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8篇“ 透视法“的相关文章
- 本质-现象透视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根本方法
- 2025年
-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方法,但本质-现象透视法构成整个批判的根本方法。假象遮蔽、歪曲乃至颠倒本质,掩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与暂时性,从而隐匿地维护和强化资本的统治。必须穿透资本主义的假象解蔽其深层本质,并依据对真实本质的理解展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批判,消解资本主义的假象及其现实根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集中展现为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本质的洞见与假象的批判。本质-现象透视法规约包括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法在内的一系列方法的运用。本质-现象透视法之所以成为根本方法,在于它能够有力实现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的总目的,高度契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缘何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的总问题,充分彰显作为总方法的唯物辩证法之批判性与革命性。
- 刘志洪
- 关键词:资本主义生产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
- 透视法的迷狂:乌切罗与《圣罗马诺之战》
- 2025年
- 乌切罗是透视法虔诚的信徒,痴迷于透视法是他一生穷苦潦乃至留名于美术史的关键。本文通过《圣罗马诺之战》来分析乌切罗对阿尔贝蒂、吉贝尔蒂等人的透视方法的继承以及他对透视法的创新,并比较乌切罗和达·芬奇所用的透视方法,以“点”串联起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发展之“线”。
- 陆佳颖
- 关键词:文艺复兴透视法
- 东西方绘画透视法差异及其在插画创作中的融合
- 2025年
- 本论文探讨东西方绘画透视法的差异及其在现代插画创作中的融合应用。透视法作为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不仅影响画作的空间表现力,还深刻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取向。东方绘画中,传统透视法以散点透视为主,强调表现画面意境与神韵,弱化物理空间的准确性,注重画面整体的抒情性和流动性,如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法。西方绘画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通过透视法数学化、规则化的发展,建立了一套包括单点透视、双点透视及多点透视等系统化理论,尤其强调真实空间的再现,使得绘画作品在视觉上更具立体感。东西方透视法历经岁月碰撞与交流,逐渐在现代插画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插画作品的创意形式不断演变,透视法的多样化呈现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当代插画中融合实例的分析,探讨东西方透视法融合的可能路径及对插画创作的积极影响。本研究旨在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一种视角、理论基础以及实际应用的方法,助力插画领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性创作.
- 蒋礼
- 关键词:东西方绘画透视法插画创作文化融合
- 清代通景贴落画对西方透视法的吸收与借鉴
- 2025年
- 西方传教士画家将西方透视法传入清代宫廷,中国宫廷画师与传教士画师合作创造出一种清代宫廷所独有的绘画形式:通景贴落画,它吸收运用了多种西方透视方法,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也营造出一种奇幻的视觉空间。本文归纳了通景贴落画的四种类型,即贴落式通景画、人物与建筑实体结合的仕女画、中大尺幅的通景画、五面围合式通景画,分析了清代通景贴落画对西方透视法的吸收与改造的具体方法,及其背后的审美主张。
- 武雅茹李尤松
- 艺术史可以突破线性透视法的约束吗?达米施与其师梅洛-庞蒂之间的分歧
- 2025年
- 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线性透视法常常成为刻画艺术史发展脉络的核心节点,那么艺术史能否突破线性透视法的约束呢?本文聚焦于法国艺术史家达米施和他的老师、哲学家梅洛-庞蒂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在《透视法的起源》一书中,达米施在多个问题上都表达了与梅氏不同的看法,具体包括线性透视法是否只是文化惯例,现代艺术是否超越了线性透视法,以及艺术史是否突破了线性透视法。达米施倾向于认为线性透视法始终发挥范式作用,而梅氏则认为绘画表达和艺术史都可以超越线性透视法的束缚。透过二人观点上的分歧,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哲学家与艺术史家在考察艺术问题时的差异。
- 卫俊
