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09篇“ 配伍稳定性“的相关文章
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2025年
目的:考察不同稳定性条件下放置的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与不同溶媒配伍后的溶液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0时和效期末样品分别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冷藏(2~8℃)放置24 h、室温30℃放置6 h条件下,以性状、不溶性微粒、pH、渗透压、5-羟甲糠醛、可见异物、含量及有关物质(包含阴离子杂质)等指标来考察配伍溶液的稳定性。结果:不同稳定性条件下放置的样品配伍后的溶液性状、不溶性微粒、pH值、渗透压、5-羟甲糠醛、可见异物、含量及有关物质(包含阴离子杂质)等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不同稳定性条件下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的样品配伍时,在冷藏(2~8℃)放置24 h、室温下放置6 h相对稳定,说明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相容性良好,可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许俊博赵海英尚淑霞寇同欣金珠刘茜英贾小兰金鑫
关键词:唑来膦酸配伍稳定性
药品溶媒配伍稳定性不明确的38种药品临床应用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 检索静脉用药调配科(PIVAS)静脉用药品说明书药品溶媒配伍稳定性标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IVAS静脉用药品说明书252份,查看药品溶媒配伍信息标注情况,检索《药典》、诊疗指南等权威文献,查找配伍稳定性用药依据。结果 药品说明书未标注与溶媒配伍稳定性信息的药品38种。检索《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版、《新编药物学》第17版等获得16种药品与溶媒配伍稳定性信息;检索相关文献获得16种药品配伍溶媒的稳定性信息。结论 38种药品说明书中未标注与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信息,其中32种药品与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依据充分,6种药品需进一步通过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王小杰刘冰王海亮王金凤李珊珊
关键词:溶媒稳定性合理用药配伍禁忌
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7种注射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
2025年
目的:考察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7种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青霉素钠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7种药物按照临床常用剂量进行配伍,在4、25和40℃条件下观察配伍液外观性状、测定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含量。结果:在4和25℃放置24 h以及40℃放置8 h条件下,7种配伍液均澄清透明,无浑浊、沉淀和絮状物产生;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头孢他啶配伍液发生颜色变化,由无色逐渐向黄色转变。7种配伍液pH值在24 h内逐渐降低或升高,且随着温度的升高pH值变化幅度增大。7种配伍液中倍他米松磷酸钠含量变化均不超过4%,且随着温度降低药物稳定性提高。结论: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其他7种药物的配伍液在4和25℃放置24 h和40℃放置8 h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邓博文郑媛元张超锋陈迪
关键词:外观性状PH值配伍稳定性
药物配伍稳定性和输液器具相容性试验的取样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药物配伍稳定性和输液器具相容性试验的取样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取样箱和取样系统,取样箱设有输液瓶/袋的固定位,取样箱内部设有至少两个取样区,用于容置样本的取样容器沿设定方向滑设于取样区内,且取样区沿该设...
蒋胜兰吴四清刘喜荣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分析
2024年
目的考察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在两种不同材质(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输液器下配伍后的稳定性,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方法模拟临床上的应用方法,使用0.9%氯化钠或10%葡萄糖注射液作为配伍溶剂,将其稀释成含多巴酚丁胺浓度为0.25~5.0 mg/mL的溶液,建立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有关物质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验证,对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的两种不同材质的给药器具进行配伍稳定性考察,同时对关键质量属性进行研究。结果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和不同配伍溶剂及不同材质输液器配伍后35 h内稳定,可用于临床应用,且配伍稳定性结果均符合本品质量标准。结论本文开发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适用于配伍稳定性检测,且本品与0.9%氯化钠溶液配伍更加稳定,TPE材质的输液器安全性优于PVC材质。
周芳冰李杨耿爽彭昱晖
关键词:配伍稳定性输液器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配伍稳定性研究
2024年
目的:以原研制剂作对比,全面考察不同溶媒对自研产品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不同溶媒配伍,于不同时间点测定混合液中头孢哌酮及舒巴坦的浓度、有关物质、聚合物,观察溶液颜色、pH值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各溶液配伍12 h后药物的主要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5%葡萄糖和0.225%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和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配伍稳定性较高,临床上能安全使用。
崔姣陆媛
关键词:溶媒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配伍稳定性
米力农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考察米力农注射液与3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米力农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0.45%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配伍,置于室温0、8、24和48 h时考察制备液的性状、pH、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备液中有关物质及米力农含量。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性状、pH、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有关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米力农注射液与上述3种注射液配伍后的溶液在48 h内安全、稳定
孙晓阳李玲玲
关键词:米力农注射液配伍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
缩宫素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考察缩宫素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缩宫素注射液分别与不同pH及不同内包材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配伍,在室温条件下考察配伍溶液的稳定性。结果:配伍溶液的性状、pH、渗透压、不溶性微粒、有关物质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缩宫素注射液与不同pH和不同内包材的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24 h内稳定
施建国蒋宇丹
关键词:缩宫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基于序贯分析策略的丹红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溶媒配伍稳定性及安全性评价
2024年
目的:基于“理化性质-主要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相似度-类过敏反应”的序贯分析策略,评价丹红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在不同配伍条件下溶液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将丹红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按20 mL:100 mL、30 mL:100 mL、40 mL:100 mL和30 mL:250 mL、40 mL:250 mL的比例进行配伍,在室温条件下10 h内,分别观察和检测各溶液在配伍后不同时间点的性状、渗透压、不溶性微粒和pH;测定溶液在配伍后不同时间点的各主要成分含量;计算配伍后不同时间点各溶液HPLC指纹图谱和^(1)H NM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采用RBL-2H3细胞脱颗粒体外类过敏反应检测体系,评价各配伍溶液的安全性。结果:配伍10 h内溶液性状、渗透压、不溶性微粒含量、pH无明显变化,主要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HPLC和1H NMR指纹图谱均有良好的相似度,且配伍溶液无明显致RBL-2H3细胞脱颗粒作用。结论:本研究从物理、化学、生物角度综合评价,表明在30 mL:250 mL~40 mL:100 mL浓度范围内,丹红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在配伍10 h内溶液均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王安婧朱越韩诗晴韩柱诸葛慧贾小转王迎超杨振中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溶媒配伍类过敏反应序贯分析安全性评价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等6种中药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开展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等6种中药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方法:采取室温(25℃)条件下考察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参麦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配伍后放置0、1、2、4、6 h的外观性状、p H值、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数、吸收度变化等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参麦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配伍后,各配伍溶液在6 h内性状均无显著变化,无沉淀、无结晶、无明显可见异物、pH值无明显变化。与银杏达莫注射液、参麦注射配伍后6 h内的不溶性微粒均超出《中国药典》规定限度。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灯盏细辛注射液配伍稳定,与银杏达莫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配伍稳定
刘玲任琦罗新新陶松徐娟
关键词:冠心病配伍稳定性中药注射液

相关作者

刘放
作品数:112被引量:423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法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 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毕开顺
作品数:839被引量:7,272H指数:38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中药 RP-HPLC法测定
陈晓辉
作品数:398被引量:2,740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法测定 RP-HPLC法 HPLC法
田伟强
作品数:96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稳定性 硫酸头孢噻利 配伍稳定性 头孢噻利 配伍
方宝霞
作品数:120被引量:487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配伍 氯诺昔康 高效液相色谱法 META分析 注射用氯诺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