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1篇“ 钢丝张力带“的相关文章
- 改良铆钉双滑轮固定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对比
- 2025年
- 目的比较改良铆钉双滑轮固定方式与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4年1月手术治疗的髌骨下极骨折病人78例,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改良铆钉双滑轮固定,对照组39例,采用钢丝张力带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1个半月、3个月、6个月两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lyshom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58±6.37)分钟,对照组为(60.20±11.18)分钟;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45±1.35)天,对照组为(6.40±1.30)天,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半月、3个月、6个月内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膝关节lyshom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铆钉双滑轮手术对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更优,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更好。
- 梅方宇李永奖白笋篷
- 关键词:髌骨下极骨折克氏针张力带固定
-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开展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HSS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ADL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ROM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VA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技术具有显著优势。该方法能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增加肢体活动度,同时减轻疼痛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 赵树东
- 关键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髌骨骨折疗效
- 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钢丝张力带固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钢丝张力带固定方法,S1、髌骨复位:牵引器牵引受伤的膝关节,使髌骨骨折复位;S2、关节清洗:吸引器清洗关节腔内积血;S3、置入双钢丝:于髌骨下极与髌韧带交界处置入导针,通过导针于髌腱内置入双...
- 孙奎蒋舒恬
- 矩形钢丝环扎联合8字钢丝张力带与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对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早中期疗效比较
- 2024年
- 目的对比研究矩形钢丝环扎联合8字钢丝张力带与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髌骨骨折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株洲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8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15例行矩形钢丝环扎联合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为观察组),13例行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刺激率及术后18个月随访时膝关节疗效评定(采用Lysholm标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8个月随访时膝关节疗效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内固定刺激率更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采取矩形钢丝环扎加8字钢丝张力带可取得与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相同的预后效果,但其手术时间更短,可以更好避免内固定刺激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向锋张锡平陈侠甫戴涛李艳军文捷
- 关键词:髌骨骨折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 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被引量:5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采用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的15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为(54.9±12.7)岁,车祸伤2例,高坠伤7例,同一平面摔倒6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完善X线片、CT平扫评估髌骨骨折情况。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病人手术时间为(85.3±9.2)min,出血量为(113.3±35.2)mL,随访时间为(18.6±9.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0±0.8)个月,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09.3°±13.9°,VAS评分为(1.9±1.4)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6.1±2.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术前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与骨折愈合不相关。结论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固定可提供早期稳定支撑,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黄俊琪程佳佳王陶石波张定伟叶楠唐诗添
- 关键词:髌骨骨折钢丝张力带锚钉
- 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钢丝张力带固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髌骨骨折的钢丝张力带固定方法。本发明涉及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钢丝张力带环扎固定方法中,因髌腱内穿行之钢丝互无关联,在术中易出现钢丝切割髌韧带,钢丝容易切割髌韧带游离于髌骨表面,导致内固...
- 孙奎蒋舒恬
- 爱惜邦缝线与钢丝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爱惜邦缝线与钢丝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21年12月本科收治的41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3例采用缝线张力带固定(缝线组),18例采用钢丝张力带固定(钢丝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结果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58.0±2.0)min vs(57.2±2.3)min,P>0.05]、切口总长度[(7.8±0.3)cm vs(8.0±0.5)cm,P>0.05]、术中失血量[(60.4±2.0)ml vs(55.6±2.4)cm,P>0.05]、切口愈合[甲/乙/丙,(22/1/0)vs(16/2/0),P>0.05]以及住院时间[(11.0±0.6)d vs(12.5±0.7)d,P>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平均随访(17.2±1.0)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Bostman评分和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Insall-Salvati指数、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惜邦缝线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可以获得与钢丝张力带相当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爱惜邦缝线张力带有可能替代传统钢丝张力固定。
- 胡金龙王静成陈鹏涛张佩张家乐何金山方永超周岳来梁远
- 关键词:髌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钢丝张力带
- 加压骨针钢丝张力带固定髌骨横形骨折的力学分析
-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和人工髌骨模型的力学试验,对比加压骨针钢丝张力带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对髌骨横形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有限元分析(FEA):选取1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的CT数据,建立髌骨横形骨折模型后,...
- 钟玉朋
- 关键词:髌骨横形骨折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 钢丝张力带固定股骨大小粗隆在老年EvansⅠD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评估钢丝张力带固定股骨大小粗隆在老年EvansⅠD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3—2021-02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67例老年EvansⅠD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截骨后取出股骨头,首先将移位股骨小粗隆复位,于股骨小粗隆钻孔,将钢丝穿过骨孔之后用环扎的方式将其固定,也可以附加1或2股钢丝固定起到加强稳定性的作用。通过牵引撬拨的方式复位股骨大粗隆,助手维持复位,术者用2或3枚克氏针穿过骨折线,露出针尖,根据克氏针分布情况用钢丝进行8字形或0字形围绕克氏针两端,形成1或2个张力带固定。然后进行扩髓、试模、安装假体、复位髋关节等操作。结果6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股骨大、小粗隆均复位固定满意,双下肢基本等长(长度差值<1.5 cm)。末次随访时股骨大小粗隆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克氏针断裂、钢丝断裂、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Charn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7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5.5%。结论钢丝张力带固定股骨大小粗隆在老年EvansⅠD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术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提供了良好的骨性标志和置换条件。
- 牛海平邓福仓翟玉斌蔺学荣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钢丝张力带
-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例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为24~63岁,平均42.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坠落3例,均为单膝闭合性损伤。其中7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伴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同时伴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腓总神经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15d,平均7.5 d。13例病人均一期取自体腘绳肌腱关节镜下重建损伤的交叉韧带,切开复位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观察记录手术前后胫骨拨号试验外旋角度、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分级、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治疗前后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所有膝关节内翻应力阴性,切口11例甲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8~28周,中位数20周。至末次随访,屈膝30°拨号试验胫骨外旋角度、屈膝90°拨号试验胫骨外旋角度较术前明显减小(1.46°±0.88°vs.14.85°±1.77°、0.54°±0.66°vs.16.08°±1.38°),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KDC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例病人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1例病人出现0~10°屈曲功能受限。未见内固定松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术前伴腓总神经损伤病人,术后20个月末次随访时足背皮肤麻木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后外侧不稳的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术后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汪武祥季贵柱陈松李嘉宇程泳樾郑宇杨洪彬
- 关键词:钢丝张力带膝关节后外侧角损伤
相关作者
- 张世民

- 作品数:370被引量:4,376H指数:4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穿支皮瓣 远端蒂 外科皮瓣 静脉回流
- 刘晓慧

- 作品数:34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复发性口腔溃疡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厚朴三物汤 小切口
- 陶晓冰

- 作品数:47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缝扎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厚朴三物汤 葛根汤 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 李悦

- 作品数:31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全髋置换术 髋关节 退变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骨折
- 李明

- 作品数:111被引量:40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胫骨 手术治疗 高龄 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