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071篇“ 鄂尔多斯盆地“的相关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银洞子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2025年
厘清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银洞子地区的构造特征,是选择合理的、客观的地震地质解释方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和室内地震地质解释相互印证的方法,笔者对银洞子地区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以选取合理的地震地质解释方案。结果表明:银洞子地区共经历了4个主要演化阶段,分别是加里东期“古脊梁”形成,燕山中期构造变形定型,燕山晚期的前期伸展和后期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喜马拉雅期构造调整兼走滑。深层滑脱型单向西倾冲断构造为研究区的基本构造模式;其中,基本构造样式为一系列西倾单向叠瓦状冲断组合,表现为自东向西依次出露奥陶系、寒武系和元古宇,变形强度、抬升幅度依次增强,而滑脱层主要发育于深层。对银洞子地区地震剖面进行综合地质解释表明,深层滑脱型单向西倾冲断构造模式是研究区客观的、合理的地质解释模式。研究成果对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勘探区带优选和地震地质解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冯娟萍姚韦卓张江华欧阳征健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样式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组长2段油藏特征研究
2025年
延长组长2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组的重点开发层系,油层在纵横向上分布非均质性较强,制约了油藏的高效开发。为此,从流体性质、渗流和温压特征、油藏主控因素方面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长2段油藏特征,研究表明:长2油藏的原油具有良好的性质,其密度和粘度均较低,含硫量和沥青质的含量也比较低,同时,具有凝固点高的特点,油田产出水矿化度超过60 000 mg/L,属于CaCl_(2)型。长2油层温度为33 ℃,压力为4.4 MPa,属于正常温度-低压油藏。长2油层组采油井统计资料反映,区内油水分异性不强,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同时,也未发现明显的边底水特征。长2油藏受岩性、物性、构造、充注程度多重因素影响,具有构造-岩性油藏的特征。
李倩杨静王茜
关键词:长2油层组延长组成藏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鄂尔多斯盆地走滑断裂特征及控油气效应
2025年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最稳定的克拉通盆地,其内部被认为极少断层发育。近年的三维地震解释中发现在该盆地内有大量小尺度断层发育,这为盆地内部构造特征和油气勘探带来极大的认识转变。然而,这些新发现断层的几何、运动特征及成因机制仍不清晰,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对发育于盆内不同构造单元的此类断裂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内部主要发育ENE、NW、N-S和近E-W向4组断裂。各断层具有高倾角、小滑移距、隐蔽性强的共同特征,且均表现出走滑性质。但在盆地的不同区域断层的优势走向存在差异,北部断裂近E-W向,南部断裂以NE向为主,西南部NW向断裂为优势走向,盆地腹部断裂多走向、断续发育。通过对比发现盆内断裂与盆缘断裂的几何和运动学特征具有较大差异,但盆地内部断裂与周缘断裂具有相同的动力学背景,其形成与演化受到盆地周缘构造应力作用的控制。靠近盆地外缘形成的断裂在应力场性质上与邻近的周缘应力场相仿;盆地腹地地区,由于远离周缘强烈应变区及受到多方向构造应力的影响,断裂走向复杂且活动强度较弱。鄂尔多斯盆内断层及派生裂缝形成特殊的储层甜点区,在中生界碎屑岩中主要表现为断缝体油气藏,而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主要表现为断溶体油气藏。由于断层几何结构垂向的不连续性导致盆地上、下含油气系统表现出独立性。
何发岐黄雷贾会冲张茹张威王朝黎小伟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走滑断裂构造应力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页岩气关键参数计算及储层评价
2025年
为了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页岩气勘探潜力,以盆地东缘LX区块为目标,根据测井资料和实验分析数据,结合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及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成果,对LX地区海陆过渡相泥页岩进行分类,并建立关键参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存在类海相与类陆相两种类型,依据岩心实验资料对页岩气矿物组分、有机质含量、夹层比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利用最优化方法、曲线回归方法、电成像测井方法对关键参数进行计算;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厚度、脆性、矿物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储层关键参数与成熟页岩油气区块类似,证明LX地区页岩气勘探潜力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划分标准;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评价提供了重要数据及有效手段。
刘金立侯振学梁长久宋光建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有机碳含量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页岩气井综合治漏技术
2025年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区域深层页岩地层交界面存在天然裂缝,长裸眼井段多套承压薄弱层同存,承压能力弱,钻井过程中漏失频发,严重制约着钻井提速增效。研究了随钻承压护壁技术,以提高裸眼井段承压薄弱层的承压能力;采用了长裸眼漏层精准定位技术,以实现漏层的精准定位;研发了酸溶性高滤失堵漏工作液,用其封堵裂缝性恶性漏失,大幅提高钻井时效。将述技术集成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页岩气井综合治漏技术。该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14口井页岩气井进行了现场应用,专项堵漏时间缩短55.25%,钻井周期缩短15.5d。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综合治漏技术为该盆地页岩气井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孙欢朱明明杨勇平王伟良王凯赵向阳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层应力敏感实验
