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1篇“ 重度疼痛“的相关文章
- 成人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 2025年
- 术后急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伤害性疼痛,主要集中在术后24~72小时,常持续1周左右,短于1个月[1]。术后疼痛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国内外调查结果均显示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现状不容乐观,中重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或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4分[2]发生率高。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约有54%的病人在出院时经历了“中度到极端”的疼痛[3]。西班牙的一项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73%的病人报告经历了术后急性疼痛,其中48.7%在术后72小时内经历过中重度疼痛[4]。
- 曹颖廖玲谭敏
- 关键词:成人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重度疼痛的效果对比
- 2025年
- 目的 评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重度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晚期恶性肿瘤中重度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4.80±0.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0.15)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79.41±10.18)分高于对照组的(73.61±10.26)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5.71±8.92)分高于对照组的(40.26±8.16)分(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能有效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体能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表现良好。然而,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其最佳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 王勇
-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盐酸吗啡缓释片晚期恶性肿瘤疼痛
- 针刺疗法联合洛芬待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针刺疗法联合洛芬待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2021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6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洛芬待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疗法联合洛芬待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可提高镇痛效果,提升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李阳
-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学龄前患儿Salter骨盆截骨术后中至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分析学龄前患儿Salter骨盆截骨术后48 h内中至重度疼痛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择期行Salter骨盆截骨术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23例,根据患儿术后48 h内疼痛评分将患儿分为两组:中至重度疼痛组(疼痛评分≥4分,n=51)和轻度疼痛组(疼痛评分<4分,n=72)。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alter骨盆截骨术后48 h内中至重度疼痛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术后疼痛发生的概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与中至重度疼痛组比较,轻度疼痛组麻醉方式联合骶管阻滞明显增多,PCIA使用明显增多,居住地海拔明显增高,月龄明显增大(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方式联合骶管阻滞、镇痛方式选择PCIA、居住地为高海拔地区以及月龄增大是中至重度疼痛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结果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观测值为9.250(P=0.322)。以预测概率P=0.602作为阈值,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中至重度疼痛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0%、77.8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 0.765~0.908)。结论麻醉方式联合骶管阻滞、镇痛方式选择PCIA、居住地为高海拔地区以及月龄增大是行Salter骨盆截骨术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48 h内中至重度疼痛发生的保护因素,以此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乔宝江赵龙德杨泽雯张莉
- 关键词:骶管阻滞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术
- 日间手术患者术后中重度疼痛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 背景:日间手术是一类“短”“平”“快”手术,人们普遍认为日间手术后只有轻微疼痛反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加速康复护外科理念被广泛认可,越来越多复杂的手术开始采用日间手术模式。传统管理模式将导致术后疼痛评估不足和延迟治疗,给患...
- 石力文
- 关键词:日间手术术后疼痛列线图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构建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风险预测模型
- 2024年
-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医学数据,构建及验证患者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风险预测模型。方法:筛选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麻醉手术的成年患者2434例,将术后24 h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作为结局指标,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和中重度疼痛两个队列,筛选与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相关的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指标用于构建预测模型,数据集以7:3的比例划分,用于建模与内部验证;筛选2021年5月至2021年8月的1200例相同条件的患者,这部分数据用于外部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F1等5种指标评估模型预测效果,采用夏普利算法(SHAP)图对最优模型进行解释。结果:随机森林(RF)预测模型整体性最好,基于SHAP分析可得出风险因素相对重要性排名,前六名依次是麻醉时长、手术时长、晶体使用量、体质量指数、胶体使用量和年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术后急性疼痛预测模型体现出较好的预测性能。
- 刘德成王益敏陈蔚星杨栋张辉
- 关键词:术后疼痛
- 60岁以上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急性重度疼痛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急性重度疼痛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于本院胸外科行肺切除术治疗的166例60岁以上患者资料,依据疼痛程度将其分为重度疼痛组33例,轻中度疼痛组13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胸外科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情况,并分析影响急性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66例胸外科肺切除患者术后72h内平均VAS评分为(5.89±1.44)分,急性重度疼痛发生率为19.88%;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度疼痛组有吸烟饮酒史、术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8分、开胸手术及手术时间≥150min占比均高于轻中度疼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心理状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均为其胸外科肺切除术后急性重度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程度偏高,术前心理状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胸外科肺切除患者术后急性重度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对需行胸外科肺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早期评估,对存在相关风险的患者做好急性重度疼痛的防治准备,尽可能降低术后急性重度疼痛风险,为其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做好充分保障。
- 麦伟豪梁柱
- 关键词: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急性疼痛疼痛程度
- 穴位贴敷结合放松正念训练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影响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穴位贴敷治疗结合放松正念训练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接...
- 吕银雪张茜赵慧丽王玲玲李进瑾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中重度疼痛穴位贴敷
- 创伤性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构建并验证创伤性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30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儿作为建模组,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使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将2022年7-12月创伤性四肢骨折手术患儿110例作为验证组,验证模型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肿胀程度、术前疼痛程度、儿童术前焦虑3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纳入其作为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所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54~0.957),最大约登指数为0.617时,最佳临界值为0.779,敏感度为69.5%,特异度为92.2%,Hosmer-Lemeshow检验P=0.971。模型验证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8~0.875),最大约登指数为0.571时,最佳临界值为0.640,敏感度为61.0%,特异度为96.1%。校准曲线图显示列线图在验证组中发生的风险同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能较好地预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的发生风险,可为医护人员实施预防性疼痛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 朱丽张芳梁培荣林娟娟王新华
-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术后疼痛列线图
- 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腔镜手术后患者中重度疼痛的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胸腔镜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号机械抽样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6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TPVB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术后生命体征、舒芬太尼用量和麻醉苏醒期停留时间、疼痛和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8、24、48 h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 h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的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实施TPVB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平稳度过疼痛期。
- 袁文涛张海波张小林胡小冬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中重度疼痛疼痛程度
相关作者
- 王楠娅

- 作品数:61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 癌痛 慢性
- 罗健

- 作品数:119被引量:1,64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癌症疼痛 癌症 生活质量 癌痛 癌症患者
- 王军

- 作品数:15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癌因性疲乏 阿片类药物治疗 肺癌骨转移 外敷 重度疼痛
- 何华

- 作品数:35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脑膜转移 恶性实体肿瘤 慢性 住院老年 营养不良
- 宋琳

- 作品数:10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癌性发热 解毒方 血瘀证 癌痛 消痞镇痛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