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篇“ 道德相对主义“的相关文章
道德模糊性与道德相对主义
2025年
道德模糊性的一个一般性现象就是临界例子的存在,由此而形成的道德语句既可以为真也可以为假,因为道德模糊谓词不确定适用或不适用于这些例子。这似乎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因为道德相对主义也承认道德语句既可以为真也可以为假。通过检视道德模糊性和道德相对主义,可以发现二者虽然有重叠之处,但这并不会使道德模糊性导致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模糊性不仅有其客观性来源,而且与道德相对主义相比,它也可以更好地说明道德分歧、道德多样性以及道德进步。
张锋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
敬畏对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自我大小和道德相对主义的作用
道德直觉判断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所谓道德直觉判断,是指人们基于文化或亚文化的美德,依赖道德直觉做出的对他人行为的评价。道德直觉判断发生的内在机制一直以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已有研究表明,敬畏情绪与道德判断存在关联。敬畏...
张馨云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相对主义的审美判断类比论证——基于康德美学的视角
2024年
审美判断类比论证是道德相对主义者为自身理论辩护的手段之一,他们以审美相对主义来类比道德相对主义以证明道德信念的相对性和非客观性。康德以其“审美判断力批判”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并对后世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康德美学中审美判断力的解释为依据,对道德相对主义的审美判断类比论证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王建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审美判断道德判断
道德相对主义的构念
2023年
道德相对主义是哲学家特别是元伦理学家争辩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哲学家所提出的道德相对主义理论,结合访谈法,开放式问卷以及专家意见,通过数据驱动的研究探索道德相对主义的概念结构,并编制一套信效度良好的适合中国群体的道德相对主义问卷,包括三个维度,相对性情境,相对性领域与相对性信念。道德相对主义的极端化会走向虚无主义,我国处于多元化时代和转型时期,容易受到西方道德相对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后的研究可以借助该问卷了解我国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现状,可以为我国多元价值观的取舍提供更多的参考。
韩婷婷喻丰
关键词:道德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教育
规范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被引量:2
2023年
规范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是内在关联的两者,前者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类社会道德的事实,而后者则表现为各种相对主义的理论。规范相对性既表现为规范有效性的相对性,也表现为同一规范体系在实践中的冲突以及不同规范体系的冲突。在规范相对性的社会前提下,当代伦理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相对主义理论,其中,哈曼以内在判断为理据,提出不同共同体的道德不可通约的问题,但实际上他是以规范相对性来为自己辩护,哈曼的问题同时也完全无视了人的道德本性。斯坎伦的温和相对主义的理由仍然是规范相对性,而威廉斯提出的距离相对主义,则将历史时空中的道德文化看成是一个相对主义的问题来为之辩护,实际上仍然是一个规范相对性问题的体现。
龚群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威廉斯
休谟的道德理论是道德相对主义吗?
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休谟作为情感主义的哲学家,他的道德理论为何没有走向道德相对主义?在休谟那里,道德的理论基础没有建立在理性这个通常被认为更具备稳定性的基础上。相反,休谟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限制理性,在情感之上建立普...
贾静雨
关键词:休谟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张力——从实然与应然的互动视角看被引量:7
2022年
道德相对主义在解释某些文化的异质习俗时,往往从道德相对性的实然事实推出自己的应然理念,主张对所有的相对道德标准都采取宽容开放的德性态度,却没有意识到这种价值诉求潜含着折衷调和无原则、让德性沦为伪善的严重弊端,最终会取消“不可害人”的正义底线的终极地位,甚至纵容某些坑人害人的不义行为。要克服这种弊端,就应当站在正义一元主义的规范性立场上肯定多样性(而非多元性)的正当意义,一方面强调不可害人作为一元正义底线对于多样性的人类生活的终极约束力,另一方面宽容尊重所有符合这条正义底线、没有坑人害人的相对道德现象,从而消解道德相对性与道德相对主义的张力。
刘清平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实然应然
论伯纳德·威廉斯的道德相对主义
2021年
相对主义者将一个群体的价值判断仅仅看作适用于这个群体,客观主义者认为存在对所有群体都具有普遍有效的价值判断,威廉斯认为两者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前者忽略了对其他群体的反应和关系本身也是构成伦理生活的一部分;后者建立在反思能获得客观性的伦理知识这一预设基础之上。威廉斯对这两者都进行了批判,进而提出了远距离相对主义。远距离相对主义认为,应该区分“实际对抗”和“名义对抗”,并采取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处理价值冲突。
云兵兵
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与道德共识的重建
2021年
道德相对主义对现代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但又给现代人带来了重大困扰。马克思深刻洞察到道德相对主义的思想根源和现实根源,通过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及其本质,证明了“理性”的虚妄和“资本”的异化是道德相对主义产生的理论根源和现实根源,破解了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实现了道德共识的重建。
陈克荣王桂娟
关键词:道德共识
道德相对主义及其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
道德相对主义主张,各种各样的道德都是相对的、道德总是相对于不同个人、不同社会或不同文化背景的道德规范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道德相对主义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在20世纪初以来得到了进一...
杨玉莲
关键词:道德相对主义公民道德建设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张言亮
作品数:21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麦金太尔 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 马克思主义 启蒙
卢风
作品数:261被引量:1,193H指数:2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 生态哲学 物质主义 道德 哲学
陈真
作品数:54被引量:31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 规范性 美德伦理学 元伦理学 美德
杨锐
作品数:26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人参叶 道德指数 道德相对主义 叙事心理学 中介
孙春晨
作品数:100被引量:40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伦理学会
研究主题:道德 伦理 伦理学研究 应用伦理学 公民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