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篇“ 里德伯原子“的相关文章
- 基于纳秒光脉冲激发的里德伯原子光谱
- 2025年
- 通过852 nm连续激光和509 nm脉冲激光级联激发,在室温铯原子气室中实现了里德伯原子电磁诱导透明(EIT)光谱.509 nm纳秒激光脉冲功率~173 W,脉冲重复频率在300 kHz-100 MHz范围连续可调,脉宽在1-100 ns范围连续可调.实验研究了里德伯EIT光谱与509 nm脉冲激光参数的关系.时域周期脉冲光在频域上等效为相干频率梳,通过激光脉冲参数调节实现了可控速度群原子的里德伯态激发.基于光脉冲激发的原子干涉光谱具有高信噪比,在量子传感和量子模拟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蔡婷何军刘智慧刘瑶苏楠史鹏飞靳刚成永杰王军民
- 关键词:里德伯原子
- 多能级里德伯原子中实现3.4 GHz微波增强测量
- 2025年
- 里德伯原子微波测量系统是不同于传统电子微波测量的新型全光学测量技术,它利用里德伯原子与微波场的强相干耦合效应,将微波场转化为原子相干光谱的特性测量,目前已成为高灵敏度高精度微波测量的主要研究领域.微波场与里德伯原子相干耦合过程中的退相干机理会极大地影响微波场与相干光谱的转换效率,从而影响微波电场测量灵敏度.我们实验研究了在多能级里德伯铯原子系统中,实现中心频率为3.4 GHz微波测量的最佳增强条件以及0.3 GHz动态范围测量.利用铯原子D1线和D2线构成的多能级光学泵浦效应减小里德伯原子的退相干,从而增强里德伯原子的电磁诱导透明(EIT)量子相干特性,以及增强微波场作用产生的EIT-AT分裂谱,实现微波场的增强测量.
- 薛晶晶李若楠胡雪松孙培晟周海涛张俊香
- 关键词:量子相干效应微波测量
- 基于里德伯原子电场量子测量方法及激光偏振影响分析
- 2025年
- 电场与里德伯态能级互相作用产生Stark效应可以通过EIT光谱的频移量进行量子探测,利用频移量与电场之间的函数关系,能够实现电场的测量.但是当探测光与耦合光偏振方向失配时会导致频移量的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进而影响电场的准确测量.本文首先求解密度矩阵方程进而推导EIT-Stark数学模型,分析探测光和耦合光偏振方向对模型的影响.其次,本文采用内置极板的方法避免了由于碱金属原子附着在原子蒸气室表面对加载电场所造成的屏蔽作用.最后,通过调控激光偏振方向,验证了偏振失配对EIT光谱以及电场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探测光和耦合光偏振方向互为平行时,为激光最匹配的偏振方向,EIT光谱峰值最大,电场测量最大相对误差为1.67%.探测光和耦合光偏振方向夹角为45°时,激光偏振失配程度最严重,EIT光谱峰值最小,电场测量最大相对误差为10.24%.
- 丁超胡珊珊邓松宋宏天张英王保帅阎晟肖冬萍张淮清
- 关键词:电场测量里德伯原子电磁诱导透明
- 里德伯原子幻零波长
- 2024年
- 原子极化率反映其对外场的响应特性,动态极化率等于零的外场波长称为零极化或幻零(tune-out)波长.里德伯原子的tune-out波长计算较为困难,本文设计室温气室里德伯原子测量装置,基于调幅电磁感应透明(amplitude modulation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AM-EIT)光谱技术实现tune-out波长测量.实验采用双光子级联激发制备铯原子里德伯态,利用阶梯型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光谱实现里德伯原子量子态检测;通过微波频率连续扫描测量里德伯原子AM-EIT信号;在tune-out波长处,邻近耦合能级对目标里德伯态的动态极化为零,原子动态Stark效应相消,AM-EIT信号极弱.我们建立简化三能级模型计算tune-out波长,理论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 刘智慧刘逍娜何军刘瑶刘瑶苏楠杜艺杰王杰英裴栋梁王军民
- 关键词:里德伯原子铯原子
- 基于里德伯原子天线的低频电场波形测量被引量:1
- 2024年
- 里德伯原子的高极化率可以实现电磁场的多维度参数测量.本文利用室温里德伯原子构建原子天线,基于原子天线将低频电场幅度信息转化为强度信息,从而实现低频电场的参数测量.实验采用双光子激发制备铯原子里德伯态,通过阶梯型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光谱实现里德伯原子量子态的检测,基于内置电极技术在室温原子气室导入k Hz频段低频电场.电场中里德伯原子的Stark频移会在EIT过程导致双光子失谐,从而引起EIT光谱频移和强度变化.在弱电场条件下,EIT光谱频移可以忽略,EIT透射强度与输入低频电场强度近似为线性关系,基于该效应可以实现低频电场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测量.
- 张学超乔佳慧刘瑶刘瑶苏楠蔡婷何军何军赵延霆
- 关键词:里德伯原子低频电场波形
