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9篇“ 钒化合物“的相关文章
一种吩嗪化合物及其用于环烷烃选择性催化氧化合成环烷基醇和环烷基酮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吩嗪化合物及其用于环烷烃选择氧化制环烷基醇和环烷基酮的方法。本发明将1‑羟基吩嗪与乙酰丙酮氧在烃类溶剂或卤代烃类溶剂中反应,反应完毕后静置过滤得到吩嗪化合物;以环烷烃作为反应原料,所述吩嗪化合物作...
钟良坤金汉强李珊赵思远杨忠林
高稳定水系锌离子电池PANI包覆化合物阴极材料
2025年
具有多种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水系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但由于化合物锌离子扩散缓慢,结构稳定性差,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简单一步水热法设计合成了Mn(VO3)2-NaV8O20异质结纳米带,并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将聚苯胺(PANI)薄膜包覆在纳米带表面,制备出Mn(VO3)2-NaV8O20@PANI(PMNVO)复合材料,在两种策略协同作用下,实现了高效离子-电子协同传输,获得了高锌离子传输速率、高储锌性能、晶体结构稳定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阴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晶体间的异质结界面增强了锌的电荷转移动力学,改善了锌的扩散动力学,纳米带形貌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此外,与PANI复合,材料导电性增强,晶体结构更稳定,使得PMNVO具有优异的储锌性能及电化学动力。具体测试结果为,当PMNVO的电流密度为0.2 A/g时,比容量为417.6 mAh/g;在1 A/g下,初始比容量为360.3 mAh/g,2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1.0%;在8 A/g下,初始比容量为189.3 mAh/g,3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9.3%,倍率性能优异且循环寿命较长;表观扩散系数为4.97×10^(-11)~1.87×10^(-10)cm^(2)/s,电化学动力学良好。本文为AZIBs阴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个范例。
鲁杰杜娴师玉璞李卓曹娜杜珣涛杜慧玲
一种化合物在水相中催化氧化硫醚制备亚砜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化合物在水相中催化氧化硫醚制备亚砜类化合物的方法,本方法使用酸钠或卤过氧化酶催化,通过利用H<Sub>2</Sub>O<Sub>2</Sub>作为氧和电子源,实现硫醚的亚...
陈碧双刘岚 张韵晗
含有基于带有各种酸阴离子的化合物的催干剂的涂料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涂料,其含有:可通过自氧化机理固化的粘合剂和至少一种含有式(VII)的的磺酸盐化合物的催干剂与至少一种无机酸和任选存在的至少一种有机酸的组合,<Image file="DDA00049641531200...
N·J·辛普森M·克鲁斯曼J·霍尔斯特德S·布兰德
一种基于化合物氮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化合物氮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化合物和水混合,制粒,得到焙烧原料;所述化合物为三价化合物和四价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再采用“一种氮合金中温焙烧炉”对焙烧原料进行中温沸腾焙烧,...
刘红张一敏师启华刘涛袁益忠高雷章
一种基于化合物氮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化合物氮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化合物和水混合,制粒,得到焙烧原料;所述化合物为三价化合物和四价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再采用“一种氮合金中温焙烧炉”对焙烧原料进行中温沸腾焙烧,...
刘红张一敏师启华刘涛袁益忠高雷章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合成乙丙橡胶的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化合物由偏酸钠水溶液通过萃取剂和助萃剂萃取而成,所述的萃取剂为:C<Sub>5</Sub>~C<Sub>10</Sub>...
那丽华张春雨张学全
化合物作为电池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化合物具有较好电化学活性,有望用于提升电池电极电化学活性,但目前对于化合物在电解液中的稳定性及电化学行为的研究有待开展。因此,本文利用E-pH图、开路电位法、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V_(2)O_(5)、VO_(2)、V_(2)O_(3)、NaV_(2)O_(5)、VN等化合物在酸性电解液中的稳定性及电化学行为。在稳定性方面,结合化合物的E-pH图、溶解试验以及开路电位分析,VO_(2)、NaV_(2)O_(5)在电池电解液中不稳定,会发生快速溶解;V_(2)O_(5)在电池电解液中相对稳定,会发生缓慢溶解;V_(2)O_(3)和VN在电池电解液中较稳定,仅发生少量溶解。在电化学行为方面,结合化合物在2.0 mol·L^(-1) H_(2)SO_(4)、0.1 mol·L^(-1) V^(3+)+2.0 mol·L^(-1) H_(2)SO_(4)、0.1 mol·L^(-1) V^(4+)+2.0 mol·L^(-1) H_(2)SO_(4)电解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V_(2)O_(5)、V_(2)O_(3)、VN会在电势0.4-1.5 V发生显著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势-0.8--0.2 V不会发生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VN对V^(5+)/V^(4+)、V^(3+)/V^(2+)电对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作用,V_(2)O_(3)的催化作用次之,V_(2)O_(5)的催化作用最弱。因此,V_(2)O_(3)、VN可作为V^(3+)/V^(2+)电对反应催化材料用于提高电池负极电化学活性,实现电池性能的提升。
潘东潘东刘涛刘红张一敏
关键词:钒化合物电化学全钒液流电池循环伏安开路电位
化合物的靶点蛋白及其生效应
2023年
作为一种生相关的金属元素,基于的金属化合物在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神经炎症等疾病的治疗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潜在应用价值。现阶段研究表明,发挥其生活性主要源于酸根作为磷酸根类似对细胞内磷酸转移反应的影响,及在细胞内经氧化还原转化产生的活性氧质对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而化合物与细胞内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亦被认为是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本文就的化学性质、化合物与血清蛋白的结合、化合物对细胞内效应靶点蛋白及其作用通路的调控、细胞内金属药靶点蛋白分析鉴定等几方面,对近年来取得的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以系统性阐释化合物用于疾病治疗的生活性机制,并对进一步揭示化合物作用机理的探索方向及其药用前景进行展望。
杨雪张铄黄东娜赵琳王婉盈王宇传
关键词:钒化合物神经保护机制
基于临氢热解反应研究石油沥青质中镍和化合物的存在形态
2023年
本研究通过临氢热解方法处理委内瑞拉减压渣油沥青质,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MS)、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高温气相色谱-原子发射检测器联用仪(HT GC-AED)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手段分析表征反应产,探究沥青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以及镍和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临氢热解反应温度从330℃升高至410℃,反应产的甲苯可溶收率由64%下降至19%,可被GC-AED检测到的镍、化合物的含量大幅度升高,镍和卟啉的分子组成分布也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郑方王艳斌霍达王春燕曹青何京史权
关键词:沥青质

相关作者

杨晓达
作品数:144被引量:58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钒化合物 稀土 钒 生物效应 农业税
赵增辉
作品数:168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催化剂 乙烯聚合 聚乙烯 乙烯气相聚合 乙烯
杨晓改
作品数:38被引量:21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钒化合物 稀土 生物效应 毒性 构象
王笑海
作品数:60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共轭二烯烃 乙丙橡胶 乙烯 钒化合物 催化剂
金春玉
作品数:59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乙丙橡胶 共轭二烯烃 乙烯 钒化合物 包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