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2篇“ 部门法“的相关文章
试论部门法之间的法律责任混同
2025年
通过梳理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可以区分责任混同与责任竞合、责任聚合的区别,研究功能性混同、程序性混同和规范竞合型混同三种具体类型,指出混同导致的重复评价与遗漏评价问题,可以进一步从立法模糊性、社会关系复杂化和司法适用交叉解释三方面分析法律责任混同的成因,并提出以动态系统论为基础的责任分层协调机制,倡导建立跨部门联合审判与优先审理规则,实现不同部门法责任适用的协调与统一。
耿好
关键词:部门法
法秩序统一性导向下部门法冲突的司法调适被引量:1
2025年
部门法冲突是指同一法秩序内,不同部门法要素因悖反评价协调性要求而产生的实体冲突。部门法冲突会对统一法律适用和国家法治统一造成巨大威胁。司法裁判应当妥善处理部门法冲突,实现法秩序参与社会治理的最优化这一法治国设计目标。法秩序统一性系法秩序作为目的论体系之冲突禁止要求,其作为部门法冲突司法调适的法理导向,可从法律的体系性、司法职业的德性、裁判的说理义务得到正当性证成,并以“有限的范导性”为其作用机制。基于法秩序统一性,对部门法冲突进行司法调适时,应以司法为语境厘清冲突的表面形态和内在本质,以司法处理的方法分流为目标进行冲突的类型化归纳,兼顾法秩序的存在论统一属性与目的论统一属性。构建符合法秩序统一性的部门法冲突司法调适方案时,应当遵循法律方法的客体适应性原理,围绕法律概念部门法冲突、违法性评价部门法冲突和法律后果部门法冲突的内在特质,进行相应的司法论证。
吴冬兴
关键词:逻辑规则
以跨部门法律观推动教育法学学科建设——劳凯声教授专访
2025年
由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化,传统的教育法部门法定位学说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应以跨部门法律观重新审视教育法的定位问题。跨部门法律观强调突破传统部门法学的思维定式,主张尊重教育法的异质性特征,力倡公法规范和私法规范的相互配合和平衡,对于解释教育领域的法律现象和法律问题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和贡献。应以跨部门法律观来推动教育法学学科建设,在重新认识和理解受教育权的基础上建构教育法学的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繁荣教育法学研究。
劳凯声蔡海龙
关键词:教育法教育法学受教育权学科建设
求同存异:经济法责任与其他部门法责任的同一性与特殊性
2025年
经济法责任理论的完善是经济法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学界对其研究并不完备。目前,学界对于经济法责任是否存在主要持“否定说”与“肯定说”两种观点,二者均因过分关注经济法责任与其他部门法责任的界限而忽视了其联结,辩证视角的缺乏使得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的理论说服力相对有限。若要实现对经济法责任的理性认知,应在把握经济法责任与其他部门法责任同一性的基础上探寻其特殊性,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明确其独立性,同时秉持“本质求同—方法革新—类别存异—责任独立”的研究思路。具言之,首先应探寻法律责任的同一性,明晰所有法律责任的本质在于法律主体因受到制裁而需要承担“不利益”;其次应革新研究方法,扬弃传统的“责任—独立”分析范式,重构“独立—主体—行为—责任”的新分析范式,探寻经济法责任要件与分类的特殊性;最终,在新分析范式与责任分类的基础之上,消解经济法责任与其他部门法责任间的含混,确立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实现经济法责任理论的自足与自洽。
丁庭威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同一性独立性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体系化法治回应——基于多部门法的协同路径
2025年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已逐步成为新型综合性经济形态,其社会关系横跨多个法律部门。根据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结合低空经济实践,为促其发展,需放宽空域管制、激活生产要素,健全市场准入与监管体系以确保安全,同时补充侵权法,明确行为准则,完善经济促进制度。现行偏重管制的航空法和所涉部门法的滞后性阻碍了低空经济的成长。低空经济的发展,需多部门法协同,体系化地予以法治回应。航空法理念应由管制转向监管,重构航空法体系,开放并优化空域分类,完善监管体系;明确空域资源物权属性,构建多元权益平衡的空域与数据产权制度,并完善侵权法以应对新挑战。政府角色应从主导转为服务提供者,优化土地规划,建立高效审批机制,法治化推进产业扶持,完善低空产品公共应用立法,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
蒋都都
关键词:低空航空法空域资源
省政府及22个组成部门法治建设成绩“亮眼”