- 基于里德伯原子Stark效应射频电场测量灵敏度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里德伯原子极化率大,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原子能级发生Stark分裂和频移,可实现里德伯原子高灵敏电场传感器的研究.采用Shirley的简化不含时Floquet哈密顿量模型,计算了Cs里德伯原子的AC Stark能谱,修正后与实验上测得的弱场中Cs里德伯原子的DC Stark离子能谱拟合,在获得60D_(5/2)和70D_(5/2)里德伯原子态极化率αDC的同时实现低频弱场灵敏度的计算.并计算了Cs里德伯原子60D_(5/2)态频率在0—500 GHz范围内振荡电场中的AC Stark能级频移量,对里德伯原子传感器在其宽光谱范围内的灵敏度进行定量分析,实现任意场频率最佳灵敏度的计算,为里德伯原子传感器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韩小萱孙光祖郝丽萍白素英焦月春
- 关键词:ACSTARK效应
- 基于里德伯原子EIT光谱的微波衍射近场测量
- 闻志恒
- 电磁感应透明条件下里德伯原子系统的亚稳动力学被引量:1
- 2024年
- 开放量子系统是新兴量子科技不可或缺的量子平台,也是量子物理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丰富的动力学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例如,某些情况下系统在弛豫至稳态之前一般会经历漫长的动力学过程,即亚稳动力学过程.完整描述这种复杂而又缓慢的动力学过程往往非常困难.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如何在刘维尔的慢变本征模式子空间中对亚稳动力学过程进行低维度的近似描述,从而简化计算难度.然后,针对电磁感应透明条件下的里德伯原子系统,研究了其亚稳动力学过程的有效描述,并讨论了该有效描述和真实动力学之间的误差.本文的研究为建立开放多体系统动力学过程的有效简化描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 夏刚张亚鹏汤婧雯李春燕吴春旺张杰周艳丽
- 关键词:弛豫电磁感应透明
- 腔增强热里德伯原子光谱
- 2023年
- 高精度里德伯原子光谱在研究里德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里德伯能级结构、电磁场的精密测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里德伯原子光谱对比度、信噪比的提高和线宽的压窄是获得高灵敏测量的基础.本文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腔增强的里德伯原子光谱,与自由空间的光谱相比实现了在光谱线宽不变情况下11.5倍的光谱对比度和信噪比的提高.其原因是在双光子共振处产生的电磁诱导透明和光泵浦效应会导致腔内原子对探测光吸收的减弱,提高了光学腔的阻抗匹配效率,从而使进入腔内的光强增大,因此提高了里德伯原子光谱的对比度和信噪比,提高的倍数取决于探测光穿过原子的透射率.预期通过优化铯原子温度,光谱的对比度和信噪比能够提高23倍.本工作为提高里德伯原子光谱的对比度和基于里德伯原子的精密测量灵敏度提供了参考.
- 王勤霞王志辉王志辉管世军何军何军张鹏飞李刚
- 关键词:里德伯原子光学谐振腔阻抗匹配
- 腔增强里德伯原子光谱及微波测量的研究
- 由于里德伯原子具有较大的电偶极矩和极化率,对外部电场的感知很灵敏,是侦测微波的重要量子系统,而高精度的里德伯原子光谱则是获得高灵敏微波测量的基础。此外,由于里德伯原子之间的长程耦合相互作用形成的多体关联系统在相变临界点附...
- 王勤霞
- 关键词:里德伯原子光学双稳微波电场光学谐振腔
相关作者
- 张临杰

- 作品数:91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里德堡原子 电磁诱导透明 碱金属原子 RYDBERG原子 三能级系统
- 严冬

- 作品数:37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理学院
- 研究主题:原子 量子纠缠 量子混沌 偶极 纠缠
- 何军

- 作品数:106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铯原子 单原子 铷原子 激光 里德堡原子
- 景明勇

- 作品数:38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单光子 里德堡原子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相位编码 里德伯原子
- 张好

- 作品数:46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里德堡原子 电磁诱导透明 铯 单光子 RYDBERG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