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8篇“ 运动密度“的相关文章
- 从改善认知能力提高学业成绩出发安排运动密度
- 2024年
-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促进学业成绩的提升,而体育活动已被证实能够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可在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其对学业成绩的改善作用,并可以此作为安排体育课、体育活动的一大出发点。在方法手段上建议在体育课中安排包括有氧、无氧、混氧功能的多种身体素质相结合的具有高认知参与的运动方法;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可作为合理选择;此外有必要将大课间、课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有效补充每天60min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需要,还能缓解学业压力,提高下节课课堂注意力。
- 魏飞越崔伟嘉戴菊芬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运动密度体育课
- 以提高运动密度为导向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2024年
- 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体质健康水平与运动密度有关。为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探讨了运动密度的内涵,阐述了以提高运动密度为导向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原则,提出了以提高运动密度为导向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包括加强体育课堂管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规划器材。
- 何远红
- 关键词:运动密度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 以运动密度为导向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动密度与教学质量密不可分,运动密度是检验学校体育教学增进学生体质健康这一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动密度的达成度却不尽如人意,“说教课”“纪律课”“技术课”现象严重,尤其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更要求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保证体育课的运动密度来解决这些问题。
- 刘森谢静月
- 关键词:运动密度体育教学
- 以提高运动密度为导向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程“跳绳+X”教学研究
- 2024年
- 一节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要求学生课堂运动密度达到75%以上,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密度很难达到这一标准。为提高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的运动密度,以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校本课程“跳绳+X”课程为依托,从室外集队流程、授课地点与路线、热身形式、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游戏内容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小学低年级体育“跳绳+X”课程教学方式。
- 王伟
- 关键词:运动密度跳绳小学低年级
- 提升足球学练运动密度的教学策略——以初中学段为例
- 2023年
- 保障每节体育课的群体运动密度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不低于50%,是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关键和基础。笔者在总结多年初中足球专项运动技能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5个提升技能学练运动密度的教学策略,分享给广大同人,以抛砖引玉。
- 彭宏伟
- 关键词:运动密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初中学段
- 从改善认知能力提高学业成绩出发安排运动密度
-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促进学业成绩的提升,而体育活动已被证实能够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可在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其对学业成绩的改善作用,并可以此作为安...
- 魏飞越崔伟嘉戴菊芬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运动密度体育课
- 运动密度视角下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教学时间分配研究
- 2023年
- 3-6岁的孩童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时间段,目前幼儿园对于幼儿体育活动越来越重视,幼儿体育活动对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其身体发育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研究幼儿体育活动教学的运动密度与时间分配,将活动时间区分为以下三部分:开始活动(导入热身活动)、基本活动(主题教学活动)、结束活动(放松整理)。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幼儿运动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幼儿的运动总时间,对幼儿运动总时间的提高,应主要集中在基本活动这个环节,增加幼儿的运动量,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运动密度。(2)在一线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存在教师进行集中讲解示范的时间偏长,幼儿活动的时间偏少的情况,体育活动时间分配需要更科学、合理。(3)建议小班运动密度在30%-50%之间,中班运动密度应介于40%-60%之间,大班的运动密度建议控制在50%-70%之间。
- 朱海鸣陈芸
- 关键词:幼儿体育活动运动密度
- 体育课堂运动密度的内涵、功能及其教学策略——基于“中国体育健康模式”的视角被引量:2
- 2023年
- “多动多练”的运动密度是改善“体育说教课”“上课不出汗”等当下体育课堂教学劣象的着力点,也是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关键要点内容。本研究立足一线教学的教育经验,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逻辑分析法等,在探讨运动密度内涵要义、功能作用的同时,提出优化提高运动密度“增时多练”的教学策略:教学原则的“精讲多练”是核心,不同课程的“以密补强”是要点,教学设计的“单元结构”是基础,教学方式的“任务分组”是关键,教学场域的“多元情境”是保障。
- 徐庆涛申克才艾孟龍
- 关键词:运动密度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课程模式
- 中学体育课堂运动密度与运动强效提升策略研究
- 2022年
- 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一线体育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对“运动密度”与“练习密度”在课中能否达成给予了关注。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体育老师必须控制运动强度,并且还要确定运动密度。如何在具体课堂中科学合理地把握这两者,是所有中学体育教师都应该关注的课题。体育课的运动密度是作为评价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指标,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提高运动密度可以通过优化讲练策略,整合课堂资源等策略,来提升课堂效率。本文从中学体育课运动密度的重要性谈起,浅析中学体育课运动密度的安排策略。
- 叶海仁
- 关键词:课程标准运动密度
-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快速眼球运动密度特征分析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患者(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 PLMD)快速眼球运动密度(rapid eye movement density, REMd)的特点,探讨REMd作为辅助诊断PLMD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分析以入睡困难、白天过度嗜睡等为主诉的住院且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nocturnal polysomnography, nPSG)患者44例。以临床诊断为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以及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periodic limb movements index, PLMI)> 15次/h为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组(28例),其他为对照组(1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以及nPSG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LMD组睡眠效率降低,PLMI增加,REM睡眠比例减少,第1、2、3个REM片段中REMd均增加,平均REMd增加。结论 周期性肢体运动患者REMd显著增加,并且在REM睡眠的前3个周期表现最为显著,提示REMd可能作为PLMD诊断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 范滕滕郭丹陈洁张杨邵岩于周龙
-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生物标志物
相关作者
- 季浏

- 作品数:582被引量:9,465H指数:50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 研究主题:学校体育 体育 体育锻炼 体育课程 体育教师
- 谢鹏

-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研究主题:凸体 英文 运动密度 弦幂积分 随机积分
- 孟文俊

- 作品数:328被引量:6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带式输送机 输送带 垂直螺旋输送机 圆管带式输送机 托辊
- 赵立

- 作品数:78被引量:3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体育指导员 体育教学 断想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 范媛媛

- 作品数:14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凸体 点云模型 运动密度 英文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