2025年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再次部署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对22个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3月24日至27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和22个政府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情况的报告,并以电子表决的方式,对22个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刘青霞蒋海洋
关键词: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省人大常委会
一般法理学与部门法哲学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些误解的澄清
2024年
部门法哲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研究?它与一般法理学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本文通过对目前所流行的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部门法哲学是一般法理学在部门法中的应用,另一种看法认为部门法哲学是部门法的哲学升华——的检讨,试图给出一种更为恰当的有关部门法哲学的理解,亦即部门法哲学是广义道德哲学中与一般法理学并立的一个分支。
吴彦
关键词:部门法哲学道德哲学
教育法典编纂背景下受教育权的部门法基础及其规范整合被引量:2
2024年
现有理论研究多是从宪法层面探讨受教育权问题,并将其归入公法调整范围,从而遮蔽了其他部门法视域对于这一问题的拓展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权在私法领域的研究价值。刑法、民法以及行政法等部门法关于教育条款的规定,同样是受教育权保障的重要规范基础。在协同运作方面,受教育权部门法规范的双向衔接面临着一定的实践困境,在实体衔接上缺少技术规制思维,在程序衔接上缺少程序救济条款。在规范整合方面,统一立典是受教育权部门法规范有效整合的路径依归。从分散立法到统一立典,体现了受教育权立法保障的逻辑转换。从国家教育权到公民学习权,彰显了受教育权规范整合的权利基础。从立法论到解释论,则是受教育权保护规范的具体适用路径。
魏文松
关键词:受教育权
审判监督领域跨部门法官会议研究
2024年
审判监督案件具有通常涉及多个部门、专业领域纷繁复杂、裁判结果影响力强的特点,裁判难度较高。同时,部分法院的审监力量配备也制约了再审裁判“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实现。跨部门法官会议的机制特点与审判监督案件较为契合,但其在实践中的适用频次较低,故将其应用于审判监督领域可以实现“双方共赢”。本文经研究调查问卷,发现跨部门法官会议存在三方面问题,并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落脚点,首先细化了可适用跨部门法官会议的审判监督案件范围;然后通过明确召集部门、分层建立法官库、随机抽取和选取相结合的步骤,创新了会议组建方式;最后明确了会议形成意见后应当复议的情形及相关衔接程序,据此完善了审判监督领域跨部门法官会议的应用路径。
孙昂然李辛
关键词:审判监督
论气候法的新兴部门法地位被引量:1
2024年
气候法的法律地位充满争议,学界存在“环境法分支说”“能源法归属说”“国际法从属说”等典型主张,各学说均有一定的支撑理由,但也存在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环境法分支说”因未能识别出气候变化问题比传统环境问题更具复杂性、气候诉讼的请求权基础不同于环境诉讼、气候应对“义务本位”与环境保护“权利本位”差异而面临“危机”;“能源法归属说”因没能正视气候问题不能完全归因于能源活动、气候法并非能源法的专属渊源、气候正义难以归属于能源正义等问题而显得“傲慢”;“国际法从属说”因不能解决国际气候法与内国气候法间的断裂、国际气候法存在的实效性难题以及气候损害难以寻求国际法司法救济等缺陷而出现“偏颇”。气候法宜被定位于一新兴部门法,是由于气候法具有构建自主的气候法学知识体系、气候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和建设气候外交强国等独特价值,且以气候社会关系为特殊调整对象,以减缓和适应型管制为独有调整方法,以气候稳定利益为特有保护利益。未来,气候法应逐步从环境法、能源法等法律的附属地位中抽离出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部门法
王国飞

相关作者

宋亚辉
作品数:67被引量:927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部门法 分立 规制 规制体制 竞价排名
张翔
作品数:116被引量:3,169H指数:30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研究主题:宪法 基本权利 宪法学 宪法解释 合宪性解释
刘水林
作品数:86被引量:92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法 整体主义 规制 方法论 会计专业
焦宝乾
作品数:68被引量:562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法律方法 法律论证 法律方法论 法律推理 方法论研究
劳凯声
作品数:154被引量:2,458H指数:27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 教育法 教育改革 教师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