- 关键词:梅洛-庞蒂艺术史
- 西方绘画中有散点透视吗?——中西对比视野下的17世纪法国学院透视法之争
- 2024年
- 20世纪以来,诸多中国学者以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的差异区分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本文试图指出,如果局限于视点多少和位置,那么在17世纪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中有关焦点透视法有效性的争论中,我们就能看到非常类似于散点透视的透视实践。虽然潘天寿等学者谈论散点透视时并没有局限于视点多少,而是关注于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但“散点透视”这个术语极大地掩盖了这层考虑。所以,虽然散点透视的提法是为了凸显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的差异,但这个术语并不能彰显中国绘画相对于西方绘画的文化独特性。
- 卫俊
- 关键词:中西绘画
- 煤矿地质探测中无线电波透视法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以山西某矿地质探测工程为背景,为做好煤矿地质探测工作,基于无线电波透视法的探测原理与具体流程,研究了无线电波透视法在煤矿地质探测中的应用,介绍了具体的探测方法,分析了探测结果的处理方法,探测出了探测区域的基本地质构造,发现探测区域地质构造相对较好,地质结构也相对简单,探测结果可为工作面安全快速回采提供支持,也可为类似工况下的煤矿地质探测提供参考。
- 秦煜卓
- 关键词:煤矿地质探测无线电波透视法
- 基于绘画透视法的中西建筑路径营造目的差异
- 2024年
- 文章通过剖析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与西方画中的多点透视,探讨了中西建筑在路径营造目的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表现出一种开放、自由的空间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建筑路径的漫游性和叙事性体验。相较之下,西方绘画的多点透视则强调空间的控制与焦点展示,这种观念体现在建筑路径中表现为明确的导引性和视觉秩序。文章通过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比较了中西建筑路径在空间体验和目的导向上的异同,旨在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新的视角与启示。
- 方羿斐
- 关键词:中西建筑视觉秩序现代建筑设计叙事性西方绘画
- 无线电波透视法在大黄山豫新煤矿一号井未知区域的探测应用
- 2024年
- 对于矿井探测通常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来探测未知区域的地质构造,该方法具有仪器轻便、资料采集方便迅速、所需人员较少、透视距离较大、探测效果较为显著等优点。本文采用WKT-E-F无线电波透视仪器对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一号井东翼+676~+730中大顶分层采煤工作面的未探明区域进行探查,探明内部矿产资源储备及其存在的地质构造灾害隐患。参考该地区的矿井基础地质条件及矿道岩层分布为基础,根据现场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推断该未知区域所含的矿产资源种类及其厚度是否达到开采条件及估算经济效益,对是否含有危险地层结构,如何防范提供数据支持。
- 代涌坤张旭辉邹旭宋雪飞
- 关键词:资源开采灾害防治
- 塞尚与科学透视法的终结:梅洛-庞蒂与诺沃特尼的异同
- 2024年
- 奥地利艺术史家诺沃特尼的塞尚研究影响了众多学者,其中包括从现象学和存在论角度阐发塞尚的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梅氏虽然援引了诺沃特尼的研究,但二者的观点实际上有很多不同。通过分析诺沃特尼对塞尚的定位,特别是所谓塞尚走了一条“中间道路”的说法,以及梅氏对诺沃特尼观点的援引和再解释,尤其是对塞尚绘画的“非人类”特征以及“色彩调节”两个问题的聚焦,结合二者对科学透视法本身的不同理解,可以看出梅氏与诺沃特尼间的相似与差异:虽然梅氏赞同诺沃特尼所说的塞尚远离科学透视法后,其绘画呈现出非人类特征,并且强调色彩调节,但他并不认为塞尚走向了再现与平面之间的中间道路,而是强调他走向了另一种知觉的真实。
- 卫俊
- 关键词:塞尚透视法梅洛-庞蒂知觉
相关作者
- 杨泽忠

- 作品数:79被引量:173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数学教学 利玛窦 教学 《几何原本》 数学史
- 商伟

- 作品数:11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哥伦比亚大学
- 研究主题:幻象 透视法 《金瓶梅词话》 《儒林外史》 魔幻
- 马佳伟

-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央美院 透视法 长征 港珠澳大桥 佛教
- 何振纪

- 作品数:107被引量:13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漆艺 《髹饰录》 漆器 漆画 明代
- 侯勇

- 作品数:71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病 脊髓损伤 脊髓型颈椎病 体感诱发电位 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