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6篇“ 近远期疗效“的相关文章
卡瑞利珠单抗结合仑伐替尼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2025年
目的:探究卡瑞利珠单抗结合仑伐替尼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9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1∶1比例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仑伐替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卡瑞利珠单抗。对比两组肝功能、免疫细胞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umin,AL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68.66±5.91)%、辅助性T细胞(CD4^(+))(45.56±5.19)%、CD4^(+)/CD8^(+)(1.87±0.39)]均高于对照组[(62.13±4.87)%、(38.92±4.35)%、(1.58±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3.12±0.53)μg/L、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抗体(CK19)(83.32±10.25)U/mL均低于对照组的(3.86±0.78)μg/L、(95.20±10.43)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42.22%)高于对照组(22.22%)(χ^(2)=4.121,P=0.042)。结论:中晚期肝癌使用仑伐替尼结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有助于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免疫与肝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王海兰杨志龙
关键词:中晚期肝癌近远期疗效
纳洛酮在中暑患者中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2025年
观察纳洛酮在中暑患者中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以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本院职业病科所收治的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择选80例,分组依据为数字盲选法,其中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n=40)采用常规治疗加上纳洛酮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命体征、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7.50% VS 67.50%)与对照组相较更为良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比之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 对中暑患者予以纳洛酮治疗,能够增进临床疗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优化生活质量。
李远锋
关键词:中暑纳洛酮临床疗效神经功能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2025年
目的 分析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溧阳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诊治的80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依据是否使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方案一致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远期疗效(复发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复发率为5.56%(2/36),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4,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女性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工作中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疗效相对较差,但血清指标与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好、远期复发率低。
蒋进李蜜
关键词:女性尖锐湿疣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近期疗效
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与传统环乳晕切口切除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近远期疗效对比
2025年
目的研究乳腺良性肿瘤采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传统环乳晕切口切除术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1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70例,设传统环乳晕切口切除术为对照组,设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为观察组,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方案选择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不仅能够充分去除肿瘤组织且瘢痕遗留问题与术后并发症更少,可保障术后生活质量提高。
杜宪强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20—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2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抽签法分为传统术式组与机器人辅助组,各60例。传统术式组实施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实施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置钉准确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椎体后凸角、椎体后凸角矫正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分。结果:机器人辅助组围手术期指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机器人辅助组置钉准确率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机器人辅助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术式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机器人辅助组椎体后凸角低于传统术式组,椎体后凸角矫正率、椎体高度恢复率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机器人辅助组JOA评分、SFI评分高于传统术式组(P<0.05)。结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近远期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提升置钉准确率,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升近远期固定效果,提升患者腰椎功能。
徐子彧刘俊鹏黎萌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对盆骨骨折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对盆骨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盆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透视下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期螺钉置入精度及骨折复位情况、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门诊复查随访,对比其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螺钉置入精度优良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导针置入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优良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天玑骨科机器人Tirobot导航系统联合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盆骨骨折螺钉置入精度更高,可减少患者导针置入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且能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更优。
王久夏
关键词:骨折复位
厄贝沙坦结合利拉鲁肽、二甲双胍在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2025年
分析高血压与糖尿病并存患者采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的整体疗效。方法 研究主体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参照组(42例)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探索组(42例)治疗方案为厄贝沙坦+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探究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干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价值区别。结果 以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和血压作为观察指标,探索组治疗效果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血糖、血压相关指标互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探索组各指标均更低(P<0.05)。结论 高血压与糖尿病共存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不理想,结合厄贝沙坦后整体疗效提升,有效稳定患者血糖和血压指标,且并未增加诸多副作用,近远期疗效十分可观,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优势性尤为突出。
马洪玲
关键词:厄贝沙坦利拉鲁肽二甲双胍高血压糖尿病
他克莫司联合益肾化湿治疗脾肾阳虚、湿热内蕴型老年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王春荣
奥洛他定片+丙酸氯倍他索尿素软膏治疗中老年皮肤瘙痒症近远期疗效分析及对SCF、DYN水平影响研究
2025年
研究中老年皮肤瘙痒症应用奥洛他定片以及丙酸氯倍他索尿素软膏共同治疗,对其近远期产生的疗效及对SCF、DYN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1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接受皮肤瘙痒症治疗的中老年患者共计有93例,将其随机抽取并进行分组,划为奥洛他定治疗组31例、丙酸氯倍他索尿素软膏治疗组31例和联合治疗组(奥洛他定+丙酸氯倍他索尿素软膏)31例。组间对比的内容包含: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情况、SCF(干细胞因子)及DYN(强啡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相比于奥洛他定治疗组、丙酸氯倍他索尿素软膏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一年,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情况更优,且SCF及DYN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应用奥洛他定片以及丙酸氯倍他索尿素软膏共同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明显提升,同时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可实行应用并推广。
唐丽英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2024年
本研究旨在对口腔种植和传统固定桥两种牙列缺损修复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这两种方法在长短期效果方面的差异。方法 本文采用了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名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口腔种植组和传统固定桥组,每组45人,随后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满意度等指标,以评估不同修复方法的效果。结果 研究发现,种植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78%,明显优于固定桥组的75.56%(P<0.05);种植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较固定桥组的31.11%显著降低(P<0.05);在咀嚼和语言功能恢复、义齿稳定性、舒适度和美观性等方面,种植组的表现全部是显著优于固定桥组的(P<0.001)。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固定桥方法,口腔种植不仅能更有效地改善牙列缺损患者的咀嚼和语言功能,还能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和满意度,且相应的并发症风险也更低。因此,口腔种植修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患者接受度。
赵存雪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近远期疗效

相关作者

王效增
作品数:728被引量:1,761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_B型 冠状动脉疾病
王雅
作品数:73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修复术 降主动脉夹层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 疗效分析
韩雅玲
作品数:2,585被引量:6,874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周铁楠
作品数:67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修复术 降主动脉夹层 复杂型 STANFORD_B型 STANFORD_B型主动脉夹层
陈纪林
作品数:486被引量:5,090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