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2篇“ 造血重建“的相关文章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造血重建期多症状负担的纵向调查
- 2025年
-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造血重建期的多症状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移植后患儿症状的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18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自我报告版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量表在移植后的第0、7、14、21天调查评估移植后患儿造血重建期多个症状及负担。结果最终,共调查9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男61例,女29例,年龄(9.98±2.96)岁。患儿在移植后第0、7、14、21天症状数量、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干扰程度分别为20.00(14.00)、18.00(14.50)、10.00(9.75)、7.50(9.75)个,0.18(0.30)、0.14(0.29)、0.08(0.13)、0.00(0.08)分,0.27(0.42)、0.19(0.30)、0.09(0.16)、0.03(0.11)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01.69、93.70、96.65,均P<0.01)。患儿的症状负担呈现4种不同变化趋势,包含由高到低、始终有一定的症状负担、先上升后下降以及症状负担始终较低。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在造血重建期受到多种症状的困扰,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变化,不同症状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评估患儿移植后的症状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降低患儿的症状负担,促进患儿的治疗恢复。
- 林耿孙霁雯何梦雪沈南平何春蕾钱慧敏
- 关键词: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及其对早期造血重建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住院患儿移植期间营养状况,并探究营养状况对早期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血液病医院儿科行HSCT的244例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疾病特征资料及营养测量指标。结果:移植前营养状况消瘦患儿占8.6%;移植后60 d消瘦患儿占29.4%,重度消瘦患儿占4.2%,超重及肥胖患儿分别占11.9%和3.5%。移植前营养状况正常的患儿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4.0(12.0,18.0)d,20.0(12.2,31.0)d,而消瘦及重度消瘦的患儿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为20.0(16.0,25.8)d,27.0(20.0,6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T患儿消瘦发生率随时间进展增加,移植结束时血清白蛋白降至最低,移植后60 d消瘦的发生率仍较高。移植前消瘦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延迟。
- 王梦川吕聪聪赵素玉田洋刘成学解文君张慧敏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造血重建生长发育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 目的: 1.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造血重建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 2.探讨al...
- 赵艺洁
- 关键词: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预后分析
- 人参皂苷Rg1在骨髓移植中促进骨髓功能障碍小鼠造血重建的机制研究
- 背景与目的: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或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实体肿瘤...
- 杜坤航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骨髓移植氧化应激PI3K/AKT通路
- 一种可用于获得造血重建能力更强的HSPCs的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用于获得造血重建能力更强的HSPCs的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小鼠模型可由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情况指示THAP11表达谱,并且相对于野生型小鼠表型正常。因此,本发...
- 李长燕武云强杨晓明赵珂高慧英向慎思
- 新型骨髓血管内皮细胞样巨噬细胞及其修复因子MDK在促进骨髓正常造血重建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骨髓血管内皮细胞样巨噬细胞及其修复因子MDK在促进骨髓正常造血重建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骨髓血管内皮细胞样巨噬细胞(免疫表型为CD45<Sup>+</Sup>CD14<Sup>+</Sup>CD68<Su...
- 黄晓军孔圆郭丽萍李陈元梁密
- 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对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 2023年
- 通过同种基因型小鼠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将预处理的全骨髓单个核细胞或c-Kit+造血干细胞移植至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体内,动态监测移植2~16周后受体小鼠体内供体来源细胞造血重建以及嵌合情况,以期揭示不同群体的供体细胞以及预处理等因素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移植后早期(2周)全骨髓单个核细胞组髓系比例要高于c-Kit+细胞移植组,但全骨髓移植组受体小鼠呈现出较大的移植后不良反应,出现脱毛、食欲不振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c-Kit+细胞移植组在淋系重建上要早于全骨髓移植组,供体细胞的嵌合植入也早于全骨髓移植组,但两组实验组最终均能完成造血重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c-Kit+细胞移植组在移植后能够较快地实现供体细胞植入,进而开始造血重建,且c-Kit+细胞移植组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全骨髓移植组。结果说明在整体造血重建效果上c-Kit+细胞移植组要优于全骨髓移植组。
- 肖方楠吕雪袁佳佳张明英邢文周圆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
