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3篇“ 钢液流动“的相关文章
- 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连铸结晶器目标铜板上每个测温孔对应的多个温度数据,其中,在每个所述测温孔的不同位置设置测温装置,每个所述温度数据基于对应...
- 罗森吴伟铭王卫领朱苗勇
- 一种控制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的电磁制动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的电磁制动装置及方法,属于钢铁连铸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磁制动装置包括第一轭铁,第二轭铁,所述的第一轭铁与第二轭铁相对设置于中间包的两侧,第一轭铁和第二轭铁上均缠绕有电磁线圈,第一轭...
- 岳强王子铭杨泽曦王秀珍
- 浸入式水口对薄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被引量:6
- 2024年
- 为适应某钢厂新的生产线,提高其连铸连轧效率,重点探究、揭示了浸入式水口开口个数对薄板坯结晶器内冶金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Fluent,针对高拉速(5m/min)薄板坯漏斗型结晶器在不同水口结构下的流动和传热行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仿真,并分析比较模拟结果,结合液面波动指数F数,择出最优的水口。结果表明:在流场分析中,两孔水口弯月面处的最大流速为0.709m/s,三孔水口和四孔水口最大流速相近,分别为0.575、0.578m/s,两孔水口对自由液面造成的扰动更大;在温度场分析中,两孔水口顶面温度范围整体较高,温度最大值出现在窄壁处;三孔和四孔水口顶面最大温度均1810K以下,且三孔水口高温区域较大,有利于保护渣的熔化。计算F数可得F_(2)为4.09、F_(3)为2.65、F_(4)为2.88。三孔水口F3数值最小(F_(3)
- 李瑜孙彦辉宋思程王超
- 关键词:薄板坯高拉速漏斗型结晶器
- 复合磁场作用下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与凝固的数值模拟
- 2024年
- 为利用板坯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技术和电磁制动技术各自的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本文应用了结合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分体式复合磁场并提出电磁制动的结构为单条型电磁制动,对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控制.建立了该磁场下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凝固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对复合磁场给予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传热与凝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加复合磁场后,结晶器内上、下返流流速明显减小,钢液主流股对窄面的冲击深度变小,上返流整体下移,弯月面钢液形成顺时针循环流;结晶器内整体温度分布更均匀,弯月面处温度较无磁场时基本不变;结晶器出口处凝固坯壳更为均匀,其厚度较无磁场下有所增加,钢液射流对窄面附近初生坯壳冲刷程度减小.
- 韦忍苏志坚杜以达王燕斌
- 关键词:板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电磁制动传热数值模拟
- 板坯连铸机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的物理模拟研究
- 2024年
- 依据相似原理,建立包钢双流板坯连铸机中间包几何相似比为1∶4的物理模型,采用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控流装置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坯中间包采用优化的控流装置,中间包内钢液的峰值时间和平均停留时间增加,中间包内钢液的死区体积降低,钢液的峰值时间增加比率为240.98%,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增加比率为2.37%,死区体积减少了7.56%,优化了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促进夹杂物在中间包内碰撞、聚集、上浮、去除,保证了钢液的洁净度。
- 韩春鹏陈建新刁望才渠治波张胤
- 关键词:中间包物理模拟控流装置
- 中间包结构优化对钢液流动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为了去除夹杂物,提高钢液洁净度,有必要对中间包进行结构优化以改善中间包内部钢液的流动状态。通过物理模拟或数值模拟获得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并进一步对停留时间和流场区域进行分析是中间包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调研将不同文献中单流或者两流中间包的数据转化成无量纲数并筛选、整理、总结,分析了中间包本体的宽度、液位高度、入出口间距、侧壁倾角,中间包湍流抑制器的高度、横截面积以及挡墙和挡坝的位置、高度等结构参数对停留时间和流场的影响,总结归纳了中间包本体和控流装置不同结构参数的最佳比例。研究发现,中间包的宽度与长度之比应为0.15~0.30,液位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为0.15~0.30,入出口间距与长度之比应为0.8~0.9,侧壁倾角应为10°~15°;湍流抑制器高度与中间包液位高度之比应为0.1~0.2,横截面积与中间包底部横截面积之比应约为0.15,挡墙与长水口之间的距离与中间包长度之比应约为0.2,挡坝高度与中间包液位高度之比应约为0.4或0.7,挡墙与挡坝之间的距离与中间包长度之比应为0.05~0.10,挡坝高度与中间包液位高度之比应约为0.3。研究结果为中间包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指导。