2025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层致密,孔缝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导致应力敏感具有特殊性。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海陆过渡相页岩样品,开展了不同有效应力下的岩心应力敏感实验,明确了储层应力敏感程度,并结合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揭示了研究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层应力敏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应力从3 MPa增大至35 MPa时,人工裂缝、天然裂缝和基块岩心的渗透率分别降低了97.1%、86.8%和50.5%。有效应力卸载过程中,渗透率恢复率分别为21.4%、19.0%和11.6%,表现出显著的应力敏感滞后效应。人工裂缝、天然裂缝和基块页岩的应力敏感系数分别为0.65、0.58和0.19,应力敏感程度分别为强~中等偏强、强~中等偏弱和弱,表明研究区页岩多尺度孔缝结构的应力敏感显著。海陆过渡相页岩矿物组分、裂缝发育程度和孔隙结构是应力敏感损害的主控因素,建议制定保护储层的采气工艺制度,通过控压生产,保障气井高产和稳产。
李兵甯冼逸朱卫平朱卫平陈明君康毅力康毅力
关键词:页岩气应力敏感渗透率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页岩油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与预测
2025年
不同的成岩组合决定着储层孔隙发育和储层的不同特征,为了对姬塬地区未知成岩相井段的成岩相进行预测,应用岩心、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扫描电镜等实验,依据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矿物组合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页岩油储层划分出6种成岩相类型;并利用SPSS软件在Fisher判别法的基础上构建出成岩相识别的主因子与次因子,建立二者图版;同时建立不同成岩相的判别函数,进而对未知成岩相井段的成岩相进行预测。与常规交会图法相比,Fisher判别法对成岩相的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1.4%,大大提高了识别精度;为研究区长7页岩油储层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董越路巍陈华王振宇姬程伟李妍蓉朱玉双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部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2上段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2025年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储层发育影响因素,利用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实验方法开展了太2上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太2上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7.84%、平均渗透率为0.396 mD,以特低孔-超低渗为主,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储层发育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孔、岩屑溶孔等;根据各区域孔隙发育频率、孔隙度与渗透率,将孔隙组合分为3类:粒内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的实验方法能够较好地表征3类孔隙组合的储层特征,其中粒内溶孔+晶间孔的组合是良好的储层孔隙类型。根据沉积分异和孔隙分异规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优质储层评价标准,将太2上段储层由好到差分为Ⅰ、Ⅱ、Ⅲ类,并对优质储层有利区做出预测。
孙亚辉杨申谷陈小虎马银银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储层特征孔隙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沉积分异特征
2025年
为了深入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乌审旗古隆起对其周缘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沉积分异特征的影响,基于地震、测井、岩心及野外剖面等地质资料,对马家沟组沉积期内部应力环境进行分析,通过绘制古地貌图确定该盆地内部地表地形变化,明确马家沟组重点层段的岩相古地理,厘清该区内部岩相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区域构造作用力下,乌审旗古隆起在马家沟组沉积期发生间歇活动,使得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马家沟组沉积期古地貌产生明显的隆坳分异;(2)该区马家沟组岩相古地理也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海进期两坳陷(靖西坳陷、米脂坳陷)相互沟通且与广海相连,在深部位发育灰坪微相,在古隆起发育云坪、灰云坪微相;(3)海退期两坳陷受到乌审旗古隆起的阻隔,并且与广海的沟通也受到其他古隆起的阻隔,在两个坳陷分别发育膏盐湖,古隆起发育含膏云坪、云坪微相。结论认为,乌审旗古隆起对“一隆两坳”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在整个马家沟期均有控制作用,影响了该区马家沟组的构造—沉积演化及分异。
张翔祁壮壮丁晓琪高雯璐袁倩钟经治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岩相古地理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砂岩成岩作用特征分析
2025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进行野外剖面观察和样品采集,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进行测试,对直罗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明确砂岩的岩相学特征、孔隙特征、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砂岩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直罗组储集层岩性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隙、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物性特征以特低孔—特低渗为主,成岩作用主要表现为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
孟恩慧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成岩作用岩石学溶孔

相关作者

李文厚
作品数:398被引量:4,874H指数:4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成岩作用 沉积相 延长组长
付金华
作品数:217被引量:5,299H指数:5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页岩油 延长组 上古生界 致密
杨华
作品数:282被引量:5,892H指数:5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优质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 低渗透
刘池洋
作品数:290被引量:4,439H指数:38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地质意义 裂变径迹 砂岩型铀矿
姚泾利
作品数:155被引量:3,045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延长组长 致密 成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