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88篇“ 重症肺部感染“的相关文章
- 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分析
- 2025年
- 探讨支气管镜灌洗对高龄重度肺感染病人的疗效。方法 在本院门诊筛查高龄重度肺炎患者,最终选择100名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灌洗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疗效较好的组别为观察组,两组之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的Pa02指标和PaCO2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前者为上升后者为下降,两组各项参数比较,各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总时长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肺炎性程度、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支气管镜灌洗对高龄重度肺感染病人的临床效果显著。
- 张旭颖
-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血气指标住院时间
- ICU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21 d死亡的预测模型建立
- 2025年
-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中重症肺部感染患者21 d内死亡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以期为临床改善ICU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2023年9月间收治的91例入住ICU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21 d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69例)。并对患者的死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以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死亡风险;ROC曲线证实预测效能。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死亡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低蛋白血症占比、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_(APACHE)=9.228,χ^(2)_(低蛋白血症占比)=9.41,t_(PCT)=11.472,t_(氧合指数)=2.297,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5.614,95%CI:1.833~17.191)、低蛋白血症(OR=3.879,95%CI:1.680~8.957)、PCT(OR=3.565,95%CI:2.035~6.244)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C-index指数为0.835(95%CI:0.747~0.921),预测患者死亡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81.80%、特异性为82.60%,AUC为0.864(95%CI:0.764~0.965)(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低蛋白血症、PCT是影响ICU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21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可较好评估患者死亡发生风险。
- 金慧杨帆殷建飞陆燕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老年重症肺部感染列线图
- 不同病原体重症肺部感染患儿淋巴细胞分型水平的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不同病原体重症肺部感染患儿淋巴细胞分型水平。方法回顾性抽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儿120例,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组(细菌感染)、病毒组(病毒感染)和肺炎支原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每组40例。均采集患儿的痰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分析,检测并比较3组患儿的淋巴细胞分型[CD8^(+)、CD4^(+)、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B细胞]水平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12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中,共检测出细菌40例,主要为肺炎链球菌17例(14.17%)、流感嗜血杆菌12例(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5.83%)、大肠埃希菌2例(1.67%)、其他2例(1.67%);检测出病毒40例,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15例(12.50%)、甲型流感病毒12例(10.00%)、人呼吸道病毒3型6例(5.00%)、腺病毒4例(3.33%)、其他3例(2.50%);检测出肺炎支原体40例。肺炎支原体组CD8^(+)、NK细胞水平高于细菌组和病毒组,肺炎支原体组CD3^(+)/CD4^(+)水平低于细菌组(P<0.05);病毒组CRP水平低于细菌组和肺炎支原体组,肺炎支原体组PCT水平高于细菌组和病毒组(P<0.05)。结论不同病原体重症肺部感染患儿的淋巴细胞分型和炎症因子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及时检测患儿的淋巴细胞分型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临床确定病原体感染类型,为早期开展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吕艳琦王琪苏军
- 关键词:重症病原体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5年
-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治疗重度肺部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重度肺部感染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重症肺部感染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采用了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和氨溴索静脉注射的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超过对照组(P<0.05)。在咳嗽、咳痰和发热这三种主要症状的缓解过程中,观察组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长更短(P<0.05)。在观察组中,PaO2和SaO2的浓度明显超过了对照组,但PaCO2的浓度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主要归因于它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提升局部药物的浓度,减少全身抗生素的使用,有助于对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和预后判断,同时也能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出协同效应。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呼吸功能,同时也增强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彭宇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重症肺部感染
- 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对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评价阶段性-目标护理对于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简为SPI)的护理作用。方法 选择48例SPI老年患者,随机法界定,目标组选用阶段性-目标护理;常规组选用常规护理,相比于组间的多个指标。结果 目标组的临床指标与肺部感染评分(简为CPIS)等指标均更优异,组间为P<0.05。结论 阶段性-目标护理能够消除相应症状,缩短治疗周期,而且显著控制感染,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清除体内的炎症指标。
- 刘怀月
-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部感染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呼吸内科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旨在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配合抗生素在呼吸内科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0例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观察组中,患者接受了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而对照组则仅接受了常规的抗生素等治疗手段。评价肺功能恢复情况、炎症反应控制情况及临床症状减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配合抗生素在呼吸内科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卜晓宇
-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抗生素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分析呼吸内科
-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 2025年
- 目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评估用药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徐州新健康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组方式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即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左氧氟沙星,研究组的治疗方式为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部感染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更短,排痰量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6.46±0.92)分,研究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5.38±0.75)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2,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单纯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可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升排痰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肺部感染评分,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
- 魏慎霞刘华田周思齐
-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安全性
- 急诊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
- 2025年
- 探究急诊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时间:开始于2023.04,结束于2024.04,病例数量60例,分组处理:Excel软件随机分组法,组别:DZ组、HM组,30例/组,方法 前者-无创正压通气,后者-急诊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比较DZ组在治疗效果、肺功能、血气指标方面与HM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①治疗效果(=5.455):HM组93.33%(28/30)>DZ组70.00%(21/30),P<0.05;②肺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FEV1(t=12.687)、FVC(t=12.687)、FEV1/FVC(t=12.687)对比均是HM组>DZ组,P<0.05;③血气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PaCO2(t=23.233),HM组DZ组,P<0.05。结论 在急诊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采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实施。
- 丁翰
- 关键词:肺泡灌洗无创正压通气重症肺部感染
- 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相关功能影响分析
- 2025年
- 探究俯卧位通气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从2023年01月份至2024年01月期间收治的60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两个组别,每组30人。对照组予以仰卧位通气,观察组予以俯卧位通气,分析干预成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合状态更佳;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值高,P<0.05。结论 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全程护理过程中,积极应用俯卧位通气,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还能有效降低疾病相关并发症风险,为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 徐婷婷
-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俯卧位通气全程护理
- 高频振荡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ICU机械通气重症肺部感染的价值
- 2025年
- 研究在 ICU中对重度肺部感染病人进行综合治疗(高频震荡痰液+纤支镜肺泡灌洗)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择222年3月至2023年3月间,选择在昌黎县住院的100名患有严重肺炎的病人,并在 ICU进行了机械通气,采用盲法进行分组,分为2组分:对照组采用叩背排痰+纤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排痰+纤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每组均衡40例;比照组间的血气指标水平、呼吸功能、肺部感染评分、疗效。结果 各分组之间的血气指标水平实施比较,在经治疗方案实施前比较(P>0.05),实施之后观察组的氧分压测量关联数据、血氧饱和度测量关联数据均处于高水平,其二氧化碳分压测量关联数据处于低水平(P<0.05)。群组之间的呼吸功能进行比较,落实治疗前(P>0.05),执行治疗方案之后,观察组测得的气道阻力数据、呼吸做功数据、气道峰值吸气压力数据均显示为更低水平(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显示,数据均衡性强(P>0.05)。呈现观察组疗效率为更高水平(P<0.05)。结论 以 ICU中重度肺感染为基础的机械通气病人为例,采用高频震荡痰液+纤支镜肺泡灌洗,相较采用叩背式排痰术加纤支镜肺泡灌洗疗效更好。
- 刘欢
-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相关作者
- 张更

- 作品数:286被引量:658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前列腺癌 川芎嗪 后腹腔镜
- 袁建林

- 作品数:468被引量:1,284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后腹腔镜 前列腺癌 肾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 李智斌

- 作品数:67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移植后 重症肺部感染
- 刘克普

- 作品数:68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移植后 重症肺部感染
- 朱有华

- 作品数:470被引量:1,745H指数:1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肾移植 器官移植 免疫抑制剂 肾移植术后 移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