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87篇“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相关文章
高频重复刺激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分析高频重复刺激(rTMS)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贵阳林东医院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40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高频rTMS治疗,对比两组的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简易版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各项指标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MMSE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能够改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疗效,可进一步推广。
杨志健
关键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低频重复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刺激(Low-rTMS)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徐州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4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康复组、常规组各3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Low-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神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康复组和常规组神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及生活质量均优于治疗前,并且康复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Low-rTMS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神、认知及言语功能恢复,且在改善其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朱冬梅张锦黎王宇孙玉珠刘楠邱月明
关键词:脑卒中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生活质量
重复刺激治疗轻度产后抑郁疗效的持久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重复刺激(rTMS)治疗轻度产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持久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神内科收治的60例轻度产后抑郁患者,以低频rTMS右背外侧前额叶及高频rTMS左背外侧前额叶,总疗程4周。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12、18周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6、12、18周,轻度产后抑郁患者的EPDS、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结束时相比,治疗结束后12周,HAMD-17评分升高,治疗结束后18周,EPDS及HAMD-17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0例患者有轻度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结论rTMS可改善轻度产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可能在治疗结束后18周减弱。
瞿砚舟林雪芳蓝丽康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产后抑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高频重复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线圈的高频重复刺激(rT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刺激组和rTMS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锥形线圈进行10 Hz的高频rTMS治疗,假刺激组给予假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3周。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3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Brunnstrom分期、TecnoBody平衡测试仪和表面肌电仪,对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股直肌与胫骨前肌的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MF)开展评估。结果与假刺激组比较,rTMS组治疗2周后的BBS评分[(29.8±7.56)分]较高(P<0.05),治疗3周后的FMA-LE评分[(20.55±3.69)分]、BBS评分[(34.55±6.68)分]较高(P<0.05)。假刺激组治疗3周后的Brunnstrom分期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rTMS组治疗2周及3周后的Brunnstrom分期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治疗2周后[(830.8±271.82)mm^(2)]和3周后[(707.45±223.56)mm^(2)]的运动椭圆面积较假刺激组小(P<0.05),治疗3周后的运动轨迹长度[(718.6±201.86)mm]较假刺激组短(P<0.05)。rTMS组治疗3周后的股直肌RMS[(85.94±37.82)μV]明显较假刺激组高(P<0.05)。结论高频rTMS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苏彬汤智伟张丽王鹤玮赵薇薇杨金宇郑泽姚望黄桂兰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下肢功能
重复刺激治疗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近年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长期负面影响,显著增加了个体的自杀风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重复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可以被用作青少年NSSI行为的治疗,其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受到关注。本文从青少年NSSI行为的流行病学入手,通过对rTMS在青少年NSSI治疗领域的应用展开综述,探讨其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分析rTMS与其他疗法联合的治疗效果,以发掘其应用潜力和发展方向。
高海飞王晨博张利贾淼张妍陈丽霞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青少年
高频重复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痛的效果分析
2025年
探究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高频重复刺激对患者后遗神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接诊60例带状疱疹患者参与分析,以随机抽签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高频重复刺激治疗,分析睡眠评分、疼痛评分、PGIC评分、不良事件。结果 研究组睡眠质量(0.81±0.18分)、入睡时间(0.84±0.22分)、睡眠时间(0.86±0.22分)、睡眠效率(0.91±0.26分)、睡眠障碍(0.87±0.21分)、催眠药物(0.82±0.16分)、日间功能障碍(0.83±0.24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水平(1.48±0.24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水平(2.42±0.19分),P<0.05。研究组PGIC评分(1.54±0.22分)低于对照组PGIC评分(2.07±0.27分),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较低6.66%,x2=5.455,P=0.020。结论 rTMS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全面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王小峰陈德李锐敏冯彦辉杜锐
关键词:带状疱疹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后遗神经痛睡眠质量
重复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患者的疗效及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重复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PD)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PD抑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假刺激组、低频rTMS组(0.5 Hz)和高频rTMS组(5 Hz),每组40例。连续治疗2周后,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对患者情况进行评分,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得出治疗PD抑郁障碍的最优治疗参数。通过对疗效最佳患者进行炎症因子检测,得出rTMS治疗PD抑郁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假刺激组相比,高频rTMS组和低频rTMS组患者的HAMD评分、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rTMS组疗效优于低频rTMS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高频rTMS组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可明显改善PD患者抑郁症状,且疗效可持续至治疗后4周,其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清IL-6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郭紫瑄许丽娜董慧芳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抑郁障碍炎性因子
外周与中枢重复刺激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对比
2025年
目的观察外周与中枢重复刺激(rTMS)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外周组和中枢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药物口服,外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骶部(S_(2~4))高频rTMS治疗,中枢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右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低频rTM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平均每周自发完全排便(SCBM)次数、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对3组患者开展评估。治疗后,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每周SCBM次数、便秘主要症状评分、PAC-SYM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外周组治疗后平均每周SCBM次数[(3.27±0.28)次]较多、便秘主要症状评分[(2.54±0.26)分]较低、PAC-SYM评分[(10.78±1.14)分]较低(P<0.05),中枢组治疗后平均每周SCBM次数[(3.45±0.25)次]亦较多、便秘主要症状评分[(2.32±0.35)分]较低、PAC-SYM评分[(10.56±1.42)分]较低(P<0.05)。外周组和中枢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组和中枢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5.00%,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外周高频rTMS与中枢低频rTMS均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其疗效较单一的乳果糖药物治疗效果好。
谢浩源陈军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重复经颅磁刺激乳果糖
重复刺激治疗重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可行性
2025年
目的对重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方案的选取(度洛西汀治疗、度洛西汀+重复刺激治疗)进行针对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锦州市康宁医院收治的142例重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予以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度洛西汀+重复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抑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递质[神肽(NPY)、脑源性神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P)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4%(64/71),高于对照组的76.06%(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抽象思维、命名、视空间、语言和延迟回忆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维度得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1周、4周、8周后,两组HAMD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NPY、BDNF、GAB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5-HT、NPY、BDNF、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应用重复刺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抑郁状态,调节神递质水平。
孙兆隆付新慧孙影
关键词:重度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青少年
高频重复刺激-脑电图技术治疗酒依赖的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刺激-脑电图(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electroencephalogram,TMS-EEG)技术治疗酒依赖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酒依赖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频rTMS,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伪刺激,对比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酒精依赖量表(alcohol dependence scale,ADS)评分及脑电信号。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HAMD、A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P1、EP2、F3、P3、O1、O2、F7、T4、T5、T6导联α/θ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TMS-EEG技术的高频rTMS治疗酒依赖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酒依赖程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王洋洋彭述珊王枭亚钟蓉
关键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电图酒依赖

相关作者

胡雪艳
作品数:98被引量:425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失语 流畅性 卒中后
王晓明
作品数:277被引量:1,002H指数:16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重复经颅磁刺激 癫痫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诱发电位
张通
作品数:523被引量:2,727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脑卒中 卒中后 康复 卒中 脑卒中患者
王学义
作品数:464被引量:2,185H指数:2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老年人 精神分裂症 应激 抑郁症患者
陶华英
作品数:72被引量:298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脑电描记术 运动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