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07篇“ 边境民族地区“的相关文章
- 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二三”策略--以百色市那坡县为例
- 2025年
- 边境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存在内驱力不足、科研能力薄弱、教育资源短缺、培训机会有限和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百色市那坡县以问题为导向,按照“统筹推进、分类管理、逐项突破”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加强初中语文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本地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初步形成了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二三”策略,有效促进了边境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 隆胜
-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初中语文教师边境民族地区
-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师PCK调查研究
-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专业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边境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师PCK水平较低是影响边境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重点聚焦于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深...
- 黄潇婷
-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师PCK
-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发展的时代际遇与路径优化
- 2024年
-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及政府关注的重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育迎来难得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其发展具有复杂性和本土化特征,实践层面上出现乡村教师岗吸引力不足、教师流动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等问题。由此,本研究提出提高该地区教师待遇、完善教师流动机制等措施,以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 陆金莹
- 关键词:边境地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
- 边境民族地区 增强“五个认同”的实践探析——以勐腊县勐满镇曼烈村为例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边境旅游产业,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为推进新时代边境地区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盘亚玲
- 关键词:边境旅游兴边富民行动边境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边疆稳定
- 边境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成效与经验——以西藏勒布沟地区为例
- 2024年
- 我国边境民族地区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以西藏错那市勒布沟地区四个门巴民族乡为研究个案,通过梳理勒布沟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成效,即经济跨越式发展、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精神生活日益富足、社会保障不断健全、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总结边境民族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要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为统领,同时坚持外源性动力与内源性动力协同作用,注重现代化建设与守边固边工作双向互促。
- 李志农杨勋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边境民族地区门巴族
-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以DX市为例
-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总体网络的网底,与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由于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国家边界,受到国外传染病威胁的可能性更大,边境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对于维护边民健康、社会...
- 杜若楠
-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公共医疗卫生
-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百色市那坡县为例
- 2024年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境地区做好统战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何推动新时代边境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广西百色市那坡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边境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强边境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巩固提供参考依据。
- 陆蒙宾
-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
- 边境民族地区推普对农户多维贫困脆弱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十三被引量:1
- 2024年
- 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文化载体、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推广普通话产生的经济、文化、社会、认同等多重效应有助于农户就业技能与务农务工收入的增加,科学文化素养与就业机会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以及现代化思维观念的形成和“五个认同”认同度的强化。文章基于广西的普通话推广普及与农户多维贫困脆弱性调研数据,采用FGLS模型分析普通话水平对农户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推普可以显著降低农户多维贫困脆弱性,在1/5、1/3、2/5的贫困标准下分别在1%、5%、5%的水平上显著,但存在地区、职业、年龄方面的异质性,即推普对边境城市(崇左市)、非农群体、18-59周岁中青年群体缓解多维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更大;普通话缓解农户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内在逻辑在于,通过增加劳动收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以及生活幸福感,降低农户未来陷入经济、文化、社会、健康以及心理层面贫困的概率,从而降低多维贫困脆弱性;作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等多语种能力也可以显著降低农户多维贫困脆弱性,其内在机理是通过提高农户收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以及促进社会关系网络构建,降低陷入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贫困的可能,进而起到缓解农户多维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新时期,我们既要重视降低农户贫困的多维性及脆弱性,因地制宜制定贫困标准与动态监测机制,更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多重效应,推动普通话普及更全面、更充分,构建和谐语言生态,巩固拓展语言扶贫成果,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农民现代化、乡村振兴,以语言之桥畅通共同富裕道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 马静程凡刘金林
- 关键词:推广普通话返贫边境民族地区
- 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应急韧性治理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基于广西边境五县12个村庄的案例分析
- 2024年
- 提升农村应急治理成效是贯彻国家“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的重要举措,探究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应急韧性治理中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村应急治理长效机制的规范化与体系化建设。文章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构建制度韧性-资本韧性-文化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的基本分析框架,以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五县12个村庄为案例样本,研究影响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应急韧性治理成效的多因素组态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应急韧性治理成效受到多重因素组合的共同作用,单一条件变量无法作为结果的必要条件,而资本韧性的高治理成效一致性达到0.88,是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应急韧性治理成效的充分条件;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应急韧性治理存在两种典型的有效组态,即“资本-文化型”与“制度-设施型”;资本韧性、制度韧性、文化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分别对韧性治理成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未来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应急韧性治理成效提升具有政策层面的启示意义。
- 张雄
-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
-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异质性影响
- 2024年
- 文章以云南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边境民族地区的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和就业访谈,掌握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认知能力构成、现状及其达成度,毕业后的就业去向落实情况及就业单位。在探究就业认知能力如何影响就业质量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认知能力和就业质量进行实证分析,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研究对策,增强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地助力毕业生自信地走向工作岗位。
- 张火林张卜月
- 关键词: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就业质量
相关作者
- 林梦瑶

- 作品数:34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医学院校 边境民族地区 鸡骨草 大学生 医患关系
- 黄锁义

- 作品数:661被引量:3,063H指数:22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
- 研究主题:总黄酮 超声波提取 多糖 薏苡 医用化学
- 许典利

- 作品数:59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高校 民族地区 高校档案 边境民族地区 广西少数民族
- 王俊程

- 作品数:83被引量:305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乡村 扶贫 精准 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
- 杨东萱

- 作品数:29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
- 研究主题:德昂族 少数民族 边境民族地区 脱贫 人口较少民族