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5篇“ 边界面“的相关文章
超固结黏土的剪胀方程及界面模型
2025年
超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演变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力学特性。开发一个实用的本构模型可为超固结黏土的数值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首先,分析超固结黏土的剪胀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变化,将超固结参数引入剪胀关系中,建立形式简单的超固结黏土剪胀方程,并将其积分为塑性势面。然后,在界面理论的框架下,结合所提出的剪胀方程,采用简单实用的理论方法,建立超固结黏土的界面本构模型。最后,采用大范围超固结度下的三轴排水压缩和拉伸、三轴不排水压缩和拉伸试验以及复杂应力路径试验对所提本构模型的性能进行全面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超固结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随超固结程度的变化,并且在体变和孔压模拟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徐斌陈柯好庞锐
关键词:黏土超固结剪胀方程
一种岩土界面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出一种岩土界面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岩土界划分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工程区钻孔数据库,确定空间界的岩土界特征值,设定阈值和条件变量。通过数据描述构建并归一化矩阵,随机划分训练与验证数据,利用...
季则舟尹崧宇杨长义崔冠辰张旭光张迎敏
低应力水平下颗粒土的界面本构模型
2025年
低应力条件下土体的力学行为因颗粒嵌锁效应显著增强,表现出更高的摩擦角和剪胀性,工程设计中忽视这些特性可能导致不准确分析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在SANISAND-04界面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通过引入颗粒间嵌锁强度参数,对模型的屈服面、临界状态面、界面和剪胀面进行了改进,提出了SANISAND-L模型,并采用两种不同嵌锁强度的颗粒土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ANISAND-L模型只增加了一个模型参数,不仅能准确反映低应力水平下颗粒土的峰值和临界状态内摩擦角的提升,同时也能在较高应力水平下保持适用性;该模型参数能通过低应力条件下的临界状态强度数据直接拟合获得;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其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在2 kPa有效围压下,该模型对Toyoura砂土峰值内摩擦角的预测相对误差低于2%,显著优于未考虑嵌锁效应的SANISAND-04模型(后者相对误差超过25%)。该模型结构简洁、参数标定方便,可在SANISAND-04模型的代码基础上直接修改实现,有助于更加精准地进行浅基础承载力、海底管道铺设等浅部土层工程问题的有限元模拟。
李书兆孙国栋张安王栋
关键词:本构模型边界面
一种非结构网格缺失界面补充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结构网格缺失界面补充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网格数据处理领域,包括:读取网格文件的基本信息,通过结构体定义map函数,通过解析界面的构成信息获取目标信息;将目标键值输入第一map函数,对体单元的...
何协唐静龚小权张健赵玥茹刘金阳
基于模糊度改进的岩体结构面识别与界面迹长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岩体结构智能化识别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模糊度改进的岩体结构面识别与界面迹长提取方法,包括:采集研究区域内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并计算所述三维点云数据的法向量;基于改进模糊度取值的C均值算法对所述法向量进...
王学良李斌斌张梦杰班梦梦黄天明郭松峰
一种提高计算平面界面电荷密度精度的方法
本发明属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集成电路寄生参数提取方向中一种提高界积分方程和随机混合法求解导体或介质平面界面电荷密度的精度的方法。本方法以界上待求点为球心构造一个半球体,与区域界相交...
严昌浩曾璇蔡伟
砂土简化界面本构模型
2024年
基于界面次塑性模型,简化了模型原始加载和重加载的关系,减少了模型参数,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描述砂土单向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应力路径和应力-应变关系的方法。引进状态参数,从而可用一套参数统一描述不同密度砂土的力学行为。使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简化界面模型的单元测试,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此简化界面模型能合理模拟土体复杂的力学行为,包括土体的临界状态、单向和循环荷载下体积变形的变化、应力-应变关系、围压的变化等。
陈锦祎陈志波谢永宁陈前
关键词:砂土边界面模型
基于黏聚力弱化界面模型的深部洞室响应分析
2024年
在原位地应力和开挖卸载作用下,深部洞室围岩呈现硬化-软化响应,这一特性对洞室力学响应评估和支护结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为研究开挖后深部围岩的硬化-软化响应,基于界面理论框架,引入黏聚力弱化机制,结合改进的Rowe应力-剪胀规律,构建了深部围岩黏聚力弱化界面模型,将常见的屈服面-峰值强度面-残余强度面简化为初始(峰值)界面-残余界面,避免了屈服面参数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在该本构模型增量化应力-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引入Hencky应变以评估洞室大变形工况,并引入辅助变量完成坐标转换,推导了描述深部圆形洞室周围应力场分布的常微分方程组。进一步地,结合深部圆形洞室的地应力环境等界条件,对常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获得所研究工况下的深部洞室应力分布,并将所得结果与现有解答进行对比校验。随后,分别讨论了相同支护力与不同地应力组合,以及相同地应力与不同支护应力组合等工况下的洞室应力分布。此外,基于所得深部洞室应力分布解答,计算围岩特征曲线并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并讨论残余黏聚力取值对围岩特征曲线的影响。相关结果表明:黏聚力弱化界面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岩石试样的硬化-软化力学行为。采用黏聚力弱化界面模型可以有效描述深部洞室周围的应力分布,并能为支护设计提供参考。所得的围岩特征曲线能有效反映围岩的响应特征,在中段同支护力下预测的变形值比经典解答略大,残余黏聚力取值对围岩特征曲线影响较大。本文相关结论可为深部洞室支护理论构建、施工方法研发和保障深部洞室安全提供参考。
梁基冠黄林冲马建军杨宏伟
关键词:黏聚力弱化
考虑小应变刚度特性的软土界面模型与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基坑开挖导致周土体经历复杂的加卸载应力路径,传统的本构模型难以同时反映此过程中土体的超固结和小应变刚度特性。在现有的界面模型中,引入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提出软土界面模型小应变刚度修正方法。基于一种高效的半隐式应力更新算法,将改进后的界面模型采用UMAT子程序二次开发嵌入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并应用于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模型准确地反映了上海地区典型土层的小应变状态本构关系和土体的应变刚度相关性;由于改进的界面模型能够同时反映土体超固结和小应变刚度特性,计算的围护结构变形与现场监测数据吻合较好。
梁发云郑瀚波李林王如路闫静雅
关键词:边界面模型深基坑工程
海洋软土的改进界面模型在近岸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2024年
通过海洋软土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海洋软土临界状态线,将此临界状态线引入考虑剪胀效应的应力罗德角,提出了海洋软土的临界状态线参数。以海洋软土临界状态线参数为基础,结合非椭圆界面函数理论,进一步改进了海洋软土界面模型。试验测试表明,该海洋软土修正界面模型能够有效拟合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应变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变化关系。采用该模型对奉贤滨海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中海堤监测设施的桩基础进行数值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改进界面模型的适用性。
张恒
关键词:软土边界面模型本构模型动力特性

相关作者

张见明
作品数:44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边界面 边界元法 边界积分方程 插值 奇异积分
孙吉主
作品数:65被引量:337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边界面 钙质砂 颗粒破碎 声发射 软土
黄茂松
作品数:589被引量:4,875H指数:3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砂土 基坑开挖 各向异性 土体 群桩
唐静
作品数:117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研究主题:非结构网格 网格 介质 流场 计算流体力学
龚小权
作品数:113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研究主题:网格 非结构网格 存储介质 计算流体力学 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