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85篇“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相关文章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5年
- 分析重症脓毒症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包含5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包含45例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随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赵德静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重症脓毒症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效果及护理
- 2025年
-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运用于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划分32例是观察组连续性血液净化,32例是对照组常规血液净化。观察生命体征、心功能和肾功能、治疗满意度数据。结果 对比生命体征、心功能和肾功能、治疗满意度数据,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治疗效果明显,不但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心、肾功能,也能获取更优的治疗、护理满意度。
- 杜建雄杨雪薇向俐丽卢真华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重症心力衰竭肾衰竭护理
- 置换液冷处理在热射病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置换液冷处理在热射病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收治的46例行CBP治疗的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给予常规热射病治疗及常温置换液CBP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热射病治疗及置换液冷处理CBP的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in、2 h、6 h、12 h、24 h的体温,同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T1)、3 d(T2)、7 d(T3)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变化及7 d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体温和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h、6 h、12 h,观察组体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1、T2、T3时间点观察组PTA、FI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在T1、T2时间点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PTA、APTT、D⁃D、FIB、PLT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结论置换液冷处理后用于热射病患者CBP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可快速缩短热射病患者的降温时间,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以更好地改善热射病患者的预后。
- 谢丹婷何园园谭学增宋青刘杰胡江滨范凤云邱祥威
- 关键词:热射病连续性血液净化凝血功能
-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25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所有患者均来源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患者28 d转归情况进行记录,分为死亡组(133例)和存活组(117例)。统计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并进行对比,然后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筛选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APACHEⅡ、SOFA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占比均相较于存活组升高(t=5.824、5.311,χ~2=49.209,均P<0.05);死亡组患者糖尿病、冠心病、AKI分期Ⅲ期、感染性休克、心功能Ⅳ级、高钾血脂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占比及CRP指标水平均相较于存活组升高,且死亡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相较于存活组延长(χ~2=49.079、30.401、42.549、26.737、35.800、29.709、30.682、22.654、62.850;t=7.412、9.605,均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BMI、高血压占比、血红蛋白指标等进行对比,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有年龄、冠心病、AKI分期Ⅲ期、感染性休克、心功能Ⅳ级、高钾血脂症、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OR=1.391、7.838、7.360、8.306、8.793、3.473、2.832、3.543,均P<0.05)。结论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有年龄、冠心病、AKI分期Ⅲ期、感染性休克、心功能Ⅳ级、高钾血脂症等,临床应据此采取相关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 孟贺玲王亚男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预后
- 全面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5年
- 探析全面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医院重症医学科内选取重症脓毒血症/SIRS病人为受试者,总样本个数40,时间2022年2月到2024年6月,随机分组,一组样本20,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全面护理干预,比较组间康复指标、患者睡眠质量、效能感以及生活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组全面护理干预后,临床重症SIRS患者机械通气、ICU监护、多系统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时间相对较短,治疗后1周M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1至2周效能感明显提升,GSES分数较高,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用专有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组所得总分数更高(P<0.05)。结论 实行全面护理干预可促进SIRS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的提升,缩短机体康复时间,进一步优化患者的效能感和睡眠质量。
- 张奎白玲王丽单世君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重症脓毒血症
- 甲磺酸加贝酯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指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甲磺酸加贝酯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SA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甲磺酸加贝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天。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尿乳果糖/甘露醇(L/M)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IL-6、PCT、hs-CRP、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P患者予甲磺酸加贝酯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有效促进其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减轻炎症反应。
- 张杰于秋霜李凌勖汪华学
- 关键词:甲磺酸加贝酯连续性血液净化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指标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伴急性肾衰竭的护理
- 2025年
-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过滤(CVVH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衰竭(AKI)时使用综合护理,并且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患者SAP合并AKI37例,时间2024年1月到2024年10月,分成护理SAP组与基础SAP组,护理SAP组使用综合护理,基础SAP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 护理SAP组和基础SAP组满意情况:护理SAP组满意高于基础SAP组满意,(x2=18.209,p=0.002)。结论 SAP合并AKI患者使用CVVHD治疗时开展综合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余福英
- 关键词:综合护理SAPAKI
-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与炎性反应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3年1月于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治疗的10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CBP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CBP治疗组,另将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的53例患者纳入乌司他丁组,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I)],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不良反应。结果 乌司他丁组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CBP治疗组的74.47%(χ^(2)=4.575,P=0.032)。治疗7 d后,2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低于CBP治疗组(P<0.01);2组HR均低于治疗前,MAP、CVP均高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低/高于CBP治疗组(P<0.01);2组LVEF均高于治疗前,LVEDI、LVESI均低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高/低于CBP治疗组(P<0.01);2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低于CBP治疗组(P<0.01)。乌司他丁组与CBP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09%vs. 12.77%,χ^(2)=0.112,P=0.738)。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联合CBP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用药风险。
- 周钦伟杨正光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乌司他丁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流动力学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血压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压.
- 赵庆举
- 关键词:脓毒症连续性血液净化免疫功能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探究重症脓毒血症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价值。方法 以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为样本,入选研究者有80例,掷骰子分组,有比照组、净化组,均有40例,比照组为基础治疗,净化组辅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样本在2021年8月-2024年1月入选,检测炎症指标并观察体征,统计有效率和安全事件。结果 治疗前对CRP、PCT以及各组的TNF-α实施比较,净化组、比照组中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治疗后对CRP、PCT以及各组的TNF-α实施比较,均表现为下降状态,其中净化组低于比照组,构成客观差异,P<0.05。治疗前对呼吸、心率以及各组的平均动脉压实施比较,净化组、比照组中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治疗后对三项体征指标实施比较,均构成客观差异,其中呼吸、心率在净化组低于比照组,平均动脉压在净化组高于比照组,P<0.05。有效率在净化组的数值为97.50%,该项内容在比照组的数值为82.50%,即净化组高于比照组,构成客观差异,P<0.05。安全事件在净化组的发生率为5.00%,该项内容在比照组的发生率为20.00%,即净化组低于比照组,构成客观差异,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炎症、稳定体征,可减少重症脓毒血症的相关安全事件并能保持高有效率。
- 杨晨周寒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体征有效率重症脓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