- 李顶涵段豪剑孙亮张立峰
- 关键词:中间包流场挡墙
- 电磁搅拌对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为了研究电磁搅拌对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作用效果,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并探讨了不同电流频率、电流强度作用下的奥氏体不锈钢S30432小方坯连铸结晶器内磁感应强度、电磁力、流场以及流速的分布和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场的主要作用范围集中在电磁搅拌器内部区域,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电流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铸坯表面和近表面靠近磁轭的位置;电磁搅拌能够显著增强结晶器内钢液的纵向回流效果,有利于促进夹杂物浮回钢液表面,便于除气除渣净化钢液;电磁搅拌作用的施加,能够降低水口流入钢液的冲击深度,增强钢液在水平方向的流动,扩大钢液高流速区域,有利于钢液内部及表面的换热,从而,提高晶粒细化效果。
- 方旭东李志强李静怡武立侯华徐芳泓徐芳泓
- 关键词:钢液电磁搅拌结晶器
- 中锰钢薄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与凝固传热行为研究
- 目前采用传统工艺生产中锰钢主要存在生产工艺流程长、能耗高、铸坯冷开裂等问题,若采用薄板坯连铸技术生产中锰钢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由于中锰钢线膨胀系数大、导热性较低、热应力和收缩应力较大,在结晶器内容易产生裂纹从而导致质...
- 王林杰
- 关键词:中锰钢凝固传热坯壳厚度
- 中间包内钢液流动和二次氧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 2023年
- 由于目前关于铸锭中间包内钢液二次氧化过程仍然缺乏深入研究,对某厂实际生产303 t铸锭过程中真空脱气精炼(Vacuum Degassing Refining, VD)过程以及中间包内钢液进行取样,分析了钢中总氧(TO)和总氮(TN)含量的变化以及夹杂物成分、数量和尺寸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大铸锭浇注过程没有进行保护浇注,导致中间包内钢液的TO和TN质量分数较精炼结束分别增加了5.59×10^(-6)和9.08×10^(-6)。二次氧化后,夹杂物的数密度增加了近4倍,夹杂物也由液态的钙铝酸盐向Al2O3转变,降低了钙处理效果。数值模拟得到浇注时中间包钢液面卷入空气的平均速率为4.2×10^(-5)kg/s,圆形中间包较深的液位导致中间包进出口温差达到3.9 K。二次氧化后,在注流区的TO质量分数较高,而在右侧循环流区域和靠近底部区域质量分数较低,TO的平均质量分数和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28.6×10^(-6)和45.3×10^(-6);CaO和Al2O3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0.9×10^(-6)和32.3×10^(-6)。研究结果为优化中间包浇注过程中钢液二次氧化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 陈宏亮刘珍童周秋月巴钧涛陈威张立峰
- 关键词:多相流
- 电磁搅拌形式对大圆坯内钢液流动和传热凝固行为的影响
- 电磁搅拌技术凭借着可不直接接触钢液而能够传递热能和动能的特点,已成为解决钢产品质量问题的首要手段。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大断面、高合金钢的产品需求也随之增大,铸坯的生产质量也愈加难以调控,这些因素对电磁搅拌技术也提出...
- 张晓兵
- 关键词:电磁搅拌
相关作者
- 樊俊飞

- 作品数:247被引量:3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薄带连铸 中间包 数值模拟 钢液 双辊薄带连铸
- 赫冀成

- 作品数:498被引量:2,02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治金学院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结晶器 连铸 强磁场 凝固组织
- 朱苗勇

- 作品数:352被引量:2,06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连铸 结晶器 连铸结晶器 板坯连铸
- 张捷宇

- 作品数:344被引量:4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中间包 双辊薄带连铸 热浸镀 流场
- 黄宗泽

- 作品数:65被引量:3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
- 研究主题:不锈钢 精炼过程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A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