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篇“ 迟发性脾破裂“的相关文章
-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伤者的法医鉴定分析
- 2023年
- 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外伤性脾破裂的案例在法医检案里面并不少见,但相对而言,出现迟发性脾破裂的次数来说就在整体上较少,而且此病在临床上面的表现并不典型,且其症状较为隐匿,这就导致该病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在法医临床鉴定外伤性脾破裂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是一项容易引起纠纷的疾病。
- 罗明曾红梅
- 关键词:外伤迟发性脾破裂法医鉴定
-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伤者的法医临床鉴定研究
- 2023年
- 研究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伤者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 选取本地2020年01月-2022年05月间34例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法医临床鉴定结果。结果 裂伤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0例、14例、8例、2例;经治疗,33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死亡率3.03%;33例治愈出院患者中,重伤二级22例,轻伤一级5例,轻伤二级6例。结论 法医临床鉴定过程中,应综合各项检查结果,不断提高鉴定准确性。
- 杨迪迪高倩
- 关键词:法医学交通事故迟发性脾破裂
- 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探讨
- 2023年
- 在临床上对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法医鉴定分析与研究。方法 在医院骨科中选择接受诊治的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50名,对这些患者进行法医临床鉴定,并对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就鉴定的结果来看,50名患者中损伤等级分为四个,Ⅰ级损伤患者9名,Ⅱ级损伤患者12名,Ⅲ级损伤患者21名,Ⅳ级损伤患者8名。通过入院治疗,这些患者中仅有一名患者呈现出治疗无效的状态,该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肝脏的功能衰竭;在其他49名患者中,损伤程度是分为三个等级,轻伤一级患者6名,轻伤二级患者9名,重伤二级患者30名,剩余的4名患者没有接受损伤程度的鉴定。结论 在进行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患者法医临床鉴定的时候,鉴定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在鉴定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因此患者临床症状与影像学分析的结合很有必要。通过这两方面信息的整合,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受伤情况得到明确,也可以使法医临床鉴定结果的精准性、科学性得到保证。
- 周密侯丹
- 关键词:法医鉴定
-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损伤时间推断1例
- 2022年
- 外伤性脾破裂是临床及法医鉴定中比较常见的闭合性腹腔脏器损伤,迟发性脾破裂是其中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迟发性脾破裂存在一段无临床表现的“间隙期”,推断脾破裂的损伤时间,可以证实脾破裂与外伤的因果关系。创伤愈合中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是损伤时间推断的重要依据,组织在损伤后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即炎症期,伤后持续1~3d;增生期,持续到伤后10~14d;机化改建期,至少迁延数月。本文介绍了1例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损伤时间推断的案例,通过对照组织病理学表现,推断出脾破裂符合增生期表现,明确了脾破裂与损伤的关系,为后期类似案件提供参考。
- 李辉范腾飞廖明庆廖信彪
- 关键词:损伤时间推断脾破裂法医病理学
- 脑出血并迟发性脾破裂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迟发性脾破裂是脾脏受伤后脾被膜下出现血肿,或脾被膜下的裂口不大,出血缓慢,血液凝固或大网膜包裹裂口而暂时不出血,某种诱因下才出现腹腔内出血症状。生理状态的脾质地软而脆,易受暴击而破裂出血,病理性状态下的脾脏因肿大和脆性增加,更易破裂。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隐匿,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使治疗延误。本文对脑出血并迟发性脾破裂病例进行分析,了解脾破裂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目前诊断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
- 盛扬杨露彭涛陶干谢亮
- 关键词:脑出血迟发性脾破裂脾切除术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多层螺旋CT
- 暴力打击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鉴定研究
- 2021年
- 探析由暴力击打引起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法医鉴定情况。方法:从2009年至2018年,我们选择了32例因暴力殴打而确认的延迟性脾破裂病例进行观察。包括症状和病因在内的临床法医鉴定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级撕裂伤12例,II级11例,III级7例,IV级2例,恢复率为百分之93.75,死亡率为百分之6.25。结论:法医临床鉴定需要对伤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考虑伤者的病理状况,临床症状等,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客观事实进行推论。
