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4篇“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文章
- 针刺联合腰腹手法对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作用
- 2025年
- 退变性腰椎滑脱是引起中老年人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患者椎间盘、腰椎关节及其周围韧带发生退变、松弛,导致椎体滑动,好发于L4-5椎体[1]。腰椎牵引是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可通过脊柱轴向牵引力恢复椎间隙高度,并能牵伸皱褶的黄韧带,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腰部症状。
- 吴彬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针刺疗法腰椎牵引腰椎功能
- 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术后康复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LS)患者术后康复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治疗的DL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量表评分改善率分为康复不良组及康复良好组。分析DLS患者术后康复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7例DLS患者术后康复不良,发生率为17.00%。两组年龄、多裂肌脂肪浸润Goutallier分级、远端邻近节段小关节Fujiwar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远端邻近节段小关节Fujiwara分级、多裂肌脂肪浸润Goutallier分级是DLS患者术后康复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logistic回归方程为:Logit[P/(1-P)]=0.576×年龄+1.021×远端邻近节段小关节Fujiwara分级+0.887×多裂肌脂肪浸润Goutallier分级+1.154。回归方程预测DLS患者术后康复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696~0.979,P<0.0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60%和97.60%。结论DLS患者术后康复不良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远端邻近节段小关节Fujiwara分级、多裂肌脂肪浸润Goutallier分级,且联合预测对DLS患者术后下肢康复训练效果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 钱哲夏涵朱庭辰梁杰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邻近节段退变康复训练影响因素
- 腰椎侧方不稳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临床相关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腰椎侧方不稳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2年的9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患者。根据在术前腰椎X线片上是否伴有腰椎侧方不稳(lumbar lateral instability,LLI)现象,将被纳入的患者分为侧方不稳定组(L组)和非侧方不稳定组(NL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及矢状面和冠状面影像学参数。结果本研究有22例(22.7%)患者伴有LLI现象。L组患者术前滑脱角、腰椎冠状面平衡距离、L_(4)倾斜角和椎间隙楔变角均显著高于NL组,且L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丢失更为严重(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矢状面和冠状面参数无显著差异,且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伴有LLI的DLS患者是一个与腰椎不稳定相关的独特亚群,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伴LLI患者的冠状面形态。
- 汪颖峰胡鸣罗俊杰韩建邦黄定安陈曦蔡海平牛雷江将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
- 退变性腰椎滑脱行减压融合可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失衡
- 2024年
- 背景:腰椎减压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最有效的手术方式。近几年来脊柱矢状面平衡被广泛认为是调节脊柱手术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能够影响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因素间接影响手术疗效和预后。目的:归纳并总结因退变性腰椎滑脱行减压融合术时可以影响脊柱矢状面平衡相关危险因素,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方法:以“腰椎滑脱,脊柱矢状面平衡,手术治疗,危险因素”为中文检索词,以“lumbar spondylolisthesis,sagittal balance,risk factor”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Springer、ScienceDirect、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主要为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性研究、低质量期刊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纳入6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退行性腰椎滑脱是造成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产生下腰痛和间歇性跛行的主要病因。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切实有效的方法。(2)以往的减压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重点在于彻底神经根探查松解、滑脱椎体复位以及牢靠的内固定,而对于脊柱矢状面平衡关注较少。(3)随着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普及,因脊柱矢状面失衡造成的并发症逐渐增多,从而导致患者预后差,甚至二次手术风险增加。(4)以往的研究仅讨论腰椎矢状面参数与脊柱矢状面平衡的相关性,未深入研究造成脊柱矢状面失衡的相关因素。(5)文章结果表明,开放式腰椎固定融合、滑脱椎体完全复位、选用较粗的椎弓根螺钉、选用较大型号融合器以及自体骨移植是维持矢状面平衡的有利因素,而融合节段数越多、融合节段平面越高,是影响矢状面失衡的危险因素。
- 史浩冉关海山王悦勇刘涛
- 关键词:腰椎滑脱脊柱
-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BLIF与MIS-TLIF治疗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探究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BLIF(unilateralbiportalendoscopiclumbarinterbodyfusion,BLIF)与MIS-TLIF(minimalinvasive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S-TLIF)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医院2022.11-2024.4期间收治的16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BLIF组(N=80),MIS组(N=80)。分别实行BLIF与MIS-TLIF手术治疗。比较椎间隙高度、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效果。结果 BLIF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术后卧床时间均低于MIS组,手术时间高于MIS组(P<0.05)。BLIF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椎间隙高度与MIS组差异不显著(P=0.824、0.101>0.05),术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高于MIS组(P<0.001)。BLIF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均与MIS组差异不显著(P=0.716、0.114、0.196、0.177>0.05)。BLIF组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均MIS组差异不显著(P=0.068、0.123、0.570>0.05)。BLIF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与MIS组3.75%差异不显著(χ2=1.026,P=0.311>0.05)。BLIF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75%高于MIS组88.75%(χ2=6.827,P=0.009<0.05)。
- 李统董逸波杨涵翔张治宇林可心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 CLIF与T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 目的:比较CLIF与T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LIF组与CLIF组...
- 杨再超海恒光田进财周建升陈建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症腰椎功能
