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2篇“ 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的相关文章
- HBV-DNA 与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对乙肝感染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ELIA)对乙肝患者血清同时进行检测,两法结合,正确估价和分析乙肝对人体的感染。方法:PCR测定HBVDNA;ELIA测定乙肝5项。结果:ELIA法测得HBsAg、HBeAg和抗HBc均阳性者55例,PCR测得HBVDNA均为阳性;20例ELIA法测得乙肝5项均为阴性,PCR法测得HBVDNA1例阳性。结论:两种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将两种方法对乙肝感染综合分析,是一种有相当价值的措施。
- 杨祖玲徐刚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ELISAPNA
-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肝再生增强因子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 建立血清肝再生增强因子(ALR)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了解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ALR 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 利用ALR的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不同肝病患者外周血清中ALR 水平。 结果 所建立的ALR 酶联免疫方法其最低检测到的ALR 浓度为0.1 μg/L,在10 ng/m l范围内抗体与ALR 的反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TGF-α,EGF等其它促肝细胞增殖因子无任何交叉反应。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ALR 水平最高,急性肝炎次之,两者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人,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变,原发性肝癌和肝外疾病患者(P< 0.05 和P< 0.01);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血清中ALR 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人(P< 0.05);原发性肝癌和肝外疾病患者血清ALR 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 0.05)。 结论 ALR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对于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ALR 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肝病患者血清 ALR
- 周平周平李奇芬何浩贺福初张木森
- 关键词:肝再生增强因子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病毒性肝炎肝硬变肝肿瘤
- 1997年第16卷主题索引
- 1997年
- 1.本索引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主题注释字顺表》(1994年版)为依据,以每篇文摘,按其内容给予一个或多个规范化的主题词。 2 主题词均按汉语拼音字顺序排列。 3.黑体字为主题的词,宋体字为副主题,阿拉伯数字为本卷连续文摘号(取文摘号末4位数)。 4.对选用的非正式主题词(同义词或准同义词)采用“→…”的方式列出,如“肺吸虫病”则写“→并殖吸虫病”。
- 关键词:病因学主题索引化学诱导免疫酶技术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免疫测定
- 鄱阳湖区饭湖村日本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及分析
- 1997年
- 为确定汛期过后(1995年)饭湖村血吸虫病流行状况,本文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和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该村居民进行了血清循环抗体和循环抗原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6%和53.9%。两法均阳性人数占受检人数的48.9%。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成人较儿童阳性率高,男性较女性阳性率高。指出了洪涝灾害致该村血吸虫感染率上升的危害性。此外,本文参照病原学检查,对以上两法本身进行了分析探讨。
- 尹东陈红根曾晓军姜唯声高祖禄胡飞张绍基村上秀典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血凝集试验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血清学检测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核抗体实验条件的比较被引量:3
- 1995年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用三种不同的酶结合物检测的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血清中的纯蛋白衍化物(PPD)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01),阳性率以酶联单克隆抗人IgG(HRP-McAb)为高。微量全血法与血清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P>0.2)。用自制的人型结核菌PPD抗原和标准的比较,检测的结果非常接近(P>0.2)。人型、牛型和鸟型PPD具有明显的交叉反应。同一批血清两次测定的结果大致相同,但血清稀释度不同时,对检测的阳性率有一定影响。
- 邹伟文
- 关键词: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肺结核ELISA法
- 红细胞生成素的检测方法
- 1995年
-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简称Epo]是一个主要由肾脏分泌的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的糖旦白激素,分子量为34—38KD_a,含有34%的糖和10%的涎酸。在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中,Epo选择地作用于红系统使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成形态上可识别的各阶段红系细胞,依靠生理反馈调节机制维持体内细胞数恒定。
- 高丽萍
-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红系祖细胞活性测试增殖分化造血细胞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
- 临床检验ELISA指南
- 本书包括免疫测定的基础知识以及ELISA的原理和类型、试剂及操作要点等6部分。
- 郑怀竞
- 关键词: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
- 应用市售抗HCVELISA试剂检测血清抗HCV·IgM的研究被引量:2
- 1993年
- 采用市售抗HCVELISA试剂盒,葡萄球菌A蛋白(SPA)菌体及酶标记抗人IgM建立血清抗HCV·IgM 检测 SPAELISA。以多种实验对其方法的特异性进行了考核。将其用于临床检测,急肝患者抗 HCV·IgM 检出率明显高于抗 HCV·IgG(11/16,8/16,P<0.05),输血相关性肝炎、散发性肝炎及其高频度社交人群两者的检出率分别为 42.86%与 78.57%,27.27%与 36.36%,及 0与8.47%。且急肝患者抗 HCV·IgM 阳性率显著地高于慢性肝炎患者。
- 李方和郭林生喻植群郝连杰
- 关键词:肝炎肝炎抗体免疫球蛋白类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
- 全文增补中
- 肝病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 1993年
- 采用直接酶标记法对174例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和肝癌组织中的HCV抗原进行了检测,HCV 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10.71%、8.10%和2.68%。表明在我国慢性和重症肝病中存在HCV的感染。通过对HCV与HBV 感染关系的研究,发现肝内HBV 标志阳性和阴性者HCV抗原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说明HCV感染与HBV感染之间似无明显关系。
- 李淋李方和郭林生郝连杰张永东候干曾
- 关键词:肝炎非甲非乙型组织化学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
- 全文增补中
- 血清中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 1993年
- 用核酸酶S_1处理小牛胸腺DNA作为包被抗原,ELISA间接法检测37例SLE患者血清中IgG类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为的65.3%,活动期患者的阳性率为85.4%,用特异性抑制试验证明所检测的抗体是特异的。
- 夏金华
- 关键词:红斑狼疮IGG抗双链DNA抗体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