6.19,5.03;t=4.92,3.65,均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早、中期应用HO-1诱导剂CoPP可抑制炎症反应发挥减轻胰腺损伤的作用,这与其上调HO-1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
- 郑立君彭上晋房林李晴丁卫星
- 关键词:钴原卟啉急性胰腺炎血红素氧合酶-1实时定量PCR
- 钴原卟啉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确定钴原卟啉(CoPP)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豚鼠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方法:普萘洛尔外涂构建豚鼠的银屑病样模型,豚鼠腹腔内注射钴原卟啉(HO-1特异性诱导剂)或锌原卟啉(HO-1特异性抑制剂),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作为对照,每周1次,共6周。记录皮损的动态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动物耳部标本中的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和定位。结果:CoPP腹腔内注射显著诱导了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CoPP治疗组银屑病样皮损的组织病理学评分和临床皮肤评分显著降低,与PBS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CoPP治疗组的PCNA表达也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结论:钴原卟啉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的过表达对银屑病样皮损有治疗作用。
- 马良娟栗玉珍
- 关键词:钴原卟啉血红素氧合酶动物模型
- 叶绿酸铜钠和钴原卟啉对染铅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研究叶绿酸铜钠和钴原卟啉对染铅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为铅中毒的预防和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一些参考和线索。方法:30只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染铅组、③铅+钴原卟啉组、④铅+叶绿酸铜钠组。copp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每二周一次;PbAc和叶绿酸铜钠分别自由饮水溶液染毒,对照组饮蒸馏水,大鼠均正常饮食分笼饲养。染毒五个月后,将大鼠称重脱颈处死,分离心脏、肝脏、肾脏、肺脏后立即称重,并计算脏体比。结果:①各处理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染铅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③copp与叶绿酸铜钠肾脏器系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染铅组比较,叶绿酸铜钠肺、肝脏器系数,copp肝、肾脏器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可引起肺、肝、肾、心脏器损害;copp抑制铅引起的肝、肾脏器损害,叶绿酸铜钠抑制铅引起的肺、肝脏器损害均有一定修复能力;叶绿酸铜钠对铅引起的肾损害的修复能力强于copp。染铅可以使大鼠的体重明显减轻,copp使染铅大鼠体重增加,可能与copp剂量有一定关系。
- 汪耀珠周桂凤阎政礼张华成
- 关键词:钴原卟啉铅体重脏器系数
- 钴原卟啉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过表达及其对IL-10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钴原卟啉(CoPP)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过表达的效应关系及其对BMMSC分泌IL-10的影响。分离培养BMMSC,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MSC中CD34、CD45、CD44和CD71的表达;应用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检测BMMSC向成骨及成脂诱导情况。BMMSC随机分为4组,分别置于CoPP浓度为0、25、50和75μmol/L的培养液中进行诱导。用MTT法分析BMMSC增殖情况。采用RT-PCR检测各试验组HO-1的表达水平,筛选出诱导HO-1表达上调的最适合的CoPP浓度。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IL-10的分泌量。结果表明,体外分离培养的BMMSC中CD34、CD45表达呈阴性,CD44和CD71表达呈阳性;BMMSC经成骨及成脂诱导后出现钙沉积和脂滴,茜素红染色和油红染色呈阳性。各个浓度的CoPP对细胞增殖无显影响,CoPP 50μmol/L能强烈诱导BMMSC的HO-1表达,其在试验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IL-10分泌量也较对照组增多。结论:CoPP对细胞增殖活性无促进作用,CoPP50μmol/L是诱导BMMSC HO-1表达上调的最适合的浓度,HO-1表达上调可诱导IL-10分泌增加。
- 韩夏白海王存邦高婧胡晓燕艾昊陈哲
- 关键词:钴原卟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IL-10
相关作者
- 陈晓文

- 作品数:25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 研究主题:血红素加氧酶-1 HO-1 矽肺纤维化 矽肺 纤溶酶原激活物
- 董绍俊

- 作品数:420被引量:1,01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电化学 修饰电极 生物传感器 电极表面 化学修饰电极
- 王迪

-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 研究主题:本科护生 内科护理学 钴原卟啉 野外实践 药用植物学
- 王雅莉

- 作品数:5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 钴原卟啉 大学生 安全感 留守经历
- 韩夏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IL-10 血红素加氧酶-1 过表达 钴原卟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