- 沿病变腰椎神经支配区域电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沿病变腰椎神经支配区域电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19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15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用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2 d、2周、3个月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清炎症因子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ckin,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d、2周、3个月JOA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2周、3个月治疗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3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术后2周、3个月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2 d、2周、3个月ODI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术后2周,3个月治疗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3个月MMP-3、CRP、IL-1β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术后2周、3个月治疗组MMP-3、CRP、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沿病变腰椎神经支配区域进行电针治疗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王欢黄相鹏孙金星张翔王凤宋钦鹏刘海军侯海涛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 基于CT观察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与关节突关节角及关节椎弓根角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基于CT观察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LS)与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69例DLS症患者纳为DLS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并伴有腰腿疼痛但未腰椎滑脱的169例年龄匹配患者作为健康组;对比DLS组和健康组的临床资料,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LS的危险因素;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分析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与DLS的曲线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LS组在BMI、椎间盘退变、全身关节松弛、腰椎结构及曲度发生改变、韧带松弛、骨质疏松、脱钙、腰椎小关节突病变、合并糖尿病方面均高于健康组(P<0.05);DLS组的关节突关节角与健康组相比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以及退变程度为1、2级的人数比例上升,椎弓根角显著增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增加、椎间盘退变、腰椎结构及曲度发生改变、韧带松弛、骨质疏松、脱钙、全身关节松弛、腰椎小关节突病变、合并糖尿病、关节突关节角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以及椎弓根角的增加都是导致DLS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1,P<0.05);平滑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关节椎弓根角与DLS呈正相关,而关节突关节角和与DLS呈负相关;贝叶斯网络模型及预测推理显示:BMI指数增加、关节突关节角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以及椎弓根角的增加与DLS直接相关,当患者关节突关节角减小、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以及椎弓根角的增加的概率降为0时,患者DLS发生率由50%降低为37.2%;经过模型验证证明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准确度和有效性。结论:基于CT观察可以对DLS有更准确的诊断,且在一定范围内关节突关节角和关节椎弓根角与DLS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李兰殷小丹李旭雪张滔刘愉勤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贝叶斯网络模型
- TLIF联合对侧椎板开窗减压与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
- 2024年
-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联合对侧椎板开窗减压与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LS)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8—2023-08淮阳楚氏骨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DL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LIF联合对侧椎板开窗减压术42例(TLIF组),实施PLIF术38例(PLIF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经X线片测量腰椎前凸角(LL)、滑脱角、椎间隙高度(DH)腰椎参数。分别采用腰椎功能障碍评分(ODI)、数字评分量表(NRS)、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估患者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统计脑脊液漏、切口感染、下肢放射性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LIF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LIF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LL、DH、滑脱角及NRS、ODI、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TLIF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LIF比较,TLIF联合对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DLS患者,能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改善腰椎参数、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并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感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袁灵恩亢军义王亮张泓森张博辛海涛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功能障碍指数椎间孔入路腰椎后路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单纯减压与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下单纯减压与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治疗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8例Ⅰ度DL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UBE下单纯减压治疗28例(减压组)、ULIF治疗30例(ULIF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以及术前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椎间盘高度(disk height,DH)、节段前凸(segmental lordosis,SL)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实验室检查指标(CRP、ESR)、影像学参数(DH、SL)。结果与ULIF组相比,减压组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且患者开始离床活动更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外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实验室检查示,减压组术后3 d ESR、CRP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LIF组术后3 d上述指标均较术前升高(P<0.05);两组间ESR、CRP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减压组术后3 d腰痛VAS评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组腰、腿痛VAS评分其他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ULIF组腰痛VAS评分高于减压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腰、腿痛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术后3 d与6个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减压组术后12个月DH、SL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
- 付豪胡宇童杨东方王鑫许卫兵
-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融合术
相关作者
- 金大地

- 作品数:593被引量:5,254H指数:3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腰椎 内固定 成骨细胞 脊髓损伤
- 王吉兴

- 作品数:161被引量:1,702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外科手术 内固定 手术治疗
- 刘洋

- 作品数:179被引量:5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外科治疗 颈椎后凸畸形 颈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丁文元

- 作品数:352被引量:2,401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颈椎 手术治疗 腰椎 颈椎病 椎间盘
- 姜欢畅

- 作品数:16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退变性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腰椎小关节 脊椎前移 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