- rhTPO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造血重建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造血重建的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分离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预处理后,给予受鼠尾静脉注射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5×10^(6)/只,建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移植后d 28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鼠骨髓造血干细胞植入情况。将建模成功后的受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移植后d 1开始注射rh TPO,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均连续注射14 d。移植后d 1、3、7、14、21观察两组受鼠外周血及骨髓造血情况。结果:移植后28 d,受鼠骨髓H-2Kb表达率为43.85%(>20%),受鼠嵌合成功。移植后d 3、7、14、21,实验组受鼠血小板数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在移植后d 1、3、7均出现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但实验组骨髓造血增生较对照组好。移植后d 14、21,两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均较前有所恢复,且实验组恢复明显。结论:rh TPO能有效刺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生成,并促进移植后骨髓造血恢复及造血重建。
- 邱瑾韩丽英邢宏运高坤丽卞铁荣
- 关键词:造血重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小鼠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同时间点营养状况及SPN应用对造血重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不同时间点营养状况及补充性肠外营养(SPN)应用对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allo-HSCT血液病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层流室、移植前1 d、移植后7 d、移植后14 d、出层流室的营养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血清血红蛋白(Hb),分析allo-HSCT期间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同时,分析患者应用SPN对移植期并发症和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患者出层流室时的体重、BMI、ALB、PA、TP、Hb均明显低于入层流室时,ALB、PA、TP、Hb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入层流室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层流室窗口治疗后,allo-HSCT患者体重下降7%(4%,9%),性别、HLA相合度对体重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患者入层流室时的体重、BMI、Hb、TP、ALB、PA水平与移植前1 d、移植后7 d、移植后14 d、出层流室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LB<40 g/L时,粒系、巨核系造血重建会延迟(P<0.05);BMI<18.5 kg/m^(2)的患者与BMI≥24.0 kg/m^(2)比较,粒系造血重建会延迟(P<0.05)。移植期间应用SPN可以减缓患者体重下降(P<0.05),且未发现感染、肝功能受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消化道症状增加情况,造血重建时间也未延迟。结论allo-HSCT患者不同时间点营养状况变化复杂,移植后营养不良的程度加重,合理应用SPN能提高患者营养状况且不延迟造血重建。
- 杜珊珊朱文艺徐喆冯筱青白倩王建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营养状况造血重建
- 纯化供者CD34^(+)细胞输注治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造血重建不良8例临床分析
- 2023年
- 造血重建不良(poor 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PHR)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植入功能不良(poor graft function,PGF)或持续性血小板减少(prolonged isolated thrombocytopenia,PT)[1]。文献报道PGF的发生率为5%~27%[2],原发PT发生率为10.1%[3]。PGF及PT均可导致非复发死亡增加,严重影响移植预后[4-6]。PHR目前尚无标准治疗办法,常用治疗手段包括输血支持、二次移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促造血生长因子等,但输血支持伴随输注相关铁过载等不良反应,二次移植或DLI可致非复发死亡率升高和GVHD发生。目前allo-HSCT后PHR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CD34+细胞数量或质量受损有关[1,7-10]。再次输注纯化供者CD34+细胞可促进患者造血干/祖细胞重建,国外文献报道治疗PHR的有效率为58.3%~100%[11-19]。本研究对近年来在本中心接受纯化供者CD34+输注的8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PH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何云马瑞王慧芳张圆圆吕萌莫晓冬闫晨华王昱张晓辉许兰平刘开彦黄晓军孙于谦
- 关键词:造血重建供者淋巴细胞输注造血生长因子
相关作者
- 孙汉英

- 作品数:399被引量:1,10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研究主题:川芎嗪 小鼠骨髓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 骨髓移植
- 刘文励

- 作品数:544被引量:1,854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川芎嗪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 小鼠骨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张梅

- 作品数:203被引量:767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重建 移植物抗宿主病 凋亡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贺鹏程

- 作品数:130被引量:293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重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后
- 陈幸华

- 作品数:690被引量:1,2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 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