- 米超金
- 关键词:外伤脾破裂法医鉴定
- 胶原纤维、Ⅳ型胶原及CD34诊断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被引量:1
- 2021年
-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鉴定难点在于准确判断脾破裂与腹部受到外力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延续的因果关系。经典的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虽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因此需要寻找其他辅助诊断指标。本文通过一例明确的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病例,在损伤及正常脾组织中,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针对胶原纤维、Ⅳ型胶原、CD34三个指标进行组织形态学对比,并量化免疫组化结果。HE染色发现出血灶周围已经形成了肉芽组织;Masson染色发现出血区周围的胶原纤维密度明显高于远端正常组织,且形成包膜状纤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出血区域的Ⅳ型胶原及CD34相比正常对照组织均呈强阳性,平均光密度具有统计学差异。在判断脾损伤后经过时间方面,HE染色判断为7~14d,Masson染色判断其大于6d,免疫组化判断为7~14d,三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Ⅳ型胶原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均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与HE染色相比,胶原纤维、Ⅳ型胶原、CD34更为直观并易于识别判断,这为今后此类案件的鉴定提供了新的辅助指标。
- 韩青阎春霞张毛影朱杰顾珊智
-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特殊染色
- 刍议因外伤导致迟发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评价
- 2021年
- 讨论因外伤导致迟发性脾破裂的法医鉴定方法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鉴定的35例外因伤导致迟发性脾破裂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法医鉴定脾裂伤患者中I级裂伤22例、Ⅱ级裂伤7例、三级裂伤6例。经过10-45d治疗时间后患者出院,其中轻伤—级患者10例,轻伤二级21例,重伤二级4例。结论:鉴定因外伤导致迟发性脾破裂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等要素,综合分析,准确判断。
- 葛海涛
- 关键词:外伤法医临床学
- 应用CT及彩超评估非手术脾脏钝性损伤中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应用CT及彩超评估非手术脾脏钝性损伤(NOMBSI)中迟发性脾破裂(DRS)的发生率,探讨NOMBSI和DRS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脾脏创伤患者475例,分析不同症状、伴发症状、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对DRS发生产生的影响。结果:DRS发病时间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577,P=0.002)。DRS患者CT检出率为100%,高于彩超检查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对脾破裂及时做出诊断,但是对于DPS或高危DPS患者其准确性不如CT,但其对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仍有重要价值。
- 刘嘉文刘吉盛吴国刚刘显义李博
- 关键词:迟发性脾破裂CT彩超
- 迟发性脾破裂致脾切除法医学鉴定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1案例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胡某,男,47岁,2017年5月13日,在工地工作时因高坠受伤急诊入院。查体:左胸部压痛,髋部压痛,活动受限。初步诊断:肋骨骨折,骨盆骨折。5月16日,自诉前1日咳暗红色血痰3次,当日咳暗红色血痰1次,量少。6月3日被鉴定人又因“外伤致左胸部、腹部疼痛3周,加重伴左上腹疼痛1 d”入院。查体:胸廓挤压征阳性,左侧第5、6、11后肋触痛阳性。
- 吴晨星
-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残疾鉴定
相关作者
- 王春晓

- 作品数:23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结直肠肿瘤 磷酸化蛋白 结直肠癌组织 人结肠癌细胞 磷蛋白
- 郭晓枫

- 作品数:23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新疆总队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造影 胰腺癌 外科学 急救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李建斌

- 作品数:9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迟发性脾破裂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 外伤性 肠梗阻 发病率
- 徐惠娟

- 作品数:5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兴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迟发性脾破裂 骨盆骨折 护理体会 护理 多发伤
- 朱功兵

- 